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3種“養肝菜”常吃,養出不老肝!2種“春果王”絕不能錯過,補血又降火氣

這時候,如果不好好伺候你的肝臟,則容易生病。例如,升發之肝氣容易激活肝炎病毒,因而肝炎多在春季發生或復發。
反之,現在開始好好養肝,不僅能防病,還可為身體打下好底子。比如多吃這3種“養肝菜”——

春日必吃3種“養肝菜”,肝好人不易老!
 

韭菜

 
春天的韭菜最為好吃,既鮮又嫩,一剪刀下去香味撲鼻而來。
 
春韭吃起來不僅香,對肝臟也大有裨益。
 
中醫認為,韭菜性溫、味辛,入肝經,可充肝氣,李時珍還將它稱之為“肝之菜”。現在正是韭菜口感最佳的時候,大家不妨多吃點它,以疏肝理氣。
 

春日養生,除了要養好肝臟,還要注重養護體內陽氣,以順應季節的交替與變化,逐漸生髮。
 
而辛甘發散的應季韭菜,又有“起陽草”之稱。春日常吃韭菜,不僅有助於陽氣升發,還有溫中行氣、散瘀、解毒之效。 
 
此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韭菜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它能增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幫助緩解便秘。 


 

提醒:2類人不宜多吃韭菜

  • 胃不好的人:韭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加重病情。

  • 容易上火的人:韭菜性味辛溫,吃多了會加重上火症狀。
 

蒲公英

 
生機勃勃的春天,不僅繁花盛開,各種野菜也爭相冒頭,它們不僅口味獨特,很多還有不俗的養生作用,如蒲公英。
 
蒲公英,又叫黃花地丁、婆婆丁,有“藥草皇后”的美譽。
 

在中醫看來,蒲公英是藥食兩用之物,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養護肝臟、消癰散結之功效,尤其在清肝熱方面,效果較好。
 
營養學家則認為,蒲公英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增強肝腎功能,促進消化,從而使人精神起來。
因此,春天養肝不妨適當吃點蒲公英。
 

一般而言,新鮮的蒲公英可作為食材入菜,可生食、醃漬或焯後涼拌食用。新鮮蒲公英要選擇葉片乾淨、略帶香氣的。
 
若是煮茶或煮藥膳,則應選擇幹品。乾燥蒲公英,則選顏色灰綠、無雜質的。
 
養生推薦:蒲公英玫瑰花茶
做法:取幹蒲公英、玫瑰花各10克,清洗乾淨後,放進杯裡開水沖泡,蓋上蓋子燜15分鐘後,代茶飲即可。
點評:蒲公英偏寒涼,搭配性溫的玫瑰花,可使整體藥性偏於平和,既能平肝理氣,還能美容養顏,一般人均可飲用,尤其適合肝病患者以及內分泌失調、容易上火的人群。


枸杞葉
 
枸杞葉,即枸杞的嫩莖葉,中醫稱它為天精草、地仙。
中醫認為,枸杞葉入五臟,可以清肝熱、明雙目、補虛益精、滋陰安神,對陰虛發熱、肝腎虧虛、兩目乾澀、虛火牙痛等症均有不錯的養生作用。 
 
正所謂“肝開竅於目”,當眼睛乾澀、發紅、腫痛時,中醫往往要從肝著手調理。
 
而枸杞葉又能“祛風明目”,剛好對症,不愧是春季養肝好菜。
 
此外,枸杞葉藥性微涼,能清熱,因而比枸杞子更適合熬夜後頭痛、眼睛痛時食用。

 
那怎麼吃,才能更好地發揮枸杞葉清肝明目的作用呢?
 
那當然是配豬肝了!枸杞葉自帶清新草味,且微苦回甘,融合豬肝的味道,就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香味。
 
養生推薦:枸杞葉豬肝湯
材料:枸杞葉50克,豬肝200克,姜、食用油、鹽適量。
做法:枸杞葉洗淨,姜切絲備用;將豬肝切成薄片,用流動的清水沖洗至豬肝沒有血水滲出;鍋內加適量水,放入薑絲、食用油,大火燒開,放入枸杞葉、豬肝,燒開滾熟,按個人口味加入調味料即可。


2種“春果王”絕不能錯過,養肝潤春燥!

 
1、櫻桃
 
櫻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稱,民間也有“櫻桃開眼”之說。意思是說,只要櫻桃一露面,其他水果便接踵上市了。 
 
櫻桃不僅美味可口,養生作用也值得誇讚。 
 
中醫認為,櫻桃味甘性溫,具有滋補肝臟、益脾胃、益氣活血等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櫻桃還是水果中的“補血小能手”。
具體來說,每100克櫻桃果肉中鐵的含量是同等重量草莓的6倍、棗的10倍、山楂的13倍、蘋果的20倍,居各種水果之首。
而鐵元素具有促進血紅蛋白的再生作用,適當吃點櫻桃,對缺鐵性貧血患者有補虛養血的作用。


小提醒:
建議一天食用的櫻桃不超過150克,相當於成人手抓一把的量。

櫻桃性溫,體質過於燥熱者、有潰瘍症狀、上火者,最好少吃或不吃櫻桃,以免加重病症。
 
2、甘蔗
 
春天陽氣生髮,人就易上火。想要吃些降火的水果,又怕傷脾胃的話,甘蔗就是不二選擇。 
 
甘蔗入肺、胃二經,它能清熱生津、養肺潤燥,尤其適合有肺熱咳嗽、大便燥結的人。
 

特別提醒:

千萬別吃黴變甘蔗! 黴變甘蔗會產生一種神經毒素,它主要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
吃了黴變甘蔗,輕則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嚴重可能昏迷,甚至死亡。 
 
Tips:如果發現蔗肉已變成淺紅色、淺棕黃色,或有斑點斑塊,或是感覺有酸黴味、酒糟味,則可能是黴變甘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