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泡水不能再喝了,容易傷腎!”
“你又聽誰瞎說的,我這可是醫生開的,醫生難不成會害我?”
“隔壁張大姐的丈夫,查出了尿毒症,他平日就最愛喝黃芪泡水!”
“尿毒症的病因那麼多,黃芪是補氣之王,不可能傷腎!”
……
蘇阿姨和老伴張叔展開了激烈爭論。
原來,張叔平時經常頭暈,愛出汗,容易感冒,去看了中醫後,醫生給他開了黃芪,喝了之後效果確實不錯。
但蘇阿姨對他喝黃芪頗有微詞,因為前段時間她看見一篇文章“養生文”稱黃芪是傷腎的中藥,一直擔心老伴喝出問題來。
這次聽說隔壁鄰居得了尿毒症,再聯想起這位鄰居平日也愛喝黃芪泡水,蘇阿姨便認為黃芪是尿毒症的“元兇”,說什麼也不讓張叔繼續喝。
二人因為這個事情吵得不可開交,都覺得對方不可理喻,到底黃芪會不會傷腎呢?跟隨小妙來具體瞭解。
黃芪傷腎,
堅持喝黃芪泡水危害多?
不少人在生活中有用黃芪泡水的習慣,但關於黃芪的傳言也非常多,其中深入人心的說法之一是黃芪會傷腎,對健康不利,這個說法可信嗎?
這個說法並不科學,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楊莉表示,黃芪經研究發現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中醫則認為,黃芪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可起到補氣昇陽、益衛固表等作用。現代多項研究更是發現,黃芪可幫助增強身體免疫力、利尿、抗菌以及抗應激等。
經常喝黃芪水,或能帶來這3種益處。
促進新陳代謝:黃芪可促進體內的循環和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可以讓脂肪更好的消耗,對於減肥人士而言非常友好。
提高免疫力:黃芪內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分,進入體內後可幫助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疾病發生。
緩解疲勞:在感覺身體疲勞時,喝黃芪可以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因為黃芪內的微量元素可對大腦起到良性的刺激作用。
02
真正傷腎的是這3種中藥,
別再以為是好藥
日常適當喝黃芪並不會導致腎臟損傷,對此無需過多擔心。真正會傷腎的,其實是一些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
馬兜鈴酸早已被列為1類致癌物,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會誘發腎臟基因突變,繼而引起腎癌發生等。
英國BBC曾發表過一篇報道,一位英國患者由於服用了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藥物,先是罹患了腎衰竭,隨後患上了癌症。
臺灣林口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則發現,臺灣的腎癌患者多發生在輸尿管和腎盂等上泌尿道,與歐洲國家的下泌尿道病變有很大區別。而這些患者中,女性的發病率甚至比男性更高,女性本身吸菸率很低。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發現,馬兜鈴酸是導致女性腎癌高發的“元兇”。
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教授鄭敏展通過研究發現,馬兜鈴酸會給人體帶來極大的損傷。其會誘發泌尿道上皮癌,在百萬個基因裡會造成150個突變點出現,比抽菸、紫外線所造成的基因突變更高。
權威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均指出馬兜鈴酸中藥具有很強的毒性,是導致亞洲人罹患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由於馬兜鈴酸的強致癌性,2005年,《國家藥典》明令禁用了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這3種被認為含馬兜鈴酸較高的藥物,別再以為是好藥。
除了這3種禁用中藥外,天仙藤、細辛、硃砂連等中藥也需要注意,這些中藥內也含有馬兜鈴酸。盲目服用容易引起腎小管壞死,導致面部、全身浮腫、尿頻尿急等症狀出現,甚至會發展至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給生命安全帶來威脅。
為什麼有人說春季不能吃黃芪?
很多人說黃芪屬於溫性的中藥,而春季本身就潮溼多雨,喝黃芪容易導致自身的一些不適症狀加重,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事實上,在身體沒有上火且臨床辯證對症的前提下,無論是什麼季節都可以服用黃芪。一些本身有上火症狀的人群,服用黃芪容易導致自身症狀加重,要儘量避免。
除了上火人群外,這些時候也不建議食用黃芪。
睡前:黃芪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的作用,在睡前喝黃芪容易導致睡眠質量受到影響。且黃芪還有利尿作用,容易讓夜尿次數增加,影響正常睡眠。
高血壓人群:黃芪對血壓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在使用15g以下時容易引起血壓升高。而這個量的黃芪多是日常用量,對於高血壓人群來說是不友好的。
感冒發燒人群:這類人群體內多存在陽熱症狀,食用黃芪會讓陽氣增加,繼而導致症狀越來越嚴重,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日常喝黃芪建議每次用量5~10g為宜,直接用沸騰的開水沖泡10~20分鐘,之後當成茶飲用即可。或是直接用水煎服也可以,有助於讓黃芪內的有效成分析出。一些需要用黃芪配伍其他藥物的人群,建議遵醫囑,不要盲目配伍中藥。
黃芪是個很常用的中藥,它的功效也有很多,但黃芪不能亂吃,需要辯證論之。日常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根據身體情況進行對症搭配,才能真正對身體起到益處。
參考資料:
[1] 《重磅論文再指馬兜鈴酸為強致癌物 該限用還是禁用?》.財經雜誌. 2017-10-21
[2] 《注意這些可引起腎毒性反應的中藥》. 中國社區醫師雜誌. 2020-11-27
[3] 《四道養生 | 吃黃芪易上火?專家告訴您如何正確使用黃芪》.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