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留言說如何收到我們每日更新的文章,大家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並且備註星標就可,每篇文章底部的星星和點贊可以點一下,福氣更好喔!
很多人覺得中醫理論深奧,常常把兩種看起來不搭邊的東西聯繫在一起,比如說肺不好多汗,肺和汗明明是兩回事,為何它們之間有聯繫?
這就是古人的智慧所在了,在中醫理論中,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看病治病也是從大局出發,和現在說的器官肺有很大區別。
肺不好多汗、肝不好多屁、腎不好多尿,這三句話分別是什麼意思?
肺不好多汗,是什麼意思?
從表面來看說的是肺和出汗的關係,但是中醫不能光看表面,還要思考背後的原因。為什麼會出汗,因為肺藏魄,人害怕驚恐的時候會出冷汗,身體發虛呼吸急促的時候會大汗淋漓。
這句話是想說明一個人如果肺氣不足,他可能心神不寧氣血運行較差,從而影響呼吸能力和水液代謝,出現憋悶、心慌、冒虛汗的情況。
反過來說,如果你總是感覺人很虛、喘不上氣、身上控制不住流汗,有可能是肺不好了。
肝不好多屁,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的肝臟如果發生病變,他會出現很尷尬的情況,那就是放屁增多。這一點很多人難以理解,怎麼肝臟和屁掛鉤呢?
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肝在中醫理論中的作用,一是幫助人體疏洩,包括情緒疏洩、毒素代謝,二是統領著造血、生血,負責滋養筋骨。
一直和人爭吵,胸腔裡憋了很多氣往外冒,因為產生的負面情緒太多了,氣體疏洩不通,最後就瘀滯在身體裡亂竄成了屁,所以情緒暴躁的人更容易放屁。
腎不好多尿,是什麼意思?
中醫理論中“腎主二便,主膀胱”,腎虛不虛從小便中就能看出來。因為體內陽氣不足蒸騰氣化失常,所以水液代謝就比較慢,體內在人身上就是尿多,晚上總要起夜,有時要尿三四遍。
陽氣不足的時候溼氣會聚集下來,你會發現小便有點渾,下肢也沒什麼力氣,整個人精神狀態很差,還有水腫現象,這其實都是腎不好的表現。
可以發現,中醫和西醫對臟腑的解釋存在很大差異,一般人光從字面看很難理解,在治療方面也是,中醫是把五臟整個系統聯繫在一起辨證治療,並非只看表面。
肺不好、肝不好、腎不好的人有何表現?如何調理?
①肺不好
《黃帝內經》記載:“肺者,氣之本,諸氣者,皆屬於肺,氣虛者,肺虛也。”
簡單來說肺不好的人多半是肺氣虛。
有先天不足,也有後天失養,這類人經常咳嗽,中氣不足,說話聲音不大,尤其是運動後、幹活後,高溫天氣,症狀更明顯,幾乎不能正常活動,身體非常虛弱,一活動就會冒汗。
如何調理:
要提升抵抗力,減少勞力勞心,不要操心太多事,有慢性肺病的患者要積極治療規律用藥,避免拖得時間太久讓自己更虛弱。還要遠離汙染環境,周圍的人不能抽菸,炒菜要用油煙機。
可適當進行走路、太極等活動,慢慢鍛鍊肺部功能,但是不宜做劇烈運動,更不可抽菸。
②肝不好
要分類來看,一般和肝火、血瘀、氣結三者有關。肝火重的人脾氣大、容易失眠,情緒都寫在臉上,傷害別人的同時自己的身體更容易受損。
肝氣長時間瘀滯在體內會導致瘀血阻絡,妨礙氣血運輸。而且會損傷肝陰,導致口臭、牙齦痛、臉色泛黃、閉經、大便乾燥等。
如何調理:
要滋陰清肝,可用中醫藥調理,也可以嘗試改善飲食,多食用水分多、溫和的食物,比如說米粥、蛋湯等。適當補充動物肝臟或血製品,用於提升氣血,幫助滋養皮膚和臟腑。
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建議運動,把怒氣發洩出來,運動還能幫助你疏通經絡,提升睡眠質量,有助於養肝疏洩。例如打網球、拳擊、攀巖等,能讓你暫時忘卻煩惱。
③腎不好
腎不好先不要著急吃中藥,有可能吃了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吃錯了,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症狀,是偏熱性還是偏寒性,前者通常是陰虛,後者一般是陽虛。
腎臟主導人的精氣腎、生殖能力、泌尿,關係著人的健康,腎氣強勁的人更容易長壽。若出現尿多、乏力、失眠、食慾減弱、耳鳴等症狀,要及時調理。
如何調理:
針灸能幫助人體改善血液循環,加強氣血流動,疏通經絡,刺激腎經調理全身氣機,也可以用按摩穴位的方法,在腎經周圍按摩,提升腎氣和腎精。
最重要的是吃藥調理,根據醫囑服用相關藥物,症狀有所好轉後再複查。不可亂吃中藥,因為有的中藥有毒性,亂吃反而會損傷腎臟。
現代人身體不好了,一般都和生活習慣有關,壓力大晚上難得放鬆,很少有機會早睡,飲食上又比較放縱自己,久而久之就把身體搞垮了,所以,保養身體的根本還是要健康生活,不要消耗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