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虧虛嚴重,身體會有什麼變化?(附語音)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一十一。(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䐃,真臟見,十日之內死。”——《黃帝內經·玉機真藏論》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我們先來看原文∶“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䐃,真髒見,十日之內死。”我們先從頭到尾先翻譯一遍。

第一句話,“大骨枯槁,大肉陷下”我們都非常熟了。“大骨枯槁”指的是那些大的關節骨頭非常軟弱。用張介賓的話講就是肩膀也垂下去了,脖子也歪了,腰也彎下去了,膝關節也無力,也撐不住了,這就叫大骨枯槁。“大肉陷下”指的是胳膊上的肉,肩膀的肉,腿上的肉,還有臀部的肉,背部的這些肉,這些肌肉全都瘦削塌陷下去了,說明先後天元氣已經完全衰敗。(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實就是胸中的氣滿滿當當的,呼吸已經不順暢了。

“內痛引肩項”,還是跟之前一樣,指的是胸口內裡疼痛牽引到肩和脖子這些位置。還有就是身熱,身體虛熱,為什麼身熱呢?因為脾臟之氣衰敗之後,身體就容易煩熱。“脫肉破䐃”是什麼意思?脫肉指的是肌肉瘦削。䐃指的是肉之標,也就是指的肘、膝、髖關節這些位置高處的肌肉叫䐃,破䐃之後說明這些地方的肌肉都已經破敗了,說明全身的肌肉都已經屬於破敗的感覺,脾主肌肉,除了大肉陷下以外,還有脫肉破䐃。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出現了真髒脈之後,按照《黃帝內經》原文就是十月之內就會死亡,就會出現瀕臨死亡的這種情況,這就是整段話的意思。

我們再看一看古代醫家的理解。“脫肉破䐃”我們剛才講了,䐃指的就是這些肘、膝、胯、腰這些地方的高處的肌肉。脫肉破䐃就形容極度消瘦,肌肉破敗的意思。王冰註解∶“陰氣微弱,陽氣內燔,故身熱也”。也就是脾氣虛的時候,元氣不足,氣血不足之後,陰陽都不足,陰氣微弱,陽氣內燔。燔就是發熱,很好理解,就是屬於虛到一定程度就亢,一亢了之後裡邊好像有內熱似的。有很多患者,尤其是惡性腫瘤患者,到後來都會有身體發熱這些症狀,這種情況叫癌熱,這都是身熱。䐃指的是肉之標,“脾主肉,故肉如脫盡,䐃如破敗”。王冰的註解就是肌肉已經完全破敗的樣子。

“真髒見,十月之內死”,大多數的注家認為這個十月應當是十日,因為前面任何一個真髒脈見都是“乃予之期日”,實際上就是在十天之內就會出現問題。這個地方真髒脈一出現之後,也是十天之內出現問題,十日之內死。所以《讀素問鈔》裡邊講∶“真髒見,恐當作未見。(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若見十月之內,當做十日之內”。張介賓註解∶“五臟俱傷,而真髒又現,當十日內死,十日者,天干盡而尋其義也。月字或當作日”。為什麼十日呢?是十天干一盡,這種情況下會死亡。《平人氣象論》裡邊講的是∶“脾見甲乙死”,就是脾臟出現真髒脈之後,哪一天死呢?甲日和乙日死。因為脾屬土,木克土,木是東方甲乙木,對應的天干是甲和乙。甲日和乙日這種情況下對應的是木,所以見到甲日和乙日,脾臟衰敗的患者就會出現瀕臨死亡的情況。實際上就說明五臟之氣當中的脾臟之氣衰敗的表現。(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其實我們會看到脾臟之氣衰敗的症狀跟心臟衰敗非常類似,心臟的只是到了“內痛引肩項”,後邊就沒有身熱脫肉破䐃這些情況。但是到了脾臟這裡就加了一個身熱脫肉破䐃,說明肌肉已經完全瘦削,這種情況就是脾臟損傷的危重症候。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一十一。(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 ↓ ↓

預約方式:點此處詳細瞭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