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shionGirl
突破不是扮醜,挑戰也不是面對不合適的角色“硬上”。

來源:8號風曝(ID:entifengvip)
近日,央視又出了一部年代大劇《人生之路》,開播後,不僅首播收視衝頂,關注度還一路走高。
但在收視高漲的背後,爭議聲也沒停過,尤其是關於演員的選角和演技爭議。
這部劇根據路遙的小說《人生》改編,原著中的劉巧珍是一個在經歷過生活磋磨後依然具有堅韌生命力的農村女性。
而在《人生之路》中飾演劉巧珍的李沁,只有不斷爆發的“生命力”,卻沒演出遭受過磨難的痕跡,這也就怪不得原著黨怨聲載道了。
甚至有李沁的大粉激情開麥,髮長文批她的演技和臺詞,滿屏都是“恨鐵不成鋼”。
不過有人恨也有人愛,有人覺得李沁在這部劇中再度“美出圈”,年代劇比偶像劇更適合她。
其實李沁的路人緣一直不錯,也塑造過不少鮮活的熒幕角色,但是這次的“劉巧珍”真的翻車了?
這是一部“表情豐富”的劇
原著裡劉巧珍是名副其實的“村花”,她的美貌被稱作“蓋滿川”,一道河川上的美麗女子都被她一個人的容貌“蓋”了下去。
這樣的村花本應該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憨厚美、鬆弛美,但李沁在劇裡的妝造又黑又瘦,內凹的雙腮好像吃不上飯,緊緊抓著面部的表情也和鬆弛二字無關。
網友辣評:這大嘴張的,知道的是對生活吶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沒吃飽午飯。
大家都說李沁唱了這麼多年的崑曲兒,果真是力氣都用在這嘴上了。
在80年代還出現了烤瓷牙,皮膚黑,牙太白,著實有點出戲。
每次輪到感情爆發的戲,巧珍的眉頭一定是川字的,雙眼一定是怒視的,表情一定是浮誇的,五官一定是亂飛的….
劇裡的巧珍被發現偷偷給男主做鞋子時,本應透露出一些小女孩的忸怩和羞怯,可李沁卻“怒目而視”,把曖昧的情愫演繹得正氣凜然。
好像抗日片中被敵人發現後的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你別瞎說。
高加林評上先進後,又迎來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劉巧珍也由衷地為加林哥感到開心。
不看臺詞,單看這表情,還真不太確定加林哥碰見的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一幕可以說是結合了網友總結的李沁三步演戲法:瞪眼,咧嘴,梗脖子,一項都沒差。
真不是小妹特意截圖黑李沁,在這部劇中她實在是太用力了,而且還沒把“力”用到對的地方。
雖然被全網嘲“演的痕跡太重”,不過李沁確實為劉巧珍付出了不少。
原本白淨漂亮的年輕女孩糊了一臉沙土黃,蹭了一臉鍋底灰,不管演技如何,這偶像包袱是放下了。
放下了又沒有完全放下,當其他作配的老戲骨操著一口方言演戲時,李沁和陳曉居然說的是普通話。
這一點確實不能只怪演員,導演也有鍋,兩種口音演戲簡直就是讓觀眾在劇裡反覆橫跳。
其實李沁的臺詞功底本來不算特別差,這下子被網友評價說:“說話的嘴唇好像是租來的著急還”。
李沁的演技其實是被官方認可的,不然也不能年紀輕輕就有出演“正劇”的機會。
或許是她經驗不夠,越想演好就越用力,越用力就越適得其反。
在還原度方面,李沁還是把那個憨厚美麗、熾熱真摯的劉巧珍演“毀”了。
她的演技降級了?
