全套汽車智能目標世界第一,餘承東對相關華為決策進行回應

全套汽車智能目標世界第一,餘承東對相關華為決策進行回應

科技美學



科技美學


在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華為再次關於汽車業務發出決策公告。公告由華為創始人、董事長任正非署名發佈,再次強調“華為不造車”,有效期為5年。除此之外,任正非還對華為標誌在汽車設計上的露出提出了嚴格要求。
據介紹,這並非是華為第一次簽發此類文件,早在2020年11月,他就曾簽發文件強調“華為不造車”,擺明了華為的造車立場。不過,此後幾年在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推出的問界的亮眼表現之下,大眾對於華為造車的立場產生了新的推測。
近日,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高層論壇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出席並對最近華為汽車業務的多種傳言進行了回應。
餘承東發言稱,在最開始他接手業務的時候,華為的故障率是蘋果的好多倍,現在倒過來了,現在蘋果手機的故障率是我們的好多倍,“我們是他們的幾分之一。就是靠我們不斷地精益化管理、質量體系管理的能力來提升的,靠端到端體系化的管理,以及管理體系的運作來實現的。”
他還表示,華為一直堅持不造車,是幫助車企一起造好車。當時想叫“華為問界”是想成為生態品牌,讓消費者選擇不至於很困惑。其實本質沒有改變,就是華為想做一個生態品牌,共同來打造一個系列化的車型。
此外,他還表示,問界現在是賽力斯生產的,馬上奇瑞、北汽和江淮也會生產華為整套解決方案的汽車,如果都採用不同的品牌,營銷、服務、零售會很複雜,投入成本很高,華為希望採用一個共同的元素和共同的品牌來使用,比如以問界的方式來做,就會解決這些問題。
餘承東認為,今天,汽車進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時代,華為用“軟件定義功能”,用“算力來驅動馬力”,用“比特來管理瓦特”。華為在ICT領域耕耘了三十幾年,其希望通過在ICT領域的積累,為汽車產業提供一些賦能,幫助車企一起做得更好。
並且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這三個領域,華為希望能夠做到世界第一,這是華為的目標。
此外,餘承東表示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目前已經實現部分開源,但由於商業變現壓力,VOS和AOS則完全沒有開源,但餘承東表示華為的軟件、工具鏈,以及自身操作系統的這些東西,能夠給國內的車廠廣泛的賦能,給他們使用後做到真正的自主可控。
目前已經有不少品牌宣佈將在接下來的車型中將會搭載華為智能座艙技術,此外搭載全套華為智能技術的阿維塔11也憑藉著不錯的智能駕駛性能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對相關技術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保持關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