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轉眼間清明已過。從清明開始,古人的鬥雞遊戲會一直玩到夏至才結束。
《鬥雞》(局部)。作者/(明)朱朗,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為什麼會選在這個時間呢?因為人們發現野雞要在此期間交尾孵蛋,雄雞們為了擇偶就會相互廝殺,這個時節家養的公雞性情也很烈,兩雞酣戰十分精彩。
《明皇鬥雞圖》(局部)。作者/(南宋)李嵩(傳),來源/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左傳》中有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唐代鬥雞成風,上至天子貴胄下至平民百姓,無論男女老少都愛玩。時至今日,河南開封仍有此習俗。
《歲華紀勝圖之蠶市》(局部)。作者/(南宋)李嵩(傳),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生物學上和雞屬於同一目的孔雀,也會在清明前後開屏求偶,所以此時正是孔雀的最佳觀賞期。
孔雀開屏軸。作者/(清)郎世寧,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明時節的柳枝上已經綴滿了柳花。柳花?是在說柳絮嗎?非也,非也。
《二十四番花信風圖》(局部)。作者/(清)董誥,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雖然常被人叫“柳花”,古詩詞中的柳花也大都是指柳絮。比如“柳花白。飛入青煙巷陌。”“絲窠將柳花,入戶撲衣冠。”“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人物故事冊之捉柳花圖》(局部)。作者/(明)仇英 ,來源/故宮博物院
但柳絮的真實身份是柳樹的種子。宋人楊伯嵒在《臆乘·柳花柳絮》中清楚地描述了二者的區別:“柳花與柳絮迥然不同。生於葉間成穗作鵞黃色者,花也;花既褪,就蔕結實,其實之熟亂飛如綿者,絮也。古今吟詠,往往以絮為花、以花為絮,略無區別,可發一笑。”
這段日子可以看到柳花柳絮共存的景象。若要選一處賞柳佳地,不妨去看看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御題軸(局部)。作者/(清)董邦達,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春風和煦,楊柳依依,這正是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啊!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此時潔白勝雪的梨花開得正好,喜歡花花的朋友可以把賞梨花提上日程了。
《銀塘曉月圖》(局部)。作者/(清)藍濤,來源/旅順博物館
花下游樂圖屏風之二(局部)。作者/(日本)狩野長信,來源/東京國立博物館
看完梨花和晚櫻,還有紫藤和牡丹。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紫藤和牡丹就開在穀雨前後。
《籐花乳雞圖》(局部)。作者/(清)許佑,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十二禁御圖之姑洗昌辰圖》(局部)。作者/(清)餘省,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入四月,洛陽的牡丹節就快開始了,無數詩人盛讚過的牡丹到底有多美?親自去看看就知道了。
《十二月月令圖四月》(局部)。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牡丹開得熱烈,謝得也快。不過你方唱罷,我登場,芍藥緊隨其後,能開到夏天。
每年一看到芍藥花開,就總會想起那個嬌憨可愛的湘雲。
紅樓夢 憨湘雲醉眠芍藥綢(局部)。作者/(清)孫溫,來源/旅順博物館
《太平春色圖》(局部)。作者/(元)張中,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盧橘梅子黃,櫻桃桑椹紫。”許多冷飲店早早地就上新了桑葚果茶。
《春蠶食葉圖》(局部)。作者/(明)文俶,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穀雨前後櫻桃和春筍正當季,故而古代三月又有“櫻筍時”之稱。(今年4.20穀雨當日恰逢農曆三月始)
《蔬果圖》(局部)。作者/(清)顧洛,來源/弗利爾美術館
櫻桃一熟就要趕緊摘下來吃掉,不然就會被鳥兒搶先啄食:
《櫻桃黃雀圖》。作者/(南宋)馬世昌,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春筍相對來說就比較耐儲存。砂藏、密封、冷凍、脫水均可,就算過了春天,等到想吃的時候拿出來一些,無論煎炸燜煮都很好吃。
花卉冊 扁荳花。款識:寒衣花荳。餘酷愛之。有友餉我者。報以拙筆。此小圃所獲味極美。即伸紙寫此幅。亦不負之矣。作者/(清)王武,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四月份的扁豆“味極美”,拿來做燜面最是合適。在4月29日就開始的五一小長假裡,要是不出門,可以試著做一份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