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暖心提醒,聽著歌讀故事更有感覺~
“霸總”文學憑啥吸引媽媽粉
殷錦繡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通知管家,把剛才口出狂言的那家公司給收購了。”“治不好她,我讓你們整個太醫院陪葬”……
狗血浮誇的劇情,痴情多金的“霸總”,這樣的“霸總文學”,從最初亮相時的收割芳心,到後來的網絡群嘲,到現在許多人一邊假裝看不上、一邊刷到停不下來,風評已經坐過了幾輪過山車。但無論在哪個階段,“霸總文學”都有一些“死忠粉”。
你知道是誰這麼愛看嗎?也許就是你的媽媽、姑姑、阿姨。別不信,有記者在逛公園的叔叔阿姨、大爺大媽中調查過,超過半數的人都在看網文,其中超過八成都是女性。還有許多網友評論:“我媽真的好愛看這種文!”“我媽還會拿小本本記下看到第幾章了!”
“霸總文學”有什麼魔力,能這樣吸引媽媽粉?
“霸總”寵的好像是我
敘事傳輸的魔力
當媽媽粉們在看“霸總文學”時,她們似乎會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對外界事件充耳不聞。有新聞報道過,一位65歲的阿姨每天要花四五個小時看“霸總”網文,還會給網站充錢,一年兩萬多,已經花了五六萬了——這和讓爸爸媽媽頭疼的“網癮”小朋友,也沒什麼區別!
故事就是有著這樣的魔力。心理學家提出過“敘事傳輸理論”,指的是人們會沉浸到一個故事當中,他們的注意力會完全地聚焦於故事當中,對故事中描述的場景會產生近乎真實的心理表象,彷彿“看到”了故事中的場景,“聽到”了角色們的聲音。沉迷“霸總文學”的讀者們,還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體驗到強烈的情緒反應,比如因為惡毒女配角的傷害行為而憤怒,因為霸總的關心袒護而開心,就好像完全離開了現實世界,而進入甚至“迷失”在故事世界中一樣。
這種狀態是很吸引人的,而且一開始就很難停下來,畢竟誰都不想讓流暢連貫的故事被打斷。
“霸總”很會照顧我
滿足被照顧的需求
為什麼媽媽粉們“粉上”的是“霸總文學”,而不是其他類型的文學呢?
一方面,閱讀“霸總文學”需要的認知資源少,適合平時找樂子、打發時間。“霸總文學”的故事結構往往比較簡單,角色刻畫也非常鮮明,能夠很快看出誰是“好人”“壞人”,不用費勁推理思考,這對中老年人十分友好。
另一方面,也許也和我們媽媽輩的經歷有關。她們中的多數人已經辛苦了半輩子——小時候,家裡往往有多個孩子,自己的童年就在照顧弟弟妹妹中度過;長大後,出門工作,回家後還要承擔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家務。她們一直是照顧者的角色,而難得被照顧。但被關心、被照顧的需求,是每個人都有的,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被滿足,那代入一下“霸總文學”,也能被替代性地滿足一部分。
如果放到更廣的社會背景中,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她們中的不少人離開了熟悉的故土,來到在大城市打拼的子女身邊,為子女照顧孩子。她們是“都市外鄉人”,在新生活中接觸了更多陌生的事物、觀念和困境,比如高房價等現實困境,社會階層的分化、固化等,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無力感”。資本和權力往往是“霸總文學”中一條隱藏的敘事動力,媽媽粉們看著霸總“呼風喚雨”,自己也會體驗到力量。
“霸總文學”有好壞
需要子女做引導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
文:深圳市龍華區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心理教師 殷錦繡
編輯:李君 楊真宇
校對:於夢非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240QTZLP】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