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最後一個除夕,身邊沒有親人陪伴,年夜飯只有一碗魚一碗飯

毛主席最後一個除夕,身邊沒有親人陪伴,年夜飯只有一碗魚一碗飯

主席與紅燒肉之間的“情誼”還要從他早年的經歷開始說起。

那時主席每天都要為許多場戰役做出具體的規劃指導,這繁重的工作量也讓他漸漸有些吃不消。炊事員看著日漸消瘦的主席十分心疼,便想多做點紅燒肉為他補補身體。

本以為主席會吃不慣紅燒肉,沒想到他對這道菜格外情有獨鍾。那天中午主席比平時還多吃了一碗米飯,止不住的誇讚這紅燒肉的味道做得正宗。

“這紅燒肉做得好啊!肥而不膩,入口鮮美,真是一道好菜!”

炊事員聽到如此之高的評價後十分高興。

“主席您這評價還是過於高了。以後您要是想吃的話我隨時可以給您做!”

而聽到這話後主席卻擺了擺手,認真叮囑道:

“這道菜是好吃,但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可以放肆吃紅燒肉的條件啊!如今正是戰事吃緊的時候,不少老百姓甚至都還沒有飯吃,我又豈能不顧他們放肆揮霍!再等等吧,等到條件允許之後我肯定頓頓都吃紅燒肉!”

主席的這一番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但笑過之後心中卻是滿滿的敬佩。

看著因長時間無法好好休息面容略顯憔悴的主席,他們無比確定,所有人都能吃上紅燒肉的一天遲早都會到來。

有了毛主席的叮囑,部隊的飯菜一直從簡,主席喜歡的紅燒肉沒有再出現過在飯桌上。可即使是粗茶淡飯,主席吃的也是津津有味,之前對紅燒肉的喜歡彷彿也只是隨口一說。

後來炊事員看主席的工作實在太過辛苦,自作主張又為他做了一碗紅燒肉。

看著色澤鮮豔的一小碗肉,主席沒有說話,站起身來主動拍了拍炊事員,示意讓他不要緊張,隨後便開始大口吃飯。

吃完肉後,主席甚至還將湯汁泡進米飯裡,一邊吃還一邊對旁邊的人笑著說道:

“這飯做的真是香!”

也許是年輕時對紅燒肉太過喜歡,在毛主席晚年每次被問及想吃什麼菜時,他都會回答紅燒肉。

雖然這時的物質條件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主席的身體狀況卻不支持他再多吃這樣油膩的食物。

聽到保姆轉述醫生的建議後,主席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懊惱。

“我年輕的時候自己主動要求不吃太多紅燒肉,現在老了也有條件了反而身體不行了。罷了罷了,聽醫生的吧。”

這話讓保姆聽後十分心酸,她知道主席承受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痛苦,而為了主席的身體著想,她也只能聽從醫生的話將紅燒肉從主席的食譜中剔除。

紅燒肉這道菜從戰爭時期一直陪伴主席經歷了風風雨雨。為了讓自己吃上肉,為了讓百姓吃上肉,主席付出了太多太多。

好友離世,打擊重大

主席晚年不僅無法吃到自己心心念唸的紅燒肉,還要承受戰友們紛紛離世的痛苦。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這對毛主席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主席心裡,他和周總理早已成為了知己,那種思想觀念的高度統一和不用言語的默契讓他倍感珍惜。

在周總理去世之前,主席不顧醫生的勸說堅持到他的病房中探望。看著昔日精神爽朗的老友如今虛弱地躺在病床上,毛主席心中五味雜陳。

“恩來,我過來看看你。”

聽到親切的話語聲後,總理睜開了緊閉的雙眼,他多次試圖從從床上坐起來最終卻沒能成功。

“主席我現在這身體也不支持我再坐起來和您說話了,那我就躺著吧,這倒挺不尊敬的。”

可是一向平易近人的毛主席又怎會在意這些?

“我們都認識這麼多年了還客套什麼?我今天找你來也沒什麼重要的事,就是想找你聊聊天,敘敘舊。”

那個下午兩人聊了許多,即便兩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但他們仍然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最終,還是醫生委婉的勸告結束了這次談話。

“主席,總理現在的身體狀況不太好,需要多休息。”

聽到這句叮囑,他們這才猛然意識到,現在的情況早已不比從前了。

未避免氣氛過於凝重,主席在叮囑幾句之後後便緩緩離開了病房,看著主席那微微佝僂的背影,周總理也是充滿了心酸。

歲月荏苒,他們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了。

由於長期勞累落下了太多病根,如今年紀大了疾病紛紛找上門來。雖然飽受疾病折磨,但他們絲毫沒有後悔當年的選擇。

因為沒能扛過病痛的折磨,周總理在春節前夕離開了人世。得知這一消息的主席並沒有表現出太過傷心,他將所有的悲傷都隱藏在了平靜之下。

那天晚上,主席房間的燈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早早熄滅,一直亮到了凌晨。

對於這一反常,保姆並沒有提醒主席要早點休息,她知道主席現在正沉溺於好友離世的巨大悲痛之中。

第二天保姆前來打掃房間時,一股尚未來得及消散的煙味嗆得她忍不住咳嗽起來。在她的印象裡,主席在晚年時已經很久都沒碰過煙了。

聽到保姆的咳嗽聲後,主席對她表示了歉意。

“這煙味兒太重了吧?開窗通通風吧。”

保姆並沒有對主席進行勸告,但是她在看到滿滿一菸灰缸被碾滅的菸頭之後,還是不免有些心痛。

作為旁觀者,我們也許永遠都無法理解這種摯友去世的悲痛,但這樣重大的打擊對身體狀況本就不好的毛主席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身體每況愈下

