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眾號又改版了,好多讀者反饋,無法看到獅子生活發的文章,為預防錯過一些重要信息,麻煩大家點亮【星標⭐️】吧~拜託拜託🙏🏻~,流程如下:
以下是正文▽
作為細節滿滿的優質好劇,《狂飆》裡沒有一個鏡頭是多餘的!
普通人只看到大佬們一起喝杯茶,喝茶人卻看到他們用建盞這種“古代鬥茶標配器具”來展現角力的深意;普通人只看到茶桌上的可愛茶寵,喝茶人卻看到茶寵“馬超背父自立”,猜出了高啟強的心理暗線……
高啟強喝茶的鏡頭,貫穿整部劇。來源/《狂飆》劇照
現在,就讓我們來仔細解讀一遍《狂飆》的喝茶細節,覆盤一下那些你沒看懂的劇情!
溫馨提示:內有劇透,介意的話,可以在追完劇後“食用”。
泰叔的建盞:集團還是老爹說了算
建盞,因宋代鬥茶而興,曾一度成為宮廷鬥茶御用神器,宋徽宗就對其愛不釋手,在《宮詞》中贊曰:“兔毫連盞烹之液,能解紅顏入醉鄉。”
建盞是宋代鬥茶必備器具,現代復刻下了當年那些漂亮的光彩亮斑,也讓它成為不少老茶客鍾愛的飲茶器。攝影/陳健
而在13集、20集出現的兩次“三人行”高端茶局上,泰叔就在茶桌上擺上了建盞。
建盞是古代鬥茶活動的“標配神器”,一提到建盞就會讓喝茶人想到“鬥茶”,因此在《狂飆》劇情的鋪排上,就突出了高啟強與程程、老爹的明爭暗鬥。
第一局“鬥茶”,是高啟強、泰叔和程程的“鴻門宴”。這時程程泡茶用的就是泰叔的建盞。茶局上,泰叔將高啟強敲打得無地自容,在這場較量中,程程藉助泰叔此時的威勢,達到了打壓高啟強的目的。
程程泡茶和高啟強喝茶,用的都是泰叔的建盞。來源/《狂飆》節選
第二局“鬥茶”,高啟強帶著陳書婷來向泰叔服軟,在這次茶局上,泰叔想為高啟強和程程說和,即使此時的高啟強很不服氣,但礙於泰叔現在不可動搖的地位,他還是強忍著不服,用泰叔的建盞喝下了那口茶,答應了泰叔的要求。
建盞技藝歷史上曾失傳,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得以逐步恢復。圖為距離建窯不到60公里的遇林亭窯址,這裡也是宋代黑釉盞的主產地。圖/視覺中國
真正的建盞,必須採用建陽坯土、建陽原礦釉燒製,是鐵系高溫自然結晶體,斑紋一次自然形成,沒有任何人工合成色釉,不是色釉彩繪,也不是二次上釉二次燒製,完全“看天吃飯”,成品率低,十分珍貴。所以,在許多人看來,用真正建盞喝茶,是身份與個性的象徵。
在這兩次茶局中,泰叔特意擺出了建盞,也從側面說明了他要壓制高啟強的囂張氣焰,想讓高啟強明白,他在建工集團的地位和權利是不可動搖的,現在還是他說了算。
大佬們的茶寵:我不是簡簡單單的擺設
在13、20集的兩次茶局名場面中,還有一個矚目的存在——茶寵“金蟾”。金蟾,是金錢的諧音,暗示財源滾滾。泰叔用“大蛤蟆”只會大喊大叫不招財,來指“蟾”罵“強”,話裡藏話,好不精彩!局中的暗潮洶湧,不言而喻。
從13集-17集,金蟾茶寵由小變大,暗示了高啟強的勢力逐漸擴大。來源/《狂飆》節選
直到20集,高啟強拿出了更大的金蟾來進行反擊,並指出泰叔擺的位置不對,暗指泰叔看小了自己,沒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一隻跨越了7集的金蟾茶寵,以小見大,見證了高啟強與泰叔之間的勢力變化。
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在15集一閃而過的鏡頭中,高啟強的茶寵出場了,正是“三國五虎上將”之二——馬超和黃忠。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五虎上將”的馬超與黃忠,都曾是原屬軍閥勢力的“叛將”。尤其是馬超更是“背父自立”,害得父親被曹操殺死。
細看才發現,高啟強茶臺上擺的茶寵,是馬超和黃忠
圖一攝影/小不點qyo,圖二來源/《狂飆》節選
而此時高啟強正在邊喝茶邊看《孫子兵法》,從中可以看出高啟強已忠心不再,要開始對抗泰叔了。這麼看來,20集的茶局反擊,早有伏筆。
老默的笠帽壺:藏在市井江湖裡的一把刀
老默一出手,閻王的生死簿得抖一抖。老默接過高啟強的殺魚刀之後,就成了強哥藏在市井江湖裡的一把“殺人刀”。作為殺手的老默,人狠話不多,往往殺人於無形。
老默殺人總是能將現場處理得乾乾淨淨,不留痕跡,唯一失手的一次,卻是因為高啟盛。來源/《狂飆》劇照
但他也有自己的柔情一面,這一面只保留給了安欣和自己的女兒。安欣對他的恩情,他始終銘記在心,所以絕對不會傷害安欣。站在老默的角度看,這就是所謂的“江湖俠義”吧。
而老默在菜市場休息室中用的這把茶壺,就叫笠帽壺,由明代制壺名家李仲芳創制,線條流暢圓轉,形如斗笠,頗有江湖俠士之風。編劇在這裡安排老默用笠帽壺,把老默的人物性格刻畫得更加飽滿,同時,也更說明了《狂飆》的編劇是懂茶的!
