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能增強體質的運動,最適合從春天開始練習!速看

春季萬物萌生,是運動的好時機,在春季適當地開展戶外活動,能夠增強體質,更好地抵抗各類呼吸道疾病和傳染病。
這些運動春天做!
01
散步
散步是最安全、最簡便、最經濟的有氧代謝運動。
體質較好的中老年人和年輕人適合快步走,時速在5~6公里,每分鐘約行走120步左右,堅持快走鍛鍊能提高人體的心肺機能,降低體脂率,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發生的幾率。
體質較弱的老年人宜選擇緩步散步,每分鐘約80步、時速2~3公里,可幫助穩定情緒、消除疲勞,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02
伸展
度過了需要“貓冬”的寒冬,春天最適合做的就是伸展運動,以喚醒身體。
比較簡單的拉伸動作就是伸懶腰,伸懶腰可以拉伸身體兩側、後背肌肉,促進周身血液循環,推動氣機運行;可緩解疲勞、肌肉痠痛,改善肝鬱氣滯導致的胸脅脹滿不適、腰腹疼痛等症狀。
03
慢跑
慢跑可增加攝氧量、降低高血壓、擺脫身體贅肉、改善心臟功能。
慢跑的時間取決於慢跑者的訓練程度。
對於初學者或是中斷體育運動較長時間的人來說,一開始每次運動最好不要超過10~15分鐘,中間可以有一個慢走的過程。
慢跑時間可以在一個月內逐步提升到20分鐘。
跑步速度不能太快。只要呼吸開始難以保持均勻,就要放慢速度(甚至用快走替代慢跑)。
慢跑運動的關鍵在於堅持,平均一週需要3次訓練。
04
放風箏
放風箏時的跑動、牽線和控制,可以促進身體四肢、大腦和眼睛的協調。
風箏高飛時,眼睛遠眺,雙目的肌肉得到調節,既可以消除疲勞,還可以明目養肝。
而頸部後仰的動作,能幫助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可使頸項部肌肉得到放鬆,有利於保持頸椎的生理弧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放風箏時,中老年人及有頸椎病的人要注意不要後仰太長時間,可仰視和平視交替。
最好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不要選擇湖泊、河邊及有高壓電線的地方,以免發生意外。
運動前後注意事項
  1. 在運動之前,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簡單評估。
  2. 瞭解自己身體是否健康、有沒有運動的慾望、睡眠是否充足,若答案肯定,才適宜運動。
  3. 運動時不要空腹,可適當補充一些能量。
  4. 如果選擇戶外運動,需要關注天氣變化,極端的天氣不適合運動
  5. 運動前需熱身,運動結束後,則適當做一些拉伸放鬆活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