李沁是崑曲出身,可能習慣了在戲臺上綻開著表情咿咿呀呀,所以在演電視劇時也收不住自己放出的力。
難怪這部劇播出後有那麼多人說李沁的演技降級了,畢竟她早期的“美強慘”和古裝美人角色那麼驚豔。
你最初可能不認識李沁,但一定被新版《紅樓夢》的少女薛寶釵驚豔過。
江南女子獨有的溫婉,李沁特有的清冷純真的氣質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李沁和薛寶釵二者是互相成就的,這是李沁第一次接戲,但意外的是這角色又十分契合她崑曲出身的氣質。
新《紅樓夢》最初作為翻拍經典名著的劇,也受到了不少選角方面的爭議,不過對於薛寶釵的選角,爭議還是比較小,美貌也出圈。
李沁的戲路也並沒有侷限在古裝圈裡,出演同是年代劇的《白鹿原》廣受好評。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本是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李沁的眼底總是多了幾份純真。
可這份純真並沒有和角色發生衝突,李沁消瘦的身板把田小娥塑造出一種樸素的風塵。
田小娥只想做個普通女人,但命運讓她生的痛,活得苦,於是她成了文人筆下的“妖孽”,“狐狸精”。
小妹覺得,這種“美強慘”的角色簡直為李沁量身定做,她在演繹“美強慘”時用的“力”可以完美地化為一股悲情的倔強。
出身高貴的公主被愛人拋棄,被士兵蹂躪,被父王毒殺,如此命運導致了元淳公主的黑化,一個悲劇的角色誕生。
但悲劇角色就好像是李沁演戲的buff,演“傻白甜”時的用力過猛,在“美強慘”裡恰到好處。
李沁也想過走走流量路線,嘗試過仙俠,也嘗試過活潑搞笑的偶像劇角色和“傻白甜”。
《愛上特種兵》起初被稱為國產版《太陽的後裔》,首播熱度很高,但是熱度沒抵住尬度。
可以看出她真的很努力想凹出偶像劇中的甜妹,但偶像劇簡直是李沁的一個坎,總是溢出滿屏的尷尬。
《請君》中,李沁飾演一位山寨寨主,可是在影評中,網友稱她“比起土匪,更像流氓”。
原來悲情女主才是她的出路,看過“美強慘”的李沁,就難以直視“傻白甜”的李沁。
明明前期有那麼多驚豔的角色,卻塑造了這樣的“劉巧珍”,網友們對她演技的質疑想必也是愛之深,責之切。
演員挑戰自我,拓寬戲路是好事,但還是要看自身與角色的匹配度。
在演員實力不足以打造角色時,放棄也是一種勇敢,演技到位了,還愁演不到正劇嗎?
當今女明星的優秀顏值,隨便拉出一個,扮上村婦的扮相就能當“村花”。
但是要演一個好“村花”,妝造,眼神,表情,臺詞上都要下功夫。
除此之外,還需要充足的生活體驗,不然多好的演技都是虛浮的。
在經典電影《牧馬人》中,叢珊飾演的逃荒女李秀芝,只第一面就把英俊的老許拿下。
秀芝的質樸中包含著靈動,她低頭抬頭的眉眼都散發著一種憨厚的美麗。
秀芝和老許初次見面,秀芝的目光怯生生地打量著前方,那眼神就像一頭無害的小鹿。
看來對情感的演繹不是隻有瞪眼,哪怕垂著眼,餘光也都是戲。
另一部電影《最愛》講的是90年代的故事,章子怡飾演村婦商琴琴。
章子怡演的“村花”身材豐腴強壯,十分貼合90年代下地幹活的農村女性的形象。
無需再多上幾層深色的粉底,哪怕保留了國際章的“白皮”,“村”的氣質也能從散落的碎髮和微微駝背的體態中表現出來。
在演繹感情激烈的片段時,章子怡的表情也是誇張的,但並不浮誇。
在大悲哀和大絕望的情感面前,怒吼也是靜默的,五官扭在一起無聲的哭泣比怒吼的表現形式更能觸動觀眾。
既然是演“村花”,最重要的是要“接地氣”,要能演出“村”。
如果對“村花”的解讀只是女星扮醜,那演出來的“村花”必然很難有更深刻的內涵。
范冰冰沒犯下那個眾所周知的錯誤之前,參演過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范冰冰在影片中要申一樁離婚案的冤情,沒有特意扮醜,在臺詞上花了心思。
“離婚”說成“離分”,極有感染力的方言也能保持觀眾不跳戲。
小妹認為,通過“扮醜”來證明自己有所突破實在是沒有必要,真正的突破是演員拿出更有層次和感染力的演技。
和這些各有特色的“村花”相比,“用力過猛”的劉巧珍多少顯得相形見絀。
而李沁在劇中的“村花妝”,也被一些觀眾質疑是片方對農村女性的刻板印象。
對於劉巧珍的形象,網友們顯然更希望她健壯有活力,富有年輕人的朝氣。
演員追求轉型、開拓戲路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是為了轉型而盲目選擇不合適的角色就因小失大了。
突破不是扮醜,挑戰也不是面對不合適的角色“硬上”。
李沁明明是個有實力的演員,努力打磨自己的演技,適應更多類型的角色才是重中之重。
只一味地心急接正劇,但無法詮釋角色的內涵,依然會被觀眾群嘲。
李沁還有年代劇《夢中的那片海》待播,不知道她在這部劇中會不會超越《人生之路》的自己?
(配圖來源於網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8號風曝”(ID:entifengvip)。8號風曝是鳳凰網娛樂旗下欄目,一個聚集100w+粉絲的新聞平臺,每天和你討論關於娛樂圈的最新動態和幕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