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懶散有風險,顯老又易生病,為健康著想,從端坐開始

坐姿懶散有風險,顯老又易生病,為健康著想,從端坐開始

導讀

有個現象很有趣,東方人的傳統衣著都是以寬鬆、舒適為主,看上去很隨性,但是傢俱卻是硬木的,讓人必須保持端正之姿。而西方人發明的領帶、西服、皮鞋、文胸……都是讓人感到束縛的、難受的,但他們的傢俱卻是軟陷的,比如沙發,還有五星級酒店配的床和枕頭。坐硬木的椅子,很難“癱”下去,而坐沙發上則是“不癱”很難。

坐姿懶散有風險

作者/明澄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篇外國孩子寫的優秀作文,說的就是他家的沙發,感覺非常舒服,但是陷進去人就什麼都不想做了,於是他跟沙發做了很久的思想鬥爭,最終振作起來,坐回了傳統的高背木椅

中國人常講的“精氣神”體現在哪裡?就在日常的姿態裡。我們坐臥硬木傢俱,當時可能有些不舒服,但是起身後卻不覺得累。但是坐臥柔軟傢俱後,精力卻很難恢復,尤其像是酒店的軟床,起床後常會覺得腰痠背痛。

端坐,還能保護我們的脊柱。一位正骨的師傅說臨床時發現很多胸椎錯位的患者都有靠在沙發上或軟墊上長時間看書或者電視的習慣。這類人出現手麻無力的情況,應該是除了胸椎,頸椎也有了問題。經常這麼癱坐,頭部被往前擠壓,頸椎後凸,就很容易形成“大椎包”,就是在大椎那裡厚起一塊,側面看比較顯老,因為一般在老年人的身上比較常見。

當這裡凸起,說明氣血不通,經絡瘀阻。腦供血不足容易出現頭暈、頭痛、徹夜難眠、記憶力衰退、耳鳴或者耳聾,甚至會噁心嘔吐,而且局部會感到僵硬、痠痛,上肢也會麻木。當“大椎包”出現後,人的頭部也會不自覺前傾,頸椎的負擔就更大,呼吸也會減少。所以,要想告別不良姿態,得先從端坐開始。

蹺著二郎腿久坐,會妨礙腿部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靜脈曲張。二郎腿還容易導致“O”型腿,蹺二郎腿時,由於上位腿受力不均,向內傾斜,位於膝關節外側的“腓側副韌帶”受到持續牽拉,使其鬆弛,若再有骨關節炎,就很容易形成膝關節半脫位。女性還容易引起婦科病,因為蹺二郎腿的時候,會導致局部溫度升高,這樣在私處形成溫暖潮溼的環境,可引起細菌大量繁殖。同樣的道理,也會影響男性的生殖健康。



而蹺二郎腿最大的危害就是造成骨盆歪斜,骨盆相當於身體的地基,脊柱是房屋的樑柱,地基歪掉,樑柱也會受影響,而五臟六腑是掛在脊柱上的,所以一些慢性病就會相應的出現。而骨盆歪掉,還會造成長短腿,下肢無力,或一側痠麻。可是,有些人不蹺二郎腿就難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就是腎虛了。腎主骨生髓,虛則下肢乏力,難以支撐身體,所以要雙腿交疊才能坐著不累。

為了身體健康,還是告別姿態懶散的“京癱”等姿勢,從養成端正的坐姿開始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