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癌色變,這是癌症給大家最根深蒂固的概念,基本上每一個人一聽到犯了癌症就感到絕望,認為自己時日無多了。
那麼癌症真就只能等死嗎?是,也不是!關鍵看你如何選擇!
現實中很多癌症患者是被嚇死的,其實作為癌症患者需要一顆平常心,把它當成普通病看待,只有保持好心情才有好的身體狀態來配合醫生,才更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研究癌症60年,93歲孫燕院士分享:謹記4個“防癌經”,遠離癌症
說起癌症,我們不得不提孫燕院士,孫燕教授從1959年開始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工作,雖已入耄耋之年,但身體健朗,精神矍鑠。
孫燕教授從事腫瘤的研究工作60多年了,在與腫瘤交往的多年間,他是如何看待這種難治之症的呢?有何健康秘訣,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遠離致癌物
近年來,由於生活條件改善,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歡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然而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也會刺激膽汁大量分泌,導致腸胃受損,久而久之就會惡化,誘發腸癌。
要想預防腸癌的發生,建議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在生活中減少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就能減少其分解產物的致癌物產生及致癌作用。
保持樂觀,不生氣
憂鬱、暴躁……負面情緒常常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
長期的不良情緒,會引起體內多種激素的改變。比如腦部神經系統會分泌出多種化學物質,作用到淋巴細胞上,最終可能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功能,增加了癌症發生的幾率。
生活就是如此,如果不能反抗,那就安然“接受”,凡事都想開點,別鑽牛角尖,一切會更好。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癌的一大重要措施。
我們攝入的食物營養要均衡,不要偏食,五穀雜糧、蔬菜水果、肉類、蛋白質等食物都要適量的食用,最好少吃醃製類以及壓榨類的食物。
作為一名醫生,孫燕院士深知飲食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每天只要吃到7分飽便會離開飯桌,不會停留,更不會在用餐時聊天,吃的太多,吃的太多會加重腸胃負擔,會使抑癌因子活力降低,增加細胞癌變風險。
定期體檢
孫燕院士認為定期體檢是非常必要的,應該是儘量避免掉“小車不倒儘管推”的情況。
每年的體檢是能夠預防癌症的,每年的體檢屬於癌症二級預防措施,所謂癌症的二級預防措施是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在癌症剛開始發生時,通過每年的體檢儘早的篩檢出來,通過篩檢發現的可疑病變,醫生可以儘可能及時準確的給予早期的診斷,同時儘早給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