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忠犬八公》最大“催淚彈” “八筒”叼著 《重慶晚報》向家奔去……

中國版《忠犬八公》最大“催淚彈” “八筒”叼著 《重慶晚報》向家奔去......

♥ 3月31日,中國版《忠犬八公》全國上映,重慶晚報-廂遇記者前去觀影打探。

“八筒”叼著一份《重慶晚報》,

帶著李家珍(陳沖 飾)母子

向未拆遷完的老房跑去。

房內破敗淒涼,

但“八筒”這十年來

送報堆成的“報山”卻令人震撼……

影片裡“八筒”最後一次完成送報使命的鏡頭,擊中每個人的內心,影院裡抽泣聲一片……

年邁的“八筒”,最後一次叼著《重慶晚報》送回去,讓所有人淚目

1

全在重慶取景

《忠犬八公》曾被多次搬上大銀幕,此次中國版全程在重慶取景拍攝。

記者在觀影中,看到了各種鮮活的重慶元素,比如波瀾綿長的江景、長江索道、軌道交通站、青石板梯坎、山城棒棒軍,以及紮根重慶38年的《重慶晚報》等。

影片當中的老屋,是最初承載陳家人和“八筒”溫馨生活的地方,充滿老重慶風貌和市井煙火氣。演員陳沖在拍攝殺青後的微博文章中提到:“我在戲裡的主場景搭在重慶南岸區慈雲路旁的山上,那裡新舊交替……每到飯點,各家窗戶就飄出姜蔥蒜和辣椒花椒的香氣,那是重慶獨有的味道。”

影片前段陳教授(馮小剛 飾)菜市場救“八筒”的戲,是在渝中區學田灣菜市場取的景。學田灣市場負責人羅大文表示,當時馮小剛就是抱著小狗來拍戲的,攤位上商戶則暫時由群眾演員“接管”。

馮小剛抱著“八筒”

影片中段陳教授帶著“八筒”前往火車站,為即將北上的兒子(白舉綱 飾)送行的戲份,在江津區朱楊鎮江順鐵路平交道取景拍攝。製片人忻寧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吸引劇組前來拍攝的理由是,這是一處建築風貌完整、具有年代感的火車站。

影片後半部分跟隨著“八筒”視角,鏡頭來到長江索道站外,一位導遊正在向遊客們介紹索道的歷史。2日,重慶晚報記者聯繫上這名導遊的扮演者錢飛宇。“大家看到的長江索道,其實是在北碚區水土鎮拍攝的,長江索道的場景為一比一還原搭建。”錢飛宇回憶。

為何選擇重慶?
導演徐昂:我去重慶採風時發現,這座城市被江水隔開,總有一點兒跋山涉水的感覺。飛架兩岸的過江索道,更給城市平添一份浪漫。再加上在重慶看到很多人與動物溫暖相處的場景,於是就把拍攝地選在了重慶。
2

大多說重慶方言

片中,除了來自北方的陳教授,大家說的都是重慶方言。比如陳教授打麻將“炸胡”時,李家珍吐槽陳“撇火藥”(技術菜);還有“殺割”(結束)、“哦豁”(糟糕)、“寶器”(笨蛋)等經典重慶方言出現。

此外,還有重慶言子的展現。比如李家珍責怪陳教授太迂腐,不懂變通時,說道:“你真是夜明珠拌醬油——寶得有鹽有味!”

為何選擇重慶方言?
導演徐昂:重慶方言帶有幽默感,讓重慶觀眾倍感親切。對於外地觀眾來說,邊看片邊猜測意思,格外有趣、好耍。

劇情

“八公”在中國版中名為“八筒”。影片講述了中華田園犬“八筒”,因為陳教授的愛與善有了溫暖的家,它也有了自己的忠實使命——每天,“八筒”都要送陳教授去索道站口,並叼一份當天的報紙回家,傍晚又會準時去等陳教授回家。後來,陳教授突發心臟病離世,“八筒”卻依然每天去索道站口等陳教授,十年不改,直至走到生命的盡頭。

觀後感

小佳宇(8歲 男):

我覺得狗狗太乖了,以後我要對我家狗狗更好。我家有隻小泰迪,就像“八筒”一樣,每天送我到門口,再等我放學回家。

娜娜(“90後”重慶妹子):

美版、日版我都看過,但今天還是忍不住哭了。因為我覺得用一生去表達愛與忠誠的小狗真的太感人。

重慶晚報-廂遇首席記者 王薇 實習生 李彥慶

責   編:蔡   靜
主   編:羅再芳
總值班:嚴一格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