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馬繼松,男,1943年3月生,回族,南京人。1968年畢業於安徽中醫學院中醫系,現為蕪湖中醫學校副主任中醫師,市中醫學會理事,政協委員。臨床20餘載,喜用經方,發表了對溫脾湯、桂芍知母湯、細辛、厚朴、牡蠣等應用之文數篇,創複方四逆散,治消化道疾患與多種病證。根據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相關學說,自擬八白湯治神志疾患及一些疑難雜證療效頗佳。共發表論文80篇,3篇分獲省、市、縣級優秀論文。為第一作者編著的《現代名醫醫案選析》 一書已出版,與人合作編寫的《實用方劑辭典》亦已發行。對“十八反”研究頗深,1981年發表的“烏頭(或附子)反半夏析疑”被《中醫百家談》全文轉載。1983年出席農工“九大”,1986年被評為市各級政協委員為四化建設先進個人。
|
黑順片 |
姜半夏 |
-
張仲景開始就“烏頭或附子與半夏”同用
-
很多醫家認為,同用有“相反相成”之功
-
親自試服“制川烏與姜半夏”湯劑
-
附子不反半夏,而烏頭反半夏?
-
烏頭或附子,半夏本身有毒
-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