笠帽壺作為經典紫砂圓器之一,以其線條優美、靈動的特點,從眾壺型中脫穎而出,頗受老茶客的青睞。圖/視覺中國
懂茶的編劇,不僅通過喝茶的細節刻畫了老默的柔情一面,還展示了老默的狠戾。
在第17集中,高啟強派唐小虎去看著老默,這期間老默一直讓唐小虎喝茶,還不讓他上廁所。不停地喝下利尿的茶,尿意很快就湧了上來,但是在自帶殺氣的老默面前,唐小虎也只能乖巧地忍著,等著高啟強來解救。
茶水有多利尿,喝過的人都知道。來源/《狂飆》節選
喝茶不讓上廁所的“茶刑”,由於茶利尿的效果,比光喝水還難受,這種加碼的懲罰,和《滿江紅》中用醋代水的“醋刑”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這裡,導演只用一壺茶,就說清了老默的狠與柔!
強哥的茶壺:裝著思念與偽裝
《狂飆》裡大哥大嫂的愛情,膩歪得直讓人跺腳。高啟強和陳書婷的感情線,其實在第2集和27集中,就埋下了伏筆。“暗號”就藏在強哥斟茶的動作裡:在廣東,祭祀故人的時候,往往會用茶。原來,這是晚年高啟強在緬懷書婷和阿盛啊!
從這個細節可以知道:2021年時,書婷已死,並且在高啟強的心中佔據很重要的位置。那麼,書婷是誰?她為什麼死了?懸念就此設下,直到倒數第二集(38集),書婷的死因才正式揭開。
高啟強斟茶緬懷阿盛和書婷。來源/《狂飆》節選
刀子早早埋下,中間狗糧滿上,最後再殺一個回馬槍,這樣跌宕起伏的情節設置,讓人在大哥大嫂勢均力敵的愛情故事中,越嗑越上頭!
