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來源丨Vista看天下
ID丨vistaweek
在最近的年輕人擺攤潮中,“攝影攤”堪稱是生意最慘淡的一批。
眼看著賣烤串的同學月入幾千,只有扛著昂貴相機的攝影攤小老闆們,持續在網上記錄自己“又被保安趕走”和“今日收入-193”的日常。
不過最近,年輕攤主們終於找到了這份職業的成就感所在——
前幾天一位家居博主吐槽,跟老公去雲南旅遊,八天沒能拍出一張能發的照片。
沒錯,這些攝影攤解放的哪裡只有男人,更是被他們拍得奇形怪狀,以至於逐漸變得面目扭曲、笑不出來的女人們。
前幾天,我們曾經發起過一個“男友給你拍的醜照”徵集。
本以為會看到很多有關“態度不認真”“表情不耐煩”的抱怨,沒想到後臺收到的幾百條留言,堪稱一出“殷勤男友浮世繪”。
曾幾何時,男人們只負責掏出手機按下快門,根本不管鏡頭裡當事人的死活。
但隨著“打卡”“出片”概念的不斷普及,年輕一代男友們的覺悟明顯提高。
一個證據是——全國直男為女友的拍照統一姿勢,終於從“站著不動隨便按一下”,進化到了集體cos蜘蛛俠。
就像每天拼命學習、一下課就找老師問題,然而成績並不咋地的差生。
讓你在感動之餘不由得大喊:“有你究竟是我的福,還是我的孽!”
(順便說一句,我們會在文末發起一項“有你是福是孽”的投票,選擇三位最慘的姐妹頒發安慰獎,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在創作過程中,他們往往會擺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並隨機插入“表情可愛”“別動這個角度漂亮”等甜言蜜語。
有些人甚至還帶齊了裝備:便攜式反光板負責抹平女友臉上的紋路,小塊歐根紗可以營造朦朧的氛圍感。
態度之熱情、姿態之賣力,就連路人都忍不住投去了羨慕的眼神。
對著鏡頭擺姿勢時你也想著這下妥了,自己今晚挑圖發朋友圈的時候還不得糾結死。
網上流行的拍照模板一個接著一個,但在男朋友們手中基本上只有唯一結果——
紛紛穿上最淑女的裙子,誓要成為油畫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花田版》。
結果男友一出手,法式少女就變成了正在花圃勞作的趙玉田老婆劉英。
這構圖,這配色,林志炫看了都要唱一首《鬱金香花開的路口》。
別管景點多麼花團錦簇,直男們的眼神永遠會鎖定土路。
於是一些女生試圖控制變量,選擇了“氛圍感必備”的煙花照。
所謂氛圍感,說白了就是光線足夠暗,能夠模糊掉模特臉上、動作上的小缺陷——
以及那些會被攝影師不加甄別地、一股腦收進鏡頭的雜亂背景,只剩下暖融融的氛圍。
手中的煙花不會像指尖精靈般跳躍,只會像一根燒火棍,噴出的火焰比你看到照片時的心還冰冷。
因為他們不僅會拍得跟教程毫無關係,還會嘴硬地表示這明明一模一樣。
去年楊超越一張照片捧紅了“神明少女”,引得無數愛美女生爭相復刻。
所謂“神明少女”,是要利用太陽或者路燈這樣的單一光源進行逆光拍攝,照出仙氣飄飄的發光髮絲。
畢竟直男們就連拍普通的生活照,都永遠能挑到剛好背對太陽的視角。
但沒想到,還能看清五官的唯一原因,是他根本沒考慮過光線問題。
當你強調重點是要拍出光打在頭髮上的樣子,他接受的信息be like:“好的,要照到光。”
於是,世界上每多一張“神明少女”照片,就有一位女生暫時失去了頭顱。
此時對面還會舉著照片,自信地表示拍路燈照頭髮有什麼意思。
我只能理解為直男心中的頂級浪漫,就是把女朋友比喻成奧特曼。
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一點點喪失的。
如今對直男拍照技術滿肚子怨氣的女朋友們,曾經也只是把手機交出去之後,就滿臉笑容地囑咐“把我拍好看點啊”的天真少女。
像人形ChatGPT,能把一些常見的關鍵詞組合成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樣子。
