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和脂肪肉瘤有什麼區別?臨床醫生一文說清楚!

脂肪瘤和脂肪肉瘤有什麼區別?臨床醫生一文說清楚!

談到“瘤”,很多人都害怕是什麼不好的東西,如垂體瘤、胸腺瘤、動脈瘤等等。那麼脂肪瘤和脂肪肉瘤又是什麼呢?

其實所謂的脂肪瘤,它是一種常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是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可發生於我們身體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尤其是好發於肩、背、頸、乳房和腹部,其次就是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主要在皮下,故而稱為淺表脂肪瘤,也可見於肌內、肌間、胸內和腹膜後脂肪瘤,稱為深部脂肪瘤。目前,臨床上治療脂肪瘤,如果體積不大,沒有症狀或者影響美觀等,一般建議觀察隨訪,如果進行性增大活性手術願望強烈,也可考慮局麻下切除。

而脂肪肉瘤,是軟組織惡性腫瘤的常見亞型(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軟組織與骨腫瘤分類(第五版)》標準)。根據臨床病理和分子特徵可將脂肪肉瘤分為非典型脂肪瘤樣腫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黏液/圓細胞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目前,臨床上治療脂肪肉瘤主要以外科手術為主,放化療作為輔助治療方式。

脂肪肉瘤的特點介紹

非典型脂肪瘤樣腫瘤/高分化脂肪肉瘤:這是臨床較多見的亞型,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人群,其是交界惡性間葉組織腫瘤,此類腫瘤出現部分細胞大小不等,脂肪細胞或間質細胞顯示至少局灶核的異型性。非典型脂肪瘤樣腫瘤/高分化脂肪肉瘤除發生去分化外不發生轉移,通常出現於四肢部位,但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易出現原位復發,同時也可通過去分化後轉移;與四肢淺表部位比,腹膜後高分化脂肪肉瘤復發與轉移風險較高。

去分化脂肪肉瘤:這是一種具有異質性的高級別侵襲性脂肪肉瘤,具有較高的局部侵襲性與轉移風險,該亞型極易出現肝臟、腦、肺、骨等部位遠處轉移,患者往往因進行性增大的無痛性腫塊或壓迫症狀就診,該病通常出現於腹膜後。多數腫瘤開始就表現為去分化脂肪肉瘤,少部分去分化發生在非典型脂肪瘤樣腫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多次復發之後的轉化,平均間隔時間約為7.7年。

黏液/圓細胞脂肪肉瘤:黏液/圓細胞脂肪肉瘤的發生率僅次於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該亞型主要是由圓細胞、黏液性脂肪肉瘤構成,其中圓細胞具有更高的侵襲性,為此,圓細胞佔比較大的黏液/圓細胞脂肪肉瘤患者預後狀況更差。圓細胞脂肪肉瘤是成人最常見的軟組織肉瘤,也見於青少年和兒童。脂肪肉瘤通常體積大,一般為深在性、無痛性、逐漸增大的腫物,最常發生在下肢、腸繫膜區及肩部。圓細胞脂肪肉瘤在脂肪瘤與脂肪肉瘤之間存在著邊界性脂肪性腫瘤,一般脂肪瘤單純切除後治癒率較高,複發率低。

多形性脂肪肉瘤:這是侵襲性最強且對傳統治療敏感性最差的亞型,好發於50~60歲男性,病變部位以四肢為主,胸壁和腹壁為其次,可遠處轉移至肺部、肝臟。組織病理檢查顯示,腫瘤組織邊界清楚,瘤細胞具有高度多形性,雖見成熟脂肪細胞區,但大多數脂肪細胞大小不一,大多數瘤內見脂肪母細胞或空泡化細胞,存在於少量黏液性間質中,治療效果較差。

脂肪瘤又是怎麼引起的?

脂肪瘤,在臨床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皮下生長緩慢的脂肪瘤,臨床表現為質軟、移動度好的無症狀淺表腫塊;另外一種則為肌內脂肪瘤,又稱為深部脂肪瘤。此種脂肪瘤屬於異位脂肪瘤的一種,常出現於人體上肢和下肢的肌肉組織中,尤其好發於下肢肌肉中,多見於男性中老年人群。最先在骨外脂肪組織中形成,通過緩慢的生長進入肌肉深層組織,通過一定時間的生長便成為包塊狀,這種包塊手感軟而滑,不僅會觸及到分葉狀,還可能出現假性波動。臨床上肌內脂肪瘤又可分為有完整包膜和無包膜的浸潤型兩種。

統計顯示,有高達3%-5%的人群會長脂肪瘤。那麼為什麼好好的會長脂肪瘤?其實看似簡單的一個疾病,具體的原因仍不明確。根據經驗及筆者查閱國內外文獻,主要還是考慮與遺傳因素、過度飲酒、外傷等因素有一定關係。除此之外,像工作壓力過大、心情煩躁等因素可能與脂肪瘤的發生有關。但是需要強調是,脂肪瘤其實和肥胖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有人說脂肪瘤的患者是不是太胖了,脂肪細胞太多,所以才會得脂肪瘤,是不對的,這點在這裡統一闢謠一下。

脂肪瘤和脂肪肉瘤的處理措施

目前針對該病的治療除聯合靶向藥物治療外,通常採取單一藥物治療,如XPO1抑制劑、氧化固醇結合蛋白(OSBP)、NY-ESO-1相關疫苗。而脂肪瘤卻絕大部分都不會癌變。所以我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你沒有任何症狀,隨訪個一段時間或者幾個月幾年都變化不大,定期觀察即可。如果發現脂肪瘤一家比較大瞭如超過5釐米,或者脂肪瘤在隨訪過程中不斷的增大,而且還伴有疼痛,表面紅腫、瘙癢、破潰,或者明顯影響了外觀或者功能亦或者是深部的脂肪瘤壓迫了周圍的器官,那麼則要儘早手術切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