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和老公制定了這9條規範,我家的焦慮和內耗都沒有了

自從和老公制定了這9條規範,我家的焦慮和內耗都沒有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真實故事:

有家人一起去爬山,不料到了山上才發現,小女兒的奶瓶忘記帶了。

爸爸立刻開始衝著媽媽發火:

“乾脆別出來旅遊了,奶瓶都能忘,我都不知道你腦子是幹什麼吃的?”

媽媽愣了一下,又衝著大女兒發火:

“不是讓你幫我收的嗎?收到哪裡去了?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

緊接著奶奶也開始埋怨:

“哼,我看你們也是夠了,以後娃娃丟了算了!一輩子都是這樣……”

十來歲的大女兒,一下子成為了“眾矢之的”,被罵得狗血淋頭。全家人出來遊玩的美好心情,也全都被破壞掉了。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就是像這樣——在小事上不斷消耗彼此

分明是無心到可以忽略不計的過失,卻始終揪著不放,喋喋不休、推諉埋怨、可著勁貶損對方,不停地互相傷害。

結果夫妻失和,親子關係緊張,矛盾衝突不斷,整個家庭越過越糟糕。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也會心力交瘁、如履薄冰,一輩子活得痛苦且壓抑。

那如何才能消除內耗、擺脫焦慮,給孩子一個和諧溫暖、輕鬆自在的成長氛圍呢?

這9條家庭規範,值得所有父母收藏。


01

進家門前,彈彈身上的“灰塵”

一個家庭幸福感的多少,取決於我們進家門時的狀態。

若是把工作中的委屈、生活上的怨氣全都帶回家裡,只會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活得戰戰兢兢,毫無幸福感可言。

“踢貓效應”告訴我們,壞情緒會傳染,繼而導致惡性循環。

家不是情緒的垃圾場,孩子也不該為我們的負能量買單。

所以進門前,記得彈彈身上的灰塵,提醒自己“要把壞情緒留在門外”。

因為從此刻起,我們開始承擔的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的角色了。

我們的臉色,影響著伴侶的心情,也決定著孩子的性格。

千萬別把垃圾情緒,傾倒給最該溫柔以待的人。

02

在家說話的聲音,不要超過60分貝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家庭的七個習慣》中指出:

“我們習慣於對家人大喊大叫,指責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是溝通,卻都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有效溝通。”

真正有效的溝通,靠的從來不是誰嗓門更大。

有研究發現,低聲的方式談話,比高聲的方式談話,更能達到說服人的效果。

就像胡適的母親,從來不曾在人前罵他一句打他一下,可每次胡適闖了禍,只要看到母親的嚴厲目光,他便知錯了。

幸福的家庭裡,所有人都懂得控制音量好好說話。

因為憤怒只會模糊問題,吼叫只會傷害家人和孩子。

03

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西方有句諺語:“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大意就是,對於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無論你如何著急、如何懊悔和抱怨,都不可能再挽回了。

生活總少不了雞零狗碎,我們也都有粗心大意、馬虎犯錯的時候。

當遇到這些小意外、小插曲時,一萬句“都怪你”,抵不過一句“我陪你”。

摔碎了碗碟我們就一起收拾,走錯了路就當是多看了一道風景。

家人之間,多一點包容和理解,少一些苛責和挑剔,才能和和美美,把日子越過越好。

04

不把好吃的飯菜擺孩子面前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有這樣經典一幕:

媽媽專門為女兒準備了一盆有機蔬菜,可女兒卻不喜歡吃,並且吐掉了。

媽媽一邊氣憤地將青菜硬塞進女兒嘴裡,一邊咆哮著大吐苦水:

“你知道這些菜多少錢一斤嗎?

你知道這個菜比平時的蔬菜要貴三倍嗎?

我們平時賺錢不容易,現在好吃好喝的都用在你身上了,怎麼這麼不知道好歹?”

