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勝利新村13幢危房改造工程終於結頂。
北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原拆原建的勝利新村13幢,預計將在杭州亞運會前完工,交付給業主居民。
勝利新村13幢,因佔據寸土寸金的武林門板塊,一直備受關注。坐擁地鐵2、3號線,對面是杭州市中醫院,武林廣場和西湖在步行可達,保俶塔實驗學校本部近在咫尺,被稱為杭州老破小的“天花板”。
勝利新村13幢臨體育場路而建,是幢老房子了,建於1978年,在北山街道金祝社區體育場路35-43號挺過了40多年。
杭州市中心的老房子,一有要拆的消息,都能引起一大票人的關注。更何況是坐擁杭州黃金板塊的勝利新村13幢。
2021年9月11日,勝利新村13幢正式和居民說再見。
這一天,這幢房屋被拆平,一堆碎磚和瓦礫上,進駐了施工的工人。工地裡響起的幾聲“轟隆隆”的聲響,在和以前的日子做一個告別,也在和嶄新的未來打招呼。
13幢總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一幢磚混結構的房子,一共5個單元,住著62戶人家,大多是國企職工,房子都是單位分配的。1-3單元住著市政工程總公司的員工,4-5單元住著市政建築機械廠的員工。
2021年7月下旬,颱風“煙花”登陸浙江。
每當大風大雨來時,都是老房子要接受大考驗的時候。
2021年7月23日,有居民向金祝社區反映,“勝利新村13幢的房子有的地方隆起,有的地方下沉,房子晃動明顯,裂縫明顯”。
事實上,早在2021年7月12日,勝利新村13幢就啟動了房屋安全鑑定工作,居民委託第三方專業公司對房屋進行房屋安全鑑定。
2021年7月26日,第三方專業公司完成房屋安全鑑定報告。報告顯示,勝利新村13幢房屋危險評定為D級。也就是說,承重結構不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整幢房屋處於危險狀態,需進行排危處理。
2021年7月29日,金祝社區發佈公告:鑑於勝利新村13幢房屋為D級危房的實際,根據《浙江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第六條第一款、第七條和杭州市《關於開展危房管制提標行動的通知》規定,該房屋立即騰空,停止使用。
2021年8月9日,勝利新村13幢62戶居民全部騰空。2021年9月11日,社區啟動危房拆除工作。
勝利新村13幢開始拆時,有人以為是拆遷,早早地就來問新建的房子賣不賣。
實際的情況是,房子確實是拆掉了,但不是拆遷,屬於危房治理。以後會在原來的地方建起和原來戶型一樣的房子。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人的居住形態發生了改變,人們陸續從傳統的院落搬進城市的樓房,居民樓成為豎起的街市和空中的家園。
勝利新村是矗立在杭州市中心的老房子,武林商圈,寸土寸金。
13幢是如何成為人們口中的“杭州頂配老破小”的?
離杭州地鐵2號線武林門站不到300米,和地鐵3號線武林門站近在咫尺。
出門便是杭州市中醫院(武林院區),相距僅40米。
如果想去逛西湖,慢悠悠步行1.4公里就能到景區。
而讓其成為杭州“老破小”香餑餑的,是保俶塔實驗學校學區房,步行僅500多米。
網友“Minoars”曾在勝利新村住了好多年,她說,這雖然是杭州老城區裡的老小區,但“交通便利,設施齊全,非常方便”。
網友“旺仔牛奶”更直言,“就這麼個老破小,可千萬不能小看了,一個平方可是好幾萬呢”。
勝利新村房子的戶型都不大,都在40平方左右。多箇中介平臺上掛出的房子,價格都在近十萬元/平左右。在房子的介紹裡,打頭的都是“保小”二字。
74歲的趙有根在13幢裡住了40多年,房子剛建好的那一年就搬進來了。這幢老房子,見證了他人生中許多重要的片段。
1978年,單位給分了一套33平的房子,夫妻倆和兩個兒子,一家四口人住,“衛生間是在廚房裡,總共只有一個多平方”。
後來,單位又給換成了一套58平的,在4樓。老趙又給重新裝修了一番,“一家人住得蠻好嘞,不擠。”
現在,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各自有了房子,夫妻倆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暫時過渡。
“倒是沒有人來問過我賣不賣房子,真有的話,也不會賣的。這位置多好啊,主要是對這裡有感情了。”在勝利新村住了那麼多年,老趙捨不得。
勝利新村小區共有18幢房屋,建成於上世紀70年代,小區業主多為房改房和回遷房。
勝利新村13幢南臨體育場路,受歷史原因影響,一樓的住宅都被敲掉了承重牆,破牆開店,這直接對房屋的結構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房子未被推平前,臨街底商的經營範圍涵蓋餐飲、圖文、服裝、水果等各種業態。
金祝社區相關負責人說,40多年來,來往的商戶換過好幾批,每次新來的老闆,總要把房子重新裝修一番。多年來的敲敲打打,也傷了房子的“身子”。
再加上週邊新建地下室、配套設施建設等各種因素的疊加,從而加劇了勝利新村13幢房屋安全的負面影響。有13幢的居民說,“車子經過,房子就會搖晃”。
安居,而後樂業。
早在2015年,杭州就啟動了城鎮危舊住宅房屋治理改造。到2017奶奶6月,杭州完成了1355幢城鎮危舊房的治理改,提前“三年行動計劃”。2017年至2022年底,杭州又完成了10446戶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
杭州住保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杭州還將不斷強化房屋安全管控,對鑑定為危房的,逐幢落實整治方案。
2021年,房子簽約騰空的那一天,趙有根就算著搬回來住的時間了。在勝利新村住了40多年,夫妻倆早已經習慣了這裡的日子。
算著搬回來的,還有錢女士。
2021年,勝利新村13幢被推平。在這裡住了10多年的錢女士搬到了拱墅區的朝暉板塊,她在那裡還有一套房子。
老房子拆除後,政府也給出了相應的補貼。不過,錢女士還是想盡早搬回來,“畢竟孩子還在保小上學,到時候肯定還是自己住的。當初房子買在那裡,就是因為配套好。”
按照現在的計劃,杭州亞運會前,住戶可以搬回來住了。金祝社區相關負責人說,房屋樓層不會變高,但居住的舒適度會大大提高。
勝利新村13幢的房子是磚混結構,2021年拆平後,用的是框架結構來建的。和磚混結構相比,框架結構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安全了,這也是這次危房重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有什麼不一樣?
磚混結構以磚砌的牆體來承重,框架結構以梁、板、柱來承重。當發生地震等意外情況時,磚混結構比較容易出現倒塌變形的跡象,框架結構由於承重效果更好,能把負荷分散出去,所以更安全。
而且,重建後的新房子,不會超過原來的用地面積和建築面積,也不會不改變原房屋的用途、不會突破原建築的佔地面積和高度。
每一棟居民樓,都帶著一個城市裡人們的居住歷史,記錄著百家憂樂。
2021年,勝利新村13幢拆平時,北面靠牆的一角留了一小株桂花樹。
房子還未拆平前,路過此處的人們,或許會停下來聞一聞桂花香。
現在,房子已經結頂,等新房子交付後,暫時搬離的人們就能回家了,到時候,秋天時,還能聞得到桂花香。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林建安
攝影 江玥
通訊員 李瑩 李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