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虞書欣逼瘦40斤後,“爛片王”郭敬明逆襲封神了?

大家好,我是白女士。

誰能想到曾被全網唾罵的郭敬明,最近封神了。

事情要從他執導的新古偶《雲之羽》說起。
路透的大婚佈景排面感人,能甩某些粗製濫造80條街▼
虞書欣這種baby fat小白花也靠郭式妝造蛻變清冷女主。
男主就更清新脫俗了。古偶醜男盛行的當下,張凌赫靠一張周正的臉就輕輕秒了其他…
郭式審美也因此突然好評如潮。
你不僅永遠可以相信郭敬明的審美,“服化道天花板”、“神級審美”頭銜也歸他所有▼
cr:b站@娛圈小奶茶 、@嗶嗶浪姐兒i
兩年前《小時代》還是華而不實、奢靡狗血的代表,如今卻成了時裝片典範——
不管是時代姐妹花全員Burberry定製校服。
林蕭傳說中“全球僅此一件”的BV紅裙。
還是片尾連滾幾分鐘的品牌鳴謝…

華服盛裝真金白銀,放到如今國產時裝片領域仍是相當炸裂的。

而《爵跡》《晴雅集》還有斥巨資打造的精緻視效。從美術、服化的維度看,爛片好像也沒那麼爛了呢…
但你要還想品出點別的,比如東方古典美學特質,影視語言表達的藝術之類——

那就沒有啦!

說句難聽的,郭式審美和他的文筆本質上一脈相承。華麗之外,一無所有。

原本這在影視界連入流都難說,如今倒成了國產劇“審美的神”。
到底是誰在給郭式審美抬咖?



大眾的高端“眼替”


別的不說,“郭敬明很懂觀眾想看什麼”這句話其實沒毛病。

他的女演員必須有最美的亮相。小紅書如今盛行的清冷美人、富貴花種種,他的女主個個提名。

“男菩薩”概念還未成型,郭導作品的肌肉美男含量也早就一騎絕塵。
cr:b站 @貴圈四姨太
內娛古偶越拍越多,男人卻越選越醜。

郭導雖然整不出啥新活,但至少有保證“人好看”的底氣。

外面醜男紛飛,你可以來郭式男主懷裡躲一躲。

《演員請就位》翻拍《畫皮》時,原作顏值難以逾越,郭導又靈機一動拍出性轉版。女將軍貌美不失英氣▼

男狐狸精五官清秀,妝容精緻妖冶▼
至於郭敬明力排眾議傾點的何昶希,混血顏‍抓眼,演技什麼就先放一邊了▼
這一來即便珠玉在前,選角顏值也不怕被比較,女強男弱的權勢結構還相當新鮮,確實挺妙的。

細扒每部作品背後的團隊,你也不難看出郭敬明為“美”所花的心思。

《小時代》、《晴雅集》的造型指導是中國頂級造型師黃薇。提起《小時代》,黃薇說郭敬明的需求就是:

保留小說中提及的高奢,把濃烈的時尚色彩拉到十年後。有多高端,做多高端。

你以為7000+套大牌、群演全員高定‍是巧合‍,其實那是郭敬明的硬性要求。

你覺得這狗血片能橫跨10年來吊打當今時裝片是僥倖,殊不知那是郭敬明最初的野心。

至於《晴雅集》,郭敬明還請了憑《妖貓傳》拿下金雞獎最佳美術獎的屠楠做美術指導。
每個華麗佈景背後,都是經費在燃燒。

而燒起經費來,郭導也是豁得出去的。坊間甚至有他賣掉上海的別墅只為拍《冷血狂宴》的說法…

影視圈常年罵他的作品沒內涵,但有沒有一種可能:

郭敬明拍戲就沒想過內涵。他只關心是否精緻、高端。

作品內涵都捨棄了,完美主義+美貌至上的郭敬明,再不做點漂亮畫面出來,就不禮貌了吧?


