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上海人有100種吃麵包的方法

據說,上海人有100種吃麵包的方法
閱 讀 需 要 9 分鐘

上海市民的美食記憶中,麵包自然是佔有一席之地的。對於麵包,據說上海人有100種吃法,譬如講:買一個麵包,果醬塗一塗,中間再夾一個春捲;法棍,不單單好吃,法棍蘸著滬式羅宋湯品嚐,還是一種時髦;小朋友春遊時,帶一罐紅寶桔子水配上面包……

這些關於麵包的記述中,有沒有你的美好回憶?老底子上海人排長隊搶購的麵包長什麼樣?在家中自制的麵包又有哪些口味呢?

1986年,紅寶石位於華山路375號的第一家門店開業
老上海喜歡的麵包品種,有甜、鹹等經典口味的,也有複合口味的。香甜誘人的味道,深受上海人的喜愛。人們為了一個酥蛋麵包,花時間去排隊的情景屢見不鮮。如今,在家裡自制麵包也成了生活的一份樂趣。兩片切片面包,抹上白脫或果醬,在三明治爐上烤一烤就成了一頓美味早餐。
吐司抹上果醬是上海市民的經典早餐之一
從酥蛋麵包到法式長棍,每個麵包都是每個早晨或每個傍晚的故事。麵包之於上海人,不僅僅是美味,更是青春年華時的許多甜蜜生活片段。
排長隊買長棍麵包
自1985年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法式麵包房——靜安麵包房開張以來,不但贏得了國際友人的青睞,也吸引著口味挑剔的上海人蜂擁而至。靜安麵包房最出名的當屬法式長棍麵包,它外皮金黃酥脆,內裡精白甜香,入口軟韌,似乎能聞見麥子的香氣。
為了嚐嚐這一口麥子的香氣,沿街外排長隊買麵包的人群成了華山路上的一道風景。有人說,聞著裡面飄出來的香味道,只是路過,也想進去買上一點。這些排隊的人中,清一色買的都是法式棍子麵包。
1990年代靜安麵包房排隊影像。來源/上海故事
那時排隊,手臂上還要寫號碼,只為了不讓人插隊。人群外,還有工作人員專門在旁邊維持秩序。
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拎一袋法式長棍走在路上,不單單意味著買到了美味,更是一種時髦的象徵。
買回家後,把法棍切切短分裝後,還可以送人;也可以切成薄片,烘一烘,燒羅宋湯時,用麵包蘸著羅宋湯吃。

法式長棍的配方其實很簡單,就是麵粉、水、酵母、鹽等幾樣。將原料揉成長條麵糰,上面切三刀、五刀或七刀。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把法棍泡在牛奶裡,泡一會兒,略酥軟後馬上吃掉。

可以當飯吃的枕頭面包
麵包是舶來食品,19世紀由歐洲傳入上海。以形狀如肥胖紡錘的羅宋麵包為例,它隨俄裔居民遷入中國而來到上海,因羅宋麵包皮硬肉韌、有嚼勁,也深受上海人的喜愛。其中最受青睞的當屬紅房子、德大西餐社的羅宋麵包。
不似如今的麵包這般品種繁多、口味層出不窮,在奶油長短棍問世之前,上海面包的品種頗有些單一,原料大多隻是麵粉和雞蛋。其中圓形的有酥蛋麵包,長的有吐司麵包。這種長方形,胖乎乎的吐司麵包,看上去像枕頭,也被叫作枕頭面包。
上海面包廠的枕頭面包是很多老上海人的心頭之好,僅需一角錢一個。在當年買這種麵包還要收糧票。讓很多人念念不忘的是嵌在裡面的小葡萄乾。不少人外出時,甚至把它當飯吃,帶一個水壺加一個枕頭面包,就可以出門無憂了。枕頭面包流行的時間相當長,它主要特點就是大眾化,價廉物美,口感鬆軟。
上海面包廠精白粉雞蛋麵包包裝紙

帶來暖意的酥蛋麵包
老上海面包熱度榜單中,酥蛋麵包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做法也不復雜:先把麵糰搓圓,待麵粉發起來以後,再把酥蓋在上面。酥蛋麵包看上去賣相好,表層比較甜,下面則是一般的麵包。酥蛋麵包是當時廣受歡迎的產品。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酥蛋麵包製作簡單,口味也並不出眾,但對當時的上海人來說,卻是一道經典美味。手捧剛出爐的酥蛋麵包,會讓人感到幾分暖意。在上世紀60年代末,淮海路上的海燕食品廠開始早晚兩次銷售熱酥蛋麵包,引得眾人駐足觀望,排隊購買。
淮海路上的海燕麵包門店
市民謝其祥回憶起以前買酥蛋麵包時的一件趣事:“當時的海燕麵包房在淮海路瑞金路,一看熱的麵包出來了,我就去排隊買了一袋。拿在手裡熱烘烘的,味道也好。買完出來,我就站在店門口,一邊掰麵包吃,一邊看對面上海電影局門口的電影海報。那個海報架子有十幾米高,繪圖工人正站在上面操作,一個月調一次。當時是現場繪製海報的,我看得出神,一個麵包吃完後,轉過頭去一看,掛在自行車把手上袋子裡的麵包沒有了,到底是什麼時候掉的不得而知,沒辦法,又再去排隊買麵包。”
1980年代上海街頭的電影海報

