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五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渡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接前文)我們再往後看,“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淫氣病肺是什麼意思?“淫氣者,陰陽之亂氣也”,淫氣指的是陰陽之亂氣,也就是邪氣。《痺論》裡邊有一句話叫做“淫氣喘息,必聚在肺”。王冰對於這段話的註解∶“淫氣為氣之妄行者也”。淫氣指的是妄行逆亂之氣。這樣一講大家就理解,也就是妄行逆亂之氣,也就是邪氣,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病肺,就傷害肺,導致肺臟受傷。
為什麼接上這個“夜行則喘出於腎”呢?再往下講是淫氣病肺後面我們還會看到淫氣傷心,淫氣害脾,為什麼是接到這一段呢?因為肺和腎是母子之髒,肺是母,屬於金,腎是子,屬於水,金能生水,所以說肺腎的母子之髒,故喘出於腎而病上及肺中。如果喘出於腎,其實就是腎不納氣,這時候它的原理是肺金之氣往下收藏,沒往下降,降完了之後,它有一個地方的收藏了,腎在收藏,腎結果不收藏了,還往外排,還往外洩,你想想看,這種情況下肺是不受傷?(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就好比一個人辛辛苦苦在外面掙錢,把那些錢都存到一個地方,結果他發現家裡邊四門大開,以前存的錢全沒了,而且往裡存錢的門還堵住了,還存不進去了,你說誰受傷,就是這個人受傷了,雖然舉的案例不恰當,其實金生水大概就是這意思,金是收斂,把精華之氣收進來。
就像從外面掙錢,他一定得有個地方藏,藏到房間或者保險箱,結果儲物間或者保險箱壞了,門也開了,窗戶也開了,已經那個裝不了東西了,那他這些東西就沒處放,沒處放了之後,這就是收而不藏,這在身體裡邊就是這樣,肺氣雖然很足,但是腎氣不足,藏不住精,藏不住精之後,精氣還是受傷,腎精還是不足,這就是剛才講的叫做淫氣病肺,這就是《黃帝內經》的這樣一個理解。
比如《素問直解》裡邊他就講∶“腎為本,肺為末,故淫氣病肺,失其常矣”。《素問釋義》裡邊講的“淫氣病於肺,緣肺受子氣不克清降故也”。(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個就到位了,淫氣指的是妄行逆亂之氣,妄行逆亂之氣把肺傷了,“緣肺受子氣不克清降”也就是這時候腎氣不好了,金是指的母,母就是肺,肺受子氣,這個時候邪氣,也就是妄形逆亂之氣被受傷了,這個時候肺怎麼樣,不克清降,古人經常說不克怎麼怎麼樣,其實就是不能的意思,這個時候就是金氣不能清肅而下降,所以這個時候肺就會受傷,肺受傷了之後,往上一逆就變成咳,往上逆的比較重了就變成喘。
為什麼中醫治喘得肅降肺氣。古人就一方面宣肺,一方面降肺,就讓肺氣宣發肅降功能恢復,這就是治喘的方法。把肺氣打通,打通了之後,喘就就好了,就不是張口抬肩,呼多吸少這種情況了,就能合下去了,這就是治喘的方法。治哮的方法就會分為冷哮、熱哮還有痰哮,你就得清熱也好還是散寒也好還是化痰也好,那就治哮,哮比這個喘要難治,其實現在臨床上的這些病,就哮喘病,這個就是支氣管痙攣,這種哮喘一般來講比喘要難治,這就是臨床中的一些方法。
我們在臨床中在治的時候,一方面他要合上肺氣,補肺的藥得用,在遇到一些腎氣不足的人還得滋腎,養腎這方面張介賓就非常有經驗,他就用當歸、熟地黃來養血,當歸活血,熟地滋腎。他在《景嶽全書》裡邊就喜歡用這兩味藥治療這種久喘的這樣一個患者,同時還得補肺氣,用人參、白朮、甘草、茯苓等等這些來給他補肺氣,當然要根據患者情況來進行加減變化,如果是肺氣降不下來,那就用需要用點陳皮、蘇子這些把氣往下順一順,這都是具體的一些方法,在這裡時間有限,我們就不一一展開了。
我們再往後看,“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這句話怎麼理解,“有所墮恐”就是因墮而恐,墮指的是從高處往下掉下來恐懼,這時候肝氣上逆就會導致喘。《素問直解》裡邊註解∶“有所墮恐,因墮而內恐也,墮傷筋,肝主筋,故喘出於肝”。墮指的是從高處墜下,首先傷筋骨,肝主筋,所以這個時候喘出於肝,肝氣受損之後,這個喘就會因為肝氣上逆而出現。我們一般來講恐是跟腎相關的,跟肝沒有關係,但是在這一處卻出現了這種情況,是恐與肝之間有關係。王冰說∶“恐傷於肝,墮損筋血,因而奔喘故出於肝也”。也就是從高處墮下之後傷了筋血,筋和血都是肝所主的,肝主筋,肝藏血,從高處一墮下就傷筋,傷血,自然就傷了肝,傷了肝之後,肝氣一上逆,因此會出現奔喘,就是說這個喘的非常厲害,如同奔馬一樣,叫奔喘,這種喘息就是因為肝所引起的。
《素問釋義》裡邊註解∶“恐屬腎而喘出於肝者,因墮而恐,血傷氣亂,故本與肝也”。他是從血傷氣亂來註解,因為這個地方就是說從高處墮下來,不僅是筋和血受傷,筋和血都是肝所主,同時還有驚恐,驚和恐的概率比較大,驚則氣亂,所以氣血亂了之後肝受損傷,所以我們調理患者疾病的時候,調氣血重點是養肝疏肝,如果是氣血不足的時候重點是補脾胃。
氣血亂的時候,表示什麼氣滯血瘀,這時候得用上一些柴胡、當歸、川芎等等,活血化瘀同時還得疏肝,要是這人脾不足,非常弱,這時候得用上黃芪、人參、黨參等等這些補氣藥。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分清楚,我們一旦具體涉及到臨床的時候就會分的非常細,但是在這個地方,中醫理論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血上氣亂的時候是重點講的是肝。《素問·調經論》裡面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靈樞》裡邊講∶“肝氣虛則恐,實則怒”。根據這些記載就知道肝與氣血非常有關係,我們根據五臟與情志的配屬關係就知道肝主怒,腎主恐,心主喜,肺主悲,脾主憂思,是對應關係,但是有的情況下,這段條文的時候,就說明不是絕對的這種配數,腎為恐,肝虛的時候也會出現恐懼的,因為肝腎同源,這就是基本內容。我們通過這段話的註解就理解了“有所墮恐,喘出於肝”,為什麼“喘出於肝”。(未完待續)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後,相信您對《黃帝內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後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五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