看得出來,主席也在努力降低好友離世對他造成的負面影響,可每況愈下的身體早已經承受不住這樣的折騰。

在周總理去世後主席雖然表現得和平常一樣,但是,每天晚上從他房間裡傳來的撕心裂肺的咳嗽聲還是“出賣”了他。

在又一次被主席的咳嗽聲驚醒後,保姆敲開了主席的房門前去查看情況。屋子裡面黑極了,走廊暖黃的燈光打進來,照在了主席佝僂的背上。

那一刻,他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偉人,他和千千萬萬被病痛折磨的老人一樣脆弱不堪。

看見主席如此難受,保姆趕忙把經常備在身上的藥送了過去。雖然主席的身體極度虛弱,但他還是不忘展現自己的幽默。

“我現在不行了,老咯!你都到我身後了我竟然沒有察覺,當年在戰場上這可是要送命的嘞。”

這話說的輕巧,可保姆還是品出了主席背後的悲傷與心酸。她幾度張口,最後還是將到了嘴邊的話嚥了下去,只是將藥片默默遞給了他。

吃過藥後,主席揚了揚手,示意她抓緊回去休息,保姆按照主席的吩咐退下,那個原本被走廊的燈光照亮的房間又重新恢復了黑暗。

主席又將怎樣繼續度過這難捱的黑夜?無人知曉。

最初主席只是肺部出了問題,可後來食道功能也發生了嚴重退化,甚至連吞嚥食物都變成了一件難事。

他一開始還能吃一些流食,最後嚴重到無法正常的進食,只能靠葡萄糖勉強維持基本的營養需求。

在這種折磨之下,主席原本硬朗健壯的身體開始迅速消瘦,無論是花白的頭髮還是瘦弱的身體都在無聲證明著眼前這位老人如今的孱弱。

為了減輕痛苦,主席開始變得嗜睡,因為只有在睡著之後他的病痛才能得到緩解。

一天,保姆按照慣例前來打掃房間,卻發現怎麼敲門都無人應答,這讓她莫名感到一陣心慌。

於是她顧不得其它,直接推門進入了房間。當她查看完情況後才發現,這不過是虛驚一場,主席只是因為睡得太沉沒有聽到敲門聲。

保姆看著主席臉上爬滿的皺紋唏噓不已。一直以來她都在負責主席的日常起居,自然對主席的脾氣秉性更加了解。

在她的印象裡,主席是一個十分和善的人,對於他們在工作上的失誤從來不會動怒,有的只是理解和包容。

一想到主席如今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她就無比的難過。

主席在年輕時有許多親朋好友,而如今好友相繼離世,親人也因為諸多原因無法前來探望,毛主席晚年竟只剩下了他孤身一人。

獨自一人過年

時間一轉眼就到了春節。作為中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中南海一大早也熱鬧了起來,大家紛紛開始貼對聯放鞭炮,原本沉悶的環境終於有了一些生氣。

看著被喜慶的紅色包裹的房間,主席也顯得精神了許多。他還興致頗高的即興創作了一副對聯,派人寫了下來貼在了門上。

而這樣的熱絡並沒有持續太久,時間轉眼就到了晚上,外面的鞭炮聲依舊接連不斷,可主席的房間裡卻再次恢復了往日的安靜。

這原本應是親人團聚的一天,但主席仍然是孤身一人。三個孩子嘗試了許多次都無法前來看望父親,陪伴在主席身邊的只有他的保姆和秘書。

可即便是這樣,年夜飯還是要吃的。在廚師詢問了主席的意見時,他笑著說道:

“要是有一碗紅燒肉就好了。”

然而,這樣油膩的食物終究還是不能出現在主席的飯桌上。最終一碗白米飯,一碗魚肉,構成了一頓簡單年夜飯。

當保姆把飯菜端上來時,主席又陷入了昏睡。煙花的光亮映射在他憔悴的臉上,讓人感到無比的心酸。

保姆將飯菜放在桌上,然後一反常態的喚醒了主席。

“主席,您快醒醒,飯涼了就不好吃了。”

主席聽到聲音後睜開了沉重的眼皮,緩了許久後才反應過來今天是春節,而這樣一個重要的節日,即使是病重纏身也是需要吃年夜飯的。

他強忍著身體的不適,艱難地嚥下了幾口飯菜後便放下了碗筷,保姆並沒有勸說他再多吃一點,因為主席吞嚥的這些食物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她正打算待主席睡著後再離開,可是主席卻緩緩開口道:

“張媽,今天過年,你和大家說說,讓他們都回去和親人團聚吧,你們守著我這樣一個老人多沒意思。”

聽到這話,張媽堅定地搖了搖頭。

“主席,您沒有親人陪伴,我們又怎麼忍心拋下您呢?人多點好,大家熱熱鬧鬧的也多點年味兒。”

而這番話也讓主席不禁聯想到了他的三個孩子。雖然心裡充滿了難過,但依舊是雲淡風輕地說道:

“雖然孩子們沒辦法回來看望我,但是我知道,他們現在肯定都在惦記著我呢!有你們陪著我也足夠了。”

保姆知道,再說下去主席難免會感到悲傷,她沒有接話,只是默默拿起了主席床頭上放著的書,像往常一樣讀了幾頁,讓他在輕緩的閱讀聲中沉沉睡去了。

窗外的煙花依舊熱烈而耀眼的綻放著,似在感謝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用一生的心血繪成了這個太平盛世。

主席的最後一個春節,如此平淡又安靜。

因為身體的原因,主席已經無法參與這場熱鬧的盛宴,可是每個在春節舉杯的百姓永遠不會忘記他曾經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貢獻。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