美味的感官快餐


不管在視覺上還是氛圍上,郭敬明的風格向來直接。不怕你罵膚淺,就怕你get不到。
還是討論度很高的《畫皮》。兩男爭一女之餘,男男曖昧的暗湧▼
劇終的隱忍悲愴▼
不愧為青春疼痛文學代表,大眾爽點和淚點郭導一箭雙鵰。
有時無需劇情,一秒gif就是一個“名場面”。

比如《晴雅集》“公主那一滴淚記到現在”。

紫霞仙子“驚豔亮相”。

還有一些靠路透就能品三天的“氛圍感”。

說是這麼說,但平心而論,提到公主落淚、仙女登場、古偶氛圍時,你能想起這些嗎?

好像不行,只有加一個“郭敬明”作限定詞時,它們才會有存在感。
而無論藝術性還是嚴謹度,郭敬明與其他名導也並不在一個檔次。

同樣是以畫面美出眾的導演,既不能如侯孝賢那般詩意盎然。

△《刺客聶隱娘》截圖即山水畫

也做不到張藝謀那樣,講究色彩結構美學的同時,兼顧意象表達。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吃人”深宅

為了好看他甚至會無視客觀現象。

就好比為了給撕破臉的林蕭顧裡炒氣氛,上海一個秦淮線以南的城市,下起東北量級的鵝毛大雪…

然而這些一目瞭然的精美與氛圍感,太適合快餐時代的年輕人獲得感官享受。
語出驚人的抓馬金句,也太適合造梗傳播。

大家被生活折騰得不想費心思考,也再無所謂被指俗氣。打開電視走進影院,只想獲得片刻輕鬆與感官愉悅。

正巧,郭敬明又一次性解決了他們的需求:

話題新奇,表達直白不費腦。

再輔以專屬bgm渲染氣氛,多重感官衝擊。

顯然,空不空洞、懸不懸浮大家已經不在乎了。

看爽了就行,還要什麼自行車?

全靠同行襯托


郭敬明能封神,說到底還是對手太少

明明題材差不多,《小時代》出圈靠品味,別的時裝片出圈靠土味▼

《雲之羽》出圈靠大婚,別的劇大婚辦在民俗村▼

△某古偶新劇婚禮佈景
虞書欣的頭飾被嘲不如橫店公用的,郭敬明下場回應:

配角都不租,更何況女主。

暗示團隊花過心思之餘,不忘暗諷某些粗製濫造的同行。
這一番話沒引人反感,反倒替古偶粉出了口氣。

畢竟古偶服化共享這麼些年,觀眾也該看吐了。
而橫店的塑料果凍髮飾,對劇情可以爛畫面必須貴的郭敬明來說,想必也拿不出手吧…
更別提各家粉絲最在意的哥哥姐姐的臉。

一個是把女主無差別磨成苦命丫鬟,一個是在意演員美貌、追求原生妝感。
換作是你,你怎麼選?
《君九齡》彭小苒
《演員請就位》彭小苒
《談判官》楊冪
《小時代》楊冪
可話說回來,這些他所堅持的質感、辨識度也不過是早期影視界的基礎操作。
《晴雅集》手工縫製的戲服,在17年的《海上牧雲記》中亦屬標配。

《晴雅集》
《九洲·海上牧雲記》
才短短几年,這一切變成稀世珍品被奉上神壇,還不是因為前人隱退,今人作品劇情、內涵、審美全無。
而郭敬明至少還有一處可取。

不看他,就得去看三無爛片了。

BTW,郭敬明如今再不堪,當年也是靠視覺營銷把《最小說》做成90後頂流讀物的人。

如今看劇觀影的主力,不也正是這波人?

他曾在《南方週末》專訪中直言:

我非常清楚大眾的審美,我會給他比這個審美再高半格的東西。

你給他一樣高的,他會覺得你太平庸;

給他高一格的,他不覺得那個東西美。

精通討巧、迎合大眾,恰巧又遇到一群連大眾審美都懶得了解,只知道砸流量、拍洗錢式爛片的同行——

郭式審美能不出類拔萃嗎?

吹捧它不過是從內娛矮子裡拔高個兒。要說封神,還遠遠不夠。

郭式審美要是真封神了,地位凌駕於真正深厚細膩的美學之上,那將不只是國產影視審美的悲哀。

我們觀眾的品味,好像也要完蛋了。

部分圖片 / 網絡
責任編輯 / 白女士
編輯 / Uki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