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調查員】夜探玉淵潭公園!走進昆蟲動物王國,與“小精靈”們的神奇約會,體驗老北京蟲趣文化,找回爸爸的童年樂趣!
夏日的傍晚,微涼的晚風拂面而過,在這炎熱的夏日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漫步與路燈下,看著那忽長忽短的影子在地上不斷的變化,你是否也被他帶入了童年的回憶?
曾幾何時,有一群穿著背心褲衩的小男孩,也是在這樣的傍晚。我們呼朋喚友,從家裡一湧而出。手裡的各式各樣的瓶瓶罐罐是我們歡樂的源泉。隨著一聲不知從哪裡傳出的“我抓到了”,小夥伴們迅速的向那個地方跑去。抓到鳴蟲的小夥伴得意洋洋的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捕獲的小精靈。。。。。。
北京的蟲趣文化
早在唐宋時期,各類昆蟲頻繁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呈現了一種與傳統春花秋月、亭臺樓閣等靜態物象完全不同的文學面貌。在這個動態的、微觀的世界裡,蜜蜂諳熟“君臣之義”與傳統儒家思想不謀而合;封建文士清高自苦的現實處境與螳螂捕蟬的生命危機相映相襯;春愁秋恨的離情別緒,借詩人筆下的暗夜孤螢和草際蛩吟得以抒發。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昆蟲意象豐富了文學的視域,以其豐富的文學意蘊昭示了在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地位。
到了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號稱蟋蟀皇帝,對蟋蟀情有獨鍾,不但重金購買稀有品種,而且還親自觀察蟋蟀習性,成為養蟋蟀的專家,其蟋蟀方面的知識和成就十分突出。
本著上行下效的原則,鳴蟲的賞鑑文化在北京城掀起了不小的熱度。
到了清朝,那些身份顯貴的達官貴人更是將其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記得在電影《我的後半生中》溥儀先生晚年以遊客的身份回到故宮博物院時,心心念唸的不是那些價值連城的寶貝,而是龍椅寶座下的鳴蟲罐兒。
GO
探秘夜幕下的玉淵潭與神秘“小精靈”來一場神奇的“約會”
北京玉淵潭公園,位於海淀區。東門與釣魚臺國賓館相鄰;西至西三環中路與中央電視塔隔路相望;南門在中華世紀壇正北方,北接海軍總醫院。
玉淵潭公園東西寬1820米,南北長1106米,規劃總面積136.69公頃,其中水域面積61公頃,建成綠地面積74.44公頃(含草坪),綠化覆蓋率達到95%以上,園內現有各種植物約19.95萬株。到了夏日,成百上千種昆蟲就在這裡開啟了”仲夏夜“的狂歡!
這裡還是北京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養護 觀察和研究的戶外場所之一 。
為什麼我們要進行夜間觀察?
01
收穫1
光對於日間的自然步道觀察,夜間世界更加精彩。我們可以看到平時在白天躲起來休息的生物,在夜間如何開始了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也可以看到白日活動於我們身邊的動物,到了夜晚是如何休息的。讓孩子們感受到仲夏夜,小動物們的精彩生活。
02
收穫2
很多小朋友會習慣了燈光籠罩下的明亮生活,會懼怕黑暗,通過夜探的活動,讓小朋友們置身在純黑夜之中去感受自然界給我們帶來的特別感受,激勵孩子去克服夜的恐懼,從而打造孩子堅韌不拔的性格。
在這個奇妙的夜晚我們都會遇到什麼樣的精靈呢?
首先出場的是刺蝟先生,瞧他那圓滾滾的身材正一步一步的向我們走來。乃一身的尖刺,再向我們展示他不好惹的脾氣秉性。尖尖的小鼻子向前突起,一抖一抖的正在尋找空氣當中食物的味道。小刺蝟雖然可愛,但是小朋友們千萬要遠離他,不僅僅是他身上的還有蟾酥的成分,使人會產生過敏;而且因為他是平日的食譜均是各種昆蟲,所以體內含有的寄生蟲較多。讓我們跟刺蝟先生說拜拜,看看還有什麼小精靈也正在活動呢?
正向我們走來的這個小動物,一年級的小朋友肯定不陌生。
蝸牛先生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5.5億年。蝸牛通常棲息在陸地上、海洋裡和淡水湖裡。它們中的大部分種類都有著外殼,當有危險或是感到外界環境過於乾燥時,它們就會把身體縮回到這個殼裡。蝸牛的軟體部分蜷縮在殼內,呈螺旋狀圍繞在中央的殼柄上。為了適應陸地上的生活環境,大部分的陸生蝸牛都長有由腮進化而成的肺,這是與水生螺類不同的
悄悄的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可以叫他蝸牛先生也可以叫他蝸牛女士。因為他們是雌雄同體,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抓一個回去飼養,10天以後你就可以得到許多小蝸牛了。(具體飼養方式可以詢問我們的老師,在這方面老師還是專業的。)
是誰?是誰穿著一身綠衣裳從我身邊蹦過去了?
