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長會,杭州這所學校先讓家長把手機上交!倡議每位家長與孩子簽訂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

2月23日晚上,杭州市澎誠中學初一年級的家長會上,每一位家長都被“收”走了手機——放置在教室裡的指定位置,與自己的手機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斷舍離”。


在家長會上,家長們還收到了一份學校草擬的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

而這次的家長會主題就是“幫助孩子管好手機”,在開始管好孩子的“手機”之前,學校先讓家長們在家長會上進行一次換位體驗,以此給孩子做一個手機“斷舍離”的榜樣。

家長會上手機響起了好幾次

有家長默默摁掉了八九個來電

“請按照學號將手機放入對應袋中。”昨晚,703班的家長會簽到單上,班主任吳麗鮮老師手寫了這樣一句話。

吳老師站在一旁並沒有進行解釋,家長們簽到後就都很自覺地把手機放到袋子裡了。

當有家長問“要不要關機?”吳老師回覆“靜音就可以的”。

家長會期間,統一放在一起的手機響起來了好幾次,但沒有家長起身來拿手機。

其他班級的情況也差不多,開家長會前家長們都將自己的手機放到了指定位置,當有手機鈴聲響起時,有家長露出了焦慮的表情,但都忍住了沒有去查看自己的手機。

一位家長說,自己其實有兩部手機,“交”了一部出去,還有一部藏在口袋裡,“平時工作都是手機不離手的,一個半小時有八九個工作電話,都被我悄悄摁掉了。家長會開完了我再一個個打回去解釋了,大家也都理解的。”

吳老師說,以往開家長會的時候,有的家長中途也會看看手機,回個消息,或者中途出去打個電話,“這次學校給每個家長都準備紙和筆,大家都認真地聽我講,還記起了筆記,家長會結束後,大家還把記了筆記的紙帶回去了。”

超長寒假回來後

孩子們對手機的依賴明顯增強

之所以要在開學第三週就開這樣一場家長會,校長夏明說,主要是因為超長寒假結束後,孩子們重新回到校園後,老師們感覺到孩子們早上瞌睡的現象比以前多了,對於手機的依賴比以前強了,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也比以前緊張了。

班主任吳老師說,其實每次寒暑假結束後新開學,孩子們都會有一個注意力相對不那麼集中的過渡期,但這次開學後這種感覺更強烈,特別是注意到有一些孩子的回家作業做得不錯,但一到課堂練習同類型的題卻答不出來,私下溝通了解後發現這些孩子在家使用了手機等電子產品來進行查答案。

“有家長跟我們反映說,孩子在寒假裡用手機或iPad看小說和玩遊戲,開學後,也總是忍不住,藉口查資料拿到手機來就要偷偷玩一下。”初一年級組長鬍慧麗老師說,不少家長表示,自己有時也吃不準孩子使用手機時是否在玩遊戲,“這個年紀的孩子又已經進入青春期了,孩子的情緒比較敏感,家長感覺比較難管。”

學校希望通過掀起手機“斷舍離”這個活動,讓孩子保護好自己視力、保證充足的睡眠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並助力孩子們能擁有一個更和諧的親子關係。

超過一半孩子週一到週五在使用手機

遇到不會的題會“手機查題”

在召開家長會之前,學校分別給學生和家長做了一份調查問卷,背靠背地瞭解孩子們在家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情況。

405位家長填寫了電子調查問卷,數據統計顯示,只有19個孩子沒有手機等私人電子產品,並且平時也接觸不到,近一半的孩子有且持有一年上的私人電子產品,另外還有30%的孩子雖然沒有自己的手機等電子產品,但平時會使用家長的電子產品。

調查顯示,大部分孩子在週末使用手機的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以內,但也有近2成的孩子週末使用手機時間超過2小時,部分家長表示對孩子使用手機沒有時間限制,只要作業完成即可。另外超過一半的孩子在週一至週五也使用手機,其中有近10%的孩子使用比較頻繁。

80%的孩子使用手機的主要目的是查資料、打印學科文件,但也有一些孩子用來聊天、刷抖音、玩遊戲、搜薄弱學科的答案等。

“用手機查找資料時,有些時候不會主動歸還,不知道是在找資料還是在幹其他事情,拿回來的手機已清除了搜索頁面。”家長們在調查問卷中普遍反應了這樣的困擾,孩子存在“以學習為名,偷偷玩手機”的情況,有家長說,孩子遇到不會的題,就會習慣性地用手機來查題。

年級組長鬍慧麗老師說,其實學校一直有跟家長和學生們說,不會做的題,空著是沒有關係的,老師不會因此批評學生,反而一定會在學校裡幫助學生解決這道難題,“比如中午或下午自修的時間,老師可以給學生單獨輔導,如果老師暫時沒有時間進行解答的話,也可以請同學來當小老師來互相講解。”

