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典籍大全 >>>【中醫寶典】手機應用:免費下載+免費使用
古代醫家提出了“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兼痰”及“痰之為病,變幻百端”等學術見解。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災。”一語中的,對痰病的廣泛性作了高度的概括。然痰飲該怎麼治療呢?卻是一道不小的難題,今且跟國醫大師方和謙學學經驗,看看方老有何高招!
痰飲在臨床上分為痰懸溢支四類。
①痰飲:“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為之痰飲。”從內科角度講,這像消化道疾病,結合現代檢查手段,“素盛今瘦”是由於腸道吸收差的腸道疾病所致,尤其應注意腸結核。
②懸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如肝硬化、腹水、門脈高壓等病,常有“水流在脅下”的表現。仲景的十棗湯、甘遂半夏湯是峻猛劇烈的逐水劑,可引起脫水,使用時應注意。近代有用“舟車丸”治療肝硬化腹水的案例,但容易引起肝性昏迷、肝功能衰竭,導致沒有推廣應用。
本人治療肝硬化腹水症還常用“五皮飲”加減(陳皮、冬瓜皮、大腹皮、赤小豆皮和生薑皮)。另外可加水紅花子15~20g,走水入血,無毒副作用。
③溢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小青龍湯在今天看來多用於治療呼吸道疾病,但呼吸疾病也可引起身體疼痛。大青龍湯應該是在風溼、類風溼急性發作,“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時應用。
④支飲:“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多指呼吸道疾病。
仲景談“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是因為無溼不生痰,脾為生痰之源,脾主中焦,溼為陰邪。所以“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這是指一般規律。
仲景先師治痰飲方有:苓桂術甘湯、己椒藶黃丸、大小青龍湯、五苓散。對於停痰留飲的慢性腎臟疾患,最後都用溫陽藥補氣行水藥治療。治療急性發作的水氣停留,飲邪停滯病證時,也不要忽略溫熱學說的應用。例如:朝陽體委的高某,因急性腎功衰竭、無尿症住院。內科請我會診,我認為此病發生在夏季,暑熱傷氣,氣不化水,故採用了豬苓湯、益元散之類方劑,收效很好,此病人的溢飲(腎衰)是不能用“溫藥和之”的,而需用清熱祛水藥方能獲效。
《溫病條辨》也談治痰飲,記載有六一散、益元散等方劑。葉天士、吳鞠通認為:三焦腠理,水谷之道路,水火之通路,暑熱傷元、傷陰後,也可導致痰飲。另外仲景在《傷寒論》陽明篇中述:“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豬苓湯中就有養陰的阿膠,此證就是因熱傷氣機而致的飲證。由此可見對於痰飲證“溫藥和之”的治則,應審證求因,不要千篇一律。
《金匱要略》中有苓桂術甘湯與小青龍湯對比的病案,是仲景唯一舉例說明的條文,談的是麻黃的應用。此條文對我在治療氣管炎時用與不用麻黃很有提示。茯苓、桂枝、半夏、五味子是根據病人的陽氣虛否來選用。寒痰留飲,病人血虛,麻黃要慎用。“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緩,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手足痺,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上衝。”此條文說明麻黃有汗無汗均可用,但汗出而喘謂實證可用麻黃,如血虛而喘則不能用麻黃,故不能用小青龍湯。麻黃禁忌:咽淋瘡衄血汗寒。對喘息的病人,麻黃的生炙、量的大小,需要仔細斟酌。
關於痰證,最常用的是二陳湯,其臨床應用廣泛,加枳實、竹茹名溫膽湯。二陳湯合小柴胡湯名柴陳湯。二陳湯加當歸、熟地名金水六君煎。二陳湯加藿香、佩蘭名加減正氣散。
個人認為在痰核走注的治療中,《外科證治全生集》的陽和湯、小金丹、西黃丸對瘰癧、結核、乳腺增生、骨髓炎等病的治療都有深遠的意義,但在抗癌的治療上沒有明顯的效果。
另胸水不能算在懸飲中。從處方學來講有臌證丸,方中的甘遂、半夏有瀉下作用。峻猛重藥的應用在什麼場合用很重要,本人在門診用過小承氣湯、大柴胡湯治療胰腺炎。重藥適合在病房應用,因可以密切觀察其效果。
《通俗傷寒論》關於痰證的用藥思路較多,為時方派。《傷寒指掌》亦可以參考。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