哦原來是中華劍蝗先生啊,劍皇也叫中華蚱蜢,東亞蚱蜢,扁擔溝,大扁擔,有人也管他叫老扁擔。是動物界當中生命力較為頑強的節肢動物。蚱蜢先生成蟲能長到60~80釐米,它的通體為綠色或者褐色。身體細長,頭圓錐形, 因頭部有劍狀的觸角所以得名劍蝗。長而有力的後腿加上發達的前翅,想要捉住他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昆蟲界它可是有逃跑大王的稱號,小朋友現在是鍛鍊你手腦眼協調的時候了,讓我們近距離的去觀察一下它吧。
小螞蟻不愧為自然界當中最聰明的節肢動物。它們不僅聰明力氣還大。相信我們的小朋友都聽說過小螞蟻與大象比力氣的故事吧?那到最後誰贏了呢?小螞蟻不光力氣大,它們會還會放牧。快看老師手裡拿的這個小草棒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蚜蟲,蚜蟲靠吸食樹木的汁液生存,但是它們排出的糞便卻是螞蟻最喜歡的食物,因為裡面的含糖量是非常高的哦。這時的小螞蟻就充當了牙蟲的保護神,並且將螞蟻排洩出來的,高糖量的食物收集起來送回窩裡,送給它們的女王。小朋友你還知道哪些昆蟲會自己放牧嗎?快來與你們的老師聊一聊吧。
當然草叢裡還有許多的小精靈等著我們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去發現他們,在這裡我就不一一的陳述了,發幾張照片考考你對他們的認識吧。
通過我們一個課時的老師與寶貝們的互動,我們深入的去了解北京的生態平衡。
我們的老師
他是誰?
自然講師,專職青少年研學活動設計師。熱愛自然與教育的北京土著大男孩,在某知名教育機構任教。其實他最驕傲的身份是一名資深的奶爸。
他的經驗?
具有20年的研學活動設計工作經歷,曾多次帶領全國各地小朋友在北京開展研學活動。並一度被教育部及旅遊委評定為優秀工作者。
他的特點?
老北京滿族人,土生土長的北京胡同孩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孩子們展示北京地道的鳴蟲文化。資深奶爸的身份更容易和小朋友產生親和力,強有力的帶動性使小朋友對老師講解的內容更加充分的理解。詼諧幽默的講解風格與專業嚴謹的教育素養,深受小朋友及家長的歡迎。
活動花絮
我們將收穫到什麼
1
本次活動圍繞自然博物為主題進行,針對北京夏季傍晚的特點,從植物與昆蟲的角度引入做一次自然探索。
2
讓孩子們做一次北京夜間昆蟲活動調查,聽北京各種鳴蟲的聲音,你找自然界的土著們。
3
我們以尊重生命保護北京生態平衡課題,老師將從生物專業與趣味故事化的角度代入,講述每一個生命他們的有趣故事,讓孩子們與自然的距離更近。讓孩子們在瞭解的過程中尊重自然過程,保持對自然的一顆敬畏之心,觀察而不去打擾這些小生靈是我們本次活動給孩子們傳遞的精神。
4
專業老師全程主講,觀察自然發現自然中的美好,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智慧。
報名詳情
活動主題:夜探玉淵潭公園昆蟲科普活動
活動日期:週五週六週日隨機安排,詳見“點我購買”;
活動時間:19:00~21:00左右 提前15分鐘集合
活動地點:玉淵潭公園,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中路10號
集合地點:玉淵潭公園南門
適合年齡:5歲以上親子家庭
活動價格:
一大一小:208元
兩大一小:258元
單加一名兒童(不可單獨購買):168元
單加一名成人(不可單獨購買):58元
費用包含:活動組織策劃,講師,領隊,活動物資(兒童頭燈借用、兒童昆蟲瓶贈送)費用。
費用不含:玉淵潭公園門票、交通、餐費等其他未列明費用。
注意事項:
1、老師會給每一位小朋友發放頭燈,僅供使用不予帶走,家長可自行攜帶手電或使用手機閃光燈;
2、活動時建議穿長衣長褲,衣褲顏色以淺色為主,蚊蟲比較喜歡黑色不建議穿黑色的衣服;
3、注意攜帶驅蚊產品;
4、如遇惡劣天氣,活動取消;
5、玉淵潭公園需實名制預約門票,可提前或者現場掃碼購票。
Hi,小夥伴們~我們的頻道分類上新啦~除了之前有趣的親子活動等頻道,還新增瞭如下頻道:
最新溜娃傳送門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吧!小標微信:15810885790(已滿);親子座標2號客服微信:18501640592;
♥成長只有一次♥
♥給孩子最適合他們的♥
♥關注親子座標♥
♥關注孩子成長♥
親子座標
點擊“閱讀原文”,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