煤球爐子烘製麵包
買來的麵包味道確實好,但若三天兩頭購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勤儉持家的上海市民不少會自己動手做麵包。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就有這樣一位父親,他不但用麵包改善著家庭生活,也用勤勞智慧承擔著家庭的責任。市民段樂君從小喜歡吃麵包,他至今仍清楚地記得上世紀60年代,爸爸在家做麵包的往事。
段爸爸心靈手巧,他用鐵皮自制成方的麵包模具,用磚頭砌、紙筋石灰糊,做了一個麵包烘箱。烘箱下安裝上鐵架子,再用紙筋石灰做成一個烘箱的門。“烘箱”下面是爐子,那個時候,家裡還沒有煤氣,要生煤球爐,所以烘麵包用的是煤球爐。煤球爐子下面做了一個推車,有輪盤的推車,要烤麵包了,就把煤球爐子放在推車上,推到麵包烘箱裡去。
20世紀上海隨處可見的“生爐子”(煤球爐)
段爸爸做麵包時,先在缽鬥裡揉麵,再放在草窩裡發麵。小時候的段樂君最盼著過年過節,或者家裡人過生日,這樣,就有面包吃了。許多年過去了,父親DIY自制的烤麵包工具,仍讓段樂君和家人念念不忘。
如今,各種現代家電的麵包烘焙設備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攪拌機、電烤箱等應有盡有,在家裡烘焙麵包已不是新鮮事。市民曲來順格外注重食物的新鮮和營養,退休後他熱衷於家庭烘焙,樂在其中。“現在做的麵包,我依照自己口感放糖、放奶粉,有時還放點葡萄乾,再放些黃油,都是適可而止,放得不是很多,這幾樣東西加在一起的話,營養成分比單單的饅頭營養肯定要好。”曲來順說,自己做的麵包,都是根據家人口味定製的愛心麵包。

加上榨菜的三明治
對美食的追求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簡單的吐司三明治麵包夾雜著各自的喜好,怎麼吃都是新鮮美味的。
早在電烤箱進入家庭之前,便利的三明治爐是當年上海人家庭中常見的家用烘焙小電器。
“爐子通好電之後,兩邊塗好油,在切片面包上塗點沙拉醬或番茄醬,弄一個荷包蛋。再把荷包蛋,放在第一片塗過醬的麵包上,放好之後,拿第二塊麵包塗醬,壓在第一塊上面,上面再放黃瓜、生菜、香腸,第三片面包,最後再塗醬把它壓緊。然後把這個三明治合起來,對角一切,切成三角形的。”市民謝其祥這樣回憶道,他說家裡還有一本書,書裡講了一百二十種三明治的吃法,教你用什麼樣的食材,用什麼醬,怎樣的配方。
另外還有一種時髦的吃法,是買一塊冰淇淋夾在吐司裡吃。大熱天時,兩片夾冰淇淋的吐司麵包真是解暑又解饞。
市民曲來順說,自己吃三明治是不放果醬的,而是喜歡把隔夜多出來的小菜夾在裡面,“不管是刀豆、長豇豆都可以放,但是不能放得多,因為吐司是方的,一切二的,出來三角,一定要放在兩邊,當中不能放的,一定要算好,要不然掉出來就不能吃了。”他每次都把溫度加高,可以烘得很焦,吃起來很香的。
還有人喜歡在吐司中夾一點榨菜或榨菜片,這樣就有些許鹹味。有時,也會把乳腐當成黃油用,塗在上面吃,也別有一番味道。當年的小朋友,則喜歡叫阿爸、姆媽煎個溫泉荷包蛋,荷包蛋蛋黃戳破後蛋黃溢出來一點到麵包上,更是一級棒。
更會吃的,則是買回切片面包後,調一個肉醬,塗在麵包上面,稍微多放點油,氽出來是脆的,上面再撒一點蔥。
對於當時的上海人來說,麵包攜帶十分方便,口味也可以調出不少花樣經。因此,無論是小朋友春遊、秋遊,還是成年人上班、出差,麵包幾乎是出門的首選乾糧。春秋遊時,除了麵包,當年的小朋友還會帶上一罐紅寶桔子汁或是一袋牛奶。中午在草地上聚餐時,咬一口麵包,再喝一口桔子汁或可可牛奶,心情大好,回味更濃。
紅寶桔子汁配上面包是那個年代小朋友春秋遊的快樂源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