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局上,將衛生間移到相鄰的門廳區域,且打通廚房,將長條戶型分成睡眠、衛浴、起居三大模塊;
2.將所有功能、收納櫃體處理到了空間四周,餐區採用小體量傢俱,不想給空間添堵兩人吃飯喝茶足矣。
3.利用陽臺設置飄窗,取代沙發的功能,這個區域可觀影可休憩,也相當於這個家的第二間臥室,可以睡人,頂面的幕布也起到一個隔斷的作用。
4.起居模塊涵蓋了廚房、洗衣區、展示區、辦公區、餐區、客廳等功能,我們設計了一個超長的手工桌+書架展示區,讓夫婦倆可以一起辦公,一起拼手辦,小臥室塞不下衣櫃,也放在起居室,相當於一個小型衣帽間的容量。
▲上下滑動查看改造重點
設計師將原暗衛拆除,移到門廳,與玄關功能重新整合。沒有封閉的的廚衛阻擋,光線和通風得到很大改善,走廊面積也能得到充分利用,讓回家動線變得一氣呵成:進門對面是鞋櫃,右手邊就是盥洗區,換鞋洗手,轉身就是衛生間,可以舒舒服服的洗個澡,以無塵的狀態回家。
衛生間移位,藉助抬高地面15公分以及壁掛馬桶,保障管道通暢,門廳原來的面積寬裕,足夠實現衛浴三分離,可以同時容納多人使用。
盥洗區與入戶的隔斷做設計成四個拱形壁龕,也成為空間亮點,可以用來隨手放鑰匙、口罩、香薰,亦或儲存洗手區的常用物品。格子下方內嵌隱形櫃門,存放鞋套等雜物。
壁龕裡還藏著小“心機”:五孔插座特意倒裝,不會因為壁龕狹小,一些電器插頭插不進去,女主人平時洗完澡也可以在這裡吹頭髮。
臺盆櫃是定製的,一體式檯面嵌臺下盆,上下水管走牆排,沒有衛生死角,非常好打理。
馬桶間與淋浴間安裝了長虹玻璃拉門,雙層玻璃,內層做磨砂,外層做超白,極大地保護如廁和淋浴的隱私型。
由於這個家只有屋主小兩口居住,考察過牆體與管道情況,決定拆掉多餘的非承重牆,增加起居空間的開闊感。對於長條戶型來說,高度濃縮功能區,不僅能排列更多功能,它還能增加中間區域的有效採光。
功能區沿牆體鋪陳,表面材質同頂面、地面統一色調與質感,高度濃縮了廚房、衣帽間、客廳、書房、影音室、家政區的全部功能。中間把空間讓出來,既便於走動,又能讓房間更加通透、明亮。
由於整個公共區域面寬比標準尺寸窄,不想讓傢俱的體量感給空間添堵,於是考慮沙發區靠著窗戶擺放,原戶型的陽臺空間都被拿來堆放雜物,清理出這個空間以後,我們發現從窗臺到客廳剛好是一張單人床的寬度。
於是讓木工師傅現場定製的飄窗臺作為沙發,木製地臺鋪上厚墊子,靠墊與窗沿齊平,既不遮擋外窗面景,又剛好夠肩頸倚靠。
為了避免冬天飄窗貼著牆會冷,陽臺換成了雙層中空玻璃的系統窗,兼顧了保溫隔音,密不透風,同時牆體上重做了保溫層。
沙發也可當一個單人床使用,有客人來訪時,也可作為臨時客房使用。窗簾選用日夜兩用的香格里拉簾,可遮光可透光,既能保證空間明亮度,又能保證私密性。
投影幕布盒暗藏在頂面,放下來既可以觀影,又能作為空間的軟隔斷。
小體量的圓餐桌搭配螞蟻椅,可以靈活調整位置,隨意挪動,平時放在飄窗旁邊,屋主能在陽光下用餐。
沿牆定製超長的懸浮書桌,可供兩人同時使用,書桌上方兩層置物開放格,不僅豐富了牆面也讓收納力up!
書桌左側的“圓弧小櫃子“,可以將檯面上的各種遙控器、路由器、電源數據線全部藏起來。圓弧背板後面預留好了縫隙,各式電源線都能從這裡穿過來,桌面一秒變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