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運動處方發佈:每天最少走7000步才算合格!可惜很多人都沒走對!

最新運動處方發佈:每天最少走7000步才算合格!可惜很多人都沒走對!


關注→



健康時報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運動如同一個“萬能處方”,能同時降低血糖、血壓、血脂,預防癌症,改善睡眠。但我們該如何科學運動?
近日,“2023版運動處方中國專家共識”發佈,適用人群包括慢病人群、健康人群、運動損傷人群等,幫助人們在收穫運動好處的同時減少損傷。

每天到底需要走多少步?
最少7000步才算合格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每天要走一萬步”等說法,那我們每天到底需要走多少步?答案是:最少7000步才算合格!
《2023版運動處方中國專家共識》中指出,每天一萬步常被作為運動的目標,但可獲益的每天最低運動量是7000~8000步,其中至少應有3000步是快走(>100步/分鐘)。要達到中等強度運動,至少每分鐘走100步。
走路時,腰背挺直,頸肩放鬆,輕輕收腹,下頜微微內收,雙眼平視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條垂直線上。雙臂以肩關節為軸,前後自然擺動,最好做到“前不過肩,後不過腰”。
2022年張伯禮院士在接受CCTV《生活圈》採訪時說到,為了健康,他堅持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走路7000-8000步,而這個習慣他已經保持了20年之久。

張伯禮指出,走路是對老人最好的運動。他建議老年人每天最好能堅持走路積累6000-7000步,如果有時間,就多走幾步,走得快一點,讓心率稍微快一點,微微出汗是最佳狀態。

走路這件事,
可惜很多人都沒走對!

1. 走路的地方不對:愛在馬路邊走
走路健身,在哪走,很重要!地點沒選好,可能對身體有害。
2017年12月5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研究顯示,無論健康與否,在公園散步的志願者肺功能改善、動脈血管軟化顯著,而沿街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動脈硬化狀況甚至惡化。
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運動保健諮詢門診李靖教授在2017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解釋,街道是空氣汙染比較嚴重的地方,來來往往的車輛會排放出很多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在運動時呼吸會加深、加快,如果運動時的環境是比較汙濁的,吸入後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
2. 走路姿勢不對:低頭含胸、彎腰駝背
如果走路時“彎腰駝背”,長此以往,不僅達不到好的鍛鍊效果,反而會導致軟組織的損傷。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腦病科主任鄧景元2008年在健康時報刊登的文章中解釋,昂首挺胸走路時,全身七經八脈都跟著一起活動,而含胸、彎腰的走路姿勢會讓經脈得不到很好的舒張,身體得不到應有的供氧。脊柱彎曲還會反射到大腦,使人處於緊張狀態,造成大腦過勞,影響夜間睡眠。
3. 走路準備不對:健步走前不熱身
很多人覺得健走運動量不大,因此常常忽視了走之前的熱身活動。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柏立群在2014年健康時報刊登文章表示,很多人運動受傷,一個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沒有做好熱身運動等準備工作。這樣身體突然快速進入運動狀態,就很容易吃不消。
此外,不熱身的話,身體關節沒打開,活動受限,鍛鍊效果也不好。

健康時報 圖
4. 走路的時間不對:天未亮就健步走
很多堅持晨練的人選擇太陽出來前去健步走,認為這個時間既不會被太陽曬,而且能呼吸到比較清新且多氧的空氣。其實,這個時間鍛鍊不利於身體健康。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劉剛在2013年健康時報刊文解釋,因為植物葉綠素只有在陽光的參與下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日出前沒陽光照射到葉片上,一夜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附近,非但沒有新鮮的氧氣,相反倒積存了大量二氧化碳,不利於身體健康。
5. 走路的時機不對:飯後立即就走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這句話可能傳遞了一個錯誤的概念,尤其是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飯後百步走可能還會導致危險。
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楊飛燕在2017年健康時報刊文解釋,因為飽餐後,特別是高蛋白、高脂性飲食後,血液會更多地集中到胃腸部,加強消化功能,這時若從事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現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提醒大家,餐後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去運動。
更多健康生活知識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下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本文綜合自:
①《運動處方中國專家共識(2023)》專家組. 運動處方中國專家共識(2023)[J]. 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23,42(1):3-13.
②2022-01-01CCTV生活圈
③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walking down a traffic-polluted road compared with walking in a traffic-free area in participants aged 60 years and older with chronic lung or heart disease and age-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a randomised, crossover study,December 05, 2017,The Lancet.
④2017-12-12健康時報《街頭散步等於白走》(李靖)
⑤2008-03-31健康時報《走路姿勢影響大腦健康》(鄧景元)
⑥2014-05-08健康時報《護腰學好四個成語》(柏立群)
⑦2013-10-10健康時報《晨起鍛鍊應該“日出而作”》(劉剛)
⑧2017-09-15日健康時報《冠心病患者 飯後不要百步走》(楊飛燕)

編輯:魯   洋
審稿:楊小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