值得一提的是,高啟強在喝早茶時用的這套茶具,集齊了“潮州四寶”——孟臣壺、潮州紅泥爐、玉書碨、若琛甌,這是潮州工夫茶的“標配”。這套配置,在潮州的街頭巷尾中最是常見,早已融入潮州人每一日的飲茶生活。
潮州工夫茶技藝,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攝影/李裕煌
全套“潮州工夫茶”一上,也暗示著,此時上了年紀的強哥,早已收斂起了年輕時的囂張、狂妄,偽裝成普通人的樣子,在茶樓裡慢悠悠地喝茶、騎著摩托去菜市場買菜、在街邊大排檔打邊爐……從容地隱身於平凡的煙火氣中,把自己的真面目越藏越深。
黃老的魚杯:京海的渾水裡有魚
劇情走到30集,高啟強開始向巡查組亮出底牌,最先亮出的是“幼兒園”和“敬老院”。而徐忠在敬老院中遇見黃老,就是高啟強故意安排的。黃老在請徐忠喝茶時,用的就是一盞魚杯,細看茶湯中,有一條活靈活現的魚在遊動。
魚杯又叫魚盞、金魚杯、錦鯉杯,因樣式新穎、寓意美好而廣受歡迎,細看徐忠手裡的茶杯,真的有魚。來源/《狂飆》節選
喝茶用魚杯,有年年有餘的寓意,但在這裡卻暗藏著另一層深意。都說,水至清則無魚,你品,你細品。這個鏡頭剛好暗示了京海的水不僅深,還很渾。而黃老在高啟強長達八年的糖衣炮彈攻擊下,早就淪陷了,所以才為高啟強說了不少好話。
從鏡頭裡的一盞魚杯,一沓信,就能看出高啟強在京海花了這麼多錢,苦心經營了這麼多年,其背後的利益集團早就錯節盤根,並不是好對付的。而高啟強“亮牌”的真正目的,本就是為了讓指導組知難而退。
作為老廣本廣,喝茶離不開陳皮
廣東有三寶:陳皮、老薑、禾稈草。能入湯、泡茶、當零食的陳皮,在許多老廣的心中排第一。這小小一塊皮,能在吃貨老廣的地頭大放異彩,除了其風味獨特、性格百搭、能清喉醒酒外,還在於“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似黃金”——陳皮越老越值錢。當然,是在保存得當的前提下。
“秋風起、曬陳皮”,在廣東新會,每年深秋都能看到家家戶戶曬柑皮
圖/視覺中國
在《狂飆》15集中,陳皮就出現了兩次。先是高啟強勸弟弟阿盛多喝陳皮少喝酒,因為陳皮對嗓子好。其實,這可能是高啟強為老爹陳泰準備的老陳皮。因為老陳皮再次登場,就在老爹家裡。
陳皮在廣東,是如同優質老茶一般的存在,越老越貴。圖/視覺中國
這時高啟強一邊畢恭畢敬地給老爹斟倒上陳皮水 ,一邊向老爹彙報莽村的工作,而在老陳皮的助攻下,老爹也正式默認讓高啟強繼續推進莽村項目。為什麼送老陳皮這麼管用?其實,是因為高啟強懂得投其所好。
在老爹說“陳皮不錯”時,鏡頭右上角就出現了老爹珍藏陳皮的罐子。而泰叔珍藏的老陳皮出鏡最早的時候,是在13集,鏡頭裡滿滿七大罐老陳皮,足以說明土豪泰叔對陳皮有多愛。
老爹的櫃子上擺滿了玻璃罐裝的陳皮,找找第七罐在哪裡?來源/《狂飆》節選
除了泰叔,高啟強也是名副其實的“陳皮控”。在23集裡,安欣第一次到高啟強家裡調查,高啟強就拿出了珍藏十五年的陳皮普洱來招待他,在這裡,陳皮醒酒、潤肺的功效再次被提到。
關心弟弟,用陳皮;討好老爹,也用陳皮;招待“亦敵亦友”的安欣,還是用陳皮。你就說,強哥愛不愛陳皮吧?
老白茶:陳書婷的“滅火器”
高啟強給老爹送過的茶葉中,除了陳皮,還有老白茶。
白茶是我國傳統的六大茶類之一,主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陽、松溪等縣
攝影/遊力克
在20集的茶局名場面中,泰叔要為程程說和,高啟強立馬拍桌,在茶桌上的氛圍正是劍拔弩張的時候,陳書婷給高啟強遞上了一杯老白茶,白茶具有清火功效,此時送上白茶是提醒高啟強消消火,先服軟。而高啟強喝下了白茶,也說明他現在並不想和泰叔有所爭執。
白茶和陳皮一樣,都有存放越久價值越高的品質。高啟強在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推翻泰叔的權力時,選擇送老白茶和老陳皮,也可以看作他是在向老爹“表忠心”,畢竟“薑還是老的辣”。看到這裡,不得不說強哥的《孫子兵法》不是白看的!
“白茶”因成茶外表滿披白毫,色澤銀白灰綠而得名,老白茶中,珍藏多年的,毫銀針很是珍貴。攝影/周昭輝
《狂飆》收官後,有很多人在問:為什麼這部劇能成為“開年第一爆”?劇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畫入木三分、演員演技過硬、每一個鏡頭都細節滿滿……這些,都是它成為經典好劇的底氣。
你對《狂飆》裡的喝茶細節還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參考資料
《中國茶經》2011版
作者:石梅、歐寒天。文章轉載於公眾號地道尋茶記(ID:didaoxunchaji):。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正式推出“地道尋茶記”內容體系平臺,用圖文、漫畫、視頻等多種內容形式,構建一套新興的茶內容體系。
獅子生活合作聯繫方式:15875245670微信:siw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