為人父母,哪怕自己捨不得吃穿,卻要把最好的、最貴的都給孩子。

但一味地苛求自己、虧待自己,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焦慮、充滿戾氣,對家人和孩子更加不滿。

愛孩子之前,別忘記先好好愛自己。

05

讓手機退出餐桌

有人說,愛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頓飯。

熱氣騰騰的飯菜,歡聲笑語的氛圍,鬆弛愉快的閒聊,這就是一個家最幸福的模樣。

可現如今,很多家庭連一起安安心心吃頓飯都變成了奢侈。

大家都各自捧著手機,要麼忙工作,要麼刷視頻,卻把家人和孩子晾在一旁,彼此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隔閡越積越深,親情也日漸淡漠。

吃飯冷清,餐桌沒有煙火氣,就是一個家庭不幸的開始。

因為餐桌上的溫度,就是家的溫度。

吃飯時記得關掉手機,和家人聊聊今天的趣事,關心關心孩子的生活,享受這最簡單也最踏實的幸福。


06

鬧鈴響後,父母要同時起床

人民日報曾指出,送孩子上學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所以父母要同時起床。

其實不管是家務也好,教育也好,都需要父母共同分擔。

媽媽做飯,爸爸就洗碗,媽媽接送孩子,爸爸就輔導作業,兩個人分工合作,效率更高了,感情也會更好。

孩子看到了,自然也會加入進來,想要為家庭出一份力。

爸爸不缺席,媽媽不焦慮,才是給孩子童年最好的滋養。

07

多坐在書桌前,而不是沙發上

很多父母對待自己和孩子十分“雙標”:

自己從不看書,卻要求孩子堅持閱讀,自己懶散混日,卻要求孩子努力上進。

武亦姝的父母,回到家就會關掉手機和電視,推掉應酬,拿起書本,陪著她一起看書學習。

教育孩子就是如此,與其講道理髮脾氣,不如以身示範做出樣子。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你回到家第一件事,是躺在沙發上還是坐在書桌前,會影響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一個熱愛讀書、充滿書香的家庭,整體的氛圍都是向上的,負能量自然也會少很多。

閉上嘴、抬起腿、翻開書,演示給孩子看,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託舉。

08

做個蹲下來的父母


許多家庭父母與孩子間總是劍拔弩張,根本原因就是父母不懂尊重。

若父母總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壓制孩子,用大人的權力和權威掌控孩子,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越養越叛逆。

別忘了,孩子和我們一樣,也是獨立的個體,也需要平等對待。

在孩子面前,再厲害的大人物,也只是爸爸和媽媽。

《孩子你慢慢來》中曾說:

“從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父母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

尊重是愛孩子的基礎,也是家庭教育的底色。

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蹲下身來,聽聽孩子的聲音;做家庭決定時,問問孩子的意見。

要讓孩子知道“我的想法和感受很重要”,親子關係才會越來越好。

09

給媽媽固定的“自由時間”

母親是一個家庭的定海神針。

母親若是整日焦躁不安、情緒不穩,那麼家裡就會充滿了矛盾、怨氣和爭吵。

心理學家陳默曾說,母親的情緒越穩定,家庭越和諧,孩子心越安。

別讓媽媽一個人承擔所有,爸爸要盡力給媽媽一些“自由時間”,讓媽媽可以歇下來喘口氣。

比如每晚給媽媽半小時,每週末給媽媽兩小時。

哪怕是安心洗個熱水澡,到小區樓下散散步、吹吹風,或者坐下來喝杯咖啡,逛街買點自己喜歡的物件。

讓媽媽有機會發展家庭之外的生活,媽媽才能釋放自己,調整好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平和且鬆弛的媽媽。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內耗。

因為所有人都把精力用在了互相指責、互相傷害、互相埋怨上。

正如主持人蔡康永所說:

“人與人之間是有一個情感賬戶的,每次讓對方開心,存款就多一點,每次讓對方難過,存款就少一些。”

家庭成員之間亦是如此。

我們往這個賬戶裡儲存的爭吵、埋怨、指責越多,情感消耗就越大也越快,那麼賬戶遲早會透支,家也就散了。

我們往這個賬戶裡儲存的愛、尊重、體諒和寬容越多,獲得的幸福和快樂也就越多,家也會越過越好。

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需要大家共同經營。

點個“在看”,轉發給家人看。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在看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點開公眾號名片,點擊右上角,再點擊“設為星標”即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