這次在家長會上,老師們又再一次跟家長們強調了這一點。也因此,學校在草擬的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中,寫了這樣一條:學生若使用手機、iPad、電話手錶等電子設備查閱資料,需要收到任課老師的“允許通知”,以此來幫助家長明確孩子是否真的需要使用手機來學習。

和孩子簽下“斷舍離”協議

把ipad和電腦網線帶到了單位

一位媽媽開完家長會回家後,就跟女兒一起簽下了手機“斷舍離”協議,跟孩子約定了週一到週五不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

她說,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是做服務行業的,平時非常忙,孩子爸爸還在外地工作,所以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給孩子配了手機,這兩年因為疫情需要上網課,還給孩子買了最好配置的iPad和電腦。

“給孩子配備這些,一是以為老師佈置的作業有需要,二是以為孩子學習需要網絡搜索信息等。但實際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並沒有因此提升,眼睛倒是近視了。”她說,這次家長會讓自己感觸頗深,自己以前一直相信孩子能控制好自己,但疏忽了她畢竟還是孩子,“我們大人都要玩遊戲上癮呢,更何況她一個孩子呢。”

她其實日常也發現孩子有在用手機聊天、玩遊戲,彼此的親子溝通也因此減少了許多。

家長會的第二天,這位媽媽就將家中的iPad和電腦網線等帶到單位放了起來。

根據學校設計的“斷舍離”協議,甲方和乙方分別是學生和家長,學校作為第三方進行監管單位,建議學生週一到週五期間不使用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週六、日在完成各類學習任務後,適當使用手機或iPad等電子產品累計不超過1小時;建議家長以身作則,不沉溺於手機,不在孩子學習時觀看手機及電視節目消遣等。

胡慧麗老師表示,學校提供的這份“斷舍離”協議是一些“格式”條款,每個家長和孩子回家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或補充,然後再簽訂。

建議父母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機

倡導“週末家庭日”活動

除了草擬“斷舍離”協議外,學校還給同學們發了一份文明使用手機的倡議書。

學校倡議學生和父母一起制定電子產品使用公約,規範使用手機、iPad、電腦、電話手錶等電子產品的時間和範圍,比如上學期間、晚上學習期間、學習任務沒有完成前不得使用電子產品;比如為了保護眼睛,每次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比如正常通訊、學習時可以適當使用,其餘時間手機交由家長保管。

學校也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定一些獎懲條款,孩子遵守電子產品使用規則,要給予表揚和獎勵。比如,陪孩子看電影、外出遊玩、給孩子買好看的書籍,親子運動等。對於違反規則的,一定要給以懲罰,超時使用的,下次縮減時間,或取消使用權等。

倡議書還特別建議家長放下手機,與孩子積極開展親子戶外活動,比如共同養護綠植,見證植物的成長;學做一道來自家鄉的美食,感受食物的魅力;學做一項家務,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參與一項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服務你我他,為社區進行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等。

702班班主任宋益豪老師說,班上有一個孩子就跟他說,其實是因為父母工作都太忙了,沒有時間陪伴自己,“都沒有人和自己說說話,所以自己才會通過手機來和人聊天和玩遊戲”,所以他也在家長會上建議家長們,一定要儘量多抽一些時間陪孩子,“手機也是可以找到替代品的,那就是家長的親子陪伴。反之,每個孩子內心渴求的來自於家庭的關心,是無法被替代的。”

一位媽媽說,自己在家長會後跟孩子聊了聊,孩子也說,其實自己玩電子產品也是因為無聊、孤獨,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

吳麗鮮師作為語文老師,特別建議家長們能夠在休息時間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共讀一本書,比如初一年級的必讀書目《駱駝祥子》、《紅巖》,都非常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共讀,幫助孩子理解這樣有年代感的作品。

胡慧麗老師說,其實從上個學期開始,學校就已經開始引導家長“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這次家長會也邀請了706班周予康媽媽作為優秀家長代表分享了親子陪伴的方式。

學校接下來也將進一步倡導“週末家庭日”活動,請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走進杭州的四季,感受大自然的美;走進杭州的大街小巷,感受杭州的歷史;走進社區,提升責任意識;走進廚房,提升生活技能等,讓學生“忙”起來,“樂”起來,真正把學生的時間和心從手機裡“拉”出來。

校長夏明說,手機“斷舍離”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接下去希望通過學校、家長和三方的共同努力,讓孩子更科學、合理地使用手機,讓手機為我們的學習生活“賦能”,而不是成為“負能量”。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郭婧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