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是開玩笑,沒想到這消息可能是真的。
蹲廁,需要雙腿分開,臀部接近腳後跟,腳跟著地……許多中國人可以一氣呵成、毫不費力。
然而,絕大多數西方“歪果仁”卻做不到。
互聯網上,常年有西方人“挑戰亞洲蹲”的視頻;甚至,有數據稱,只有13.5%的美國人可以做到亞洲蹲。
能不能亞洲蹲,跟人種沒關係。
有些人身體天生不靈活,有些人天生跟腱較短,下蹲時腳跟無法著地;太高或者太胖,下蹲時容易重心不穩,需要踮著腳才能保持平衡,也做不到亞洲蹲。
如廁是蹲著好,還是坐著好?這個問題,相當令人糾結:
“挺蹲派”:蹲著不用和馬桶有“肌膚之親”,尤其是公共馬桶,比坐著更衛生!
“挺坐派”:蹲著得多累啊,蹲久了不但會腰痠背痛,還容易得靜脈曲張!
①從舒適的角度來說
坐廁更勝一籌。
用馬桶的時候幾乎不需要用力,更舒適自由。
②從衛生的角度來說
曾有位老兄,在外用馬桶時,為了不讓自己的屁屁和馬桶接觸,蹲在坐便上如廁,然後↓↓↓
而且,用馬桶的時候,如果壓水花的功夫不到位,一個不小心便便就會成為深水炸彈……
就這點而言,蹲廁完勝!
③從安全的角度來說
長時間蹲姿,加上排便用力,腹壓增大容易引起上身血壓增高,表現為頭面部充血,心跳加速,而下蹲令血液迴流不暢。
很多人蹲廁後起來暈眩,下肢麻木、無力。
對於一些老年人和身體虛弱的人,這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
“經常有老年人在廁所裡發生腦卒中,輕者昏迷不醒、偏癱,重者造成死亡。”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中心教授、主任醫師譚敏教授說,如果用坐便,下肢彎曲度在90度左右,不會造成血流障礙,也不會使血壓有明顯波動,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發生。
因此,對於老人、孕婦、身體虛弱和行動不便的人來說,自然是坐廁更合適。
總的來說,蹲廁和坐廁各有優勢,按照自己的習慣去選擇。
“長時間用蹲便姿勢的人,得痔瘡的概率要比用坐便姿勢的人更高。”
人在下蹲時,盆底部的支撐結構受到的腹內壓,會比坐著時更大。
而長期用蹲便姿勢,排便時持續增加腹壓,這對盆底部支撐結構本就薄弱的人來說,比如老年人,會更容易引發脫肛、痔瘡及直腸、子宮脫垂等疾病。
而坐便時,腹壓小,排便其實更省力。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