但這部作品我只能將其命名為《進擊的巨人之——海的那邊真的是敵人》
無論女生在擺造型時構思的是怎樣的畫面,最後的效果一定跟想象中截然不同。
“給你拍張很有意境的照片”,拍出來竟是《普普通通的紅綠燈路口一枚呢》。
最不會出錯的搞怪情侶自拍,也能變成《發縫寬度大賞》。
看這盎然的秋意,看這背景虛化的色澤,我在10秒之內已經腦補出幾十張絕美落葉人像照。
誰知道人家拍的是,《看我女朋友如何在鏡頭前笑不出來》。
也不能全怪男人們。畢竟當拍照這事兒已經內捲成了一項精細技藝,他們還停留在“記錄生活”的層面。
於是為了最大程度彌補雙方的認知偏差(當然主要是為了出片),女生們向兩條道路上邁進。
一種是降低難度——你不會拍,那我就儘量穿出片的衣服,去出片的地方。
“自帶浪漫氛圍的一個地兒。我甚至覺得不需要指導,角度也不刁鑽,道具也不需要,拍個背影配個濾鏡,就很容易達到網紅照片的效果。 ”
結果別人拍出來是能透過手機聞到大海味道的小清新電影海報。
咱收到的是紀實藝術:《五官齊全的少女正在海邊漫步》。
於是你就在各大景點看到這樣的場景——一臉冷酷的女生彷彿流水線上的熟練工。
“把手機的九宮格打開,把人物放在左下方四格,上面注意留白。”
考慮到最近各大景點的人流量,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因為不僅要承受在眾人圍觀下襬姿勢的尷尬,還要做好情緒管理,不被髮揮極其不穩定的男友氣到垮臉。
她也知道難度很大,於是進行了一系列類似“要卡時間連拍”“路人經過或者頭髮飄的不好看要重拍”的細節指點。
在眾目睽睽之下頂著太陽跳了十幾次之後,對面的男友終於信心滿滿地說——
因為當時趕時間、太陽又大。當時她沒有及時檢查,想著拍這麼多張總能選出來一張吧。
直到美滋滋要挑圖發朋友圈時才發現:“好傢伙,《屁股插根棍》。”
只不過學了一堆技巧卻沒有融會貫通,於是歸來仍是廢柴。
比如根據不完全觀察,80%的男生在拍女朋友的時候,都會選擇把手機放在腰部左右的位置來拍攝。
只可惜他們單知道仰拍,卻不懂仰拍的真諦其實在於放大鏡頭畸變。
而讓畸變有效的另一個必備條件是,需要把腿放在畫面的邊緣。
於是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拍只有地上的方磚被拉成了大長磚頭。
堪稱《無效拉腿》的經典教材,順便還擠出無辜的雙下巴。
在經歷一次次失敗後,情侶雙方最終會意識到這是一場不得不做的妥協。
女生不會放棄拍美照的需求,男生也很難變成怎麼拍怎麼出片的專業跟拍。
於是每一段有關審美的拉扯和爭吵,最後的終點都導向了分工。
去年山系風特別流行的時候,我曾經被一個女生的照片迷住。
背景是巍峨高山,她在層層疊疊的翠綠之間揚起白皙的胳膊。
但當我興致勃勃地試圖翻看她的拍照攻略,才發現原圖是這樣的——
於是某次爬山時我興致勃勃地提出要拍同款,並大方地表示不要有心理包袱,後期都可以P。
只能說如今的氛圍感拍照、網紅感打卡,對拍攝者、被拍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普通人,咱也只能技術上重視敵人,戰術上調低期待。
上次拍照回來之後,本部門攝影高手葉橙子總結了一些有關出片的傻瓜經驗。
1、除非是拍全身像,否則儘量使用用手機的2倍功能拍攝,因為長焦鏡頭能夠壓縮物體的空間感,看起來會更加人景合一。
2、使用廣角鏡頭時一定要把九宮格的上面一行空出,拍側身時不要把胳膊放在畫面邊緣。
3、面部打光可以讓臉上的很多溝壑消失,奶茶店的保溫袋內膽翻過來,可以充當臨時打光板。
4、背景的線條儘量不要通過人物的頭、脖子以及各個關節。
5、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儘量拍視頻或者打開照片的實況功能,總能截出好看的一幀。
反正如今在景點擺攤的年輕人那麼多,大不了求助專業人士。
前幾天不就有個新聞——男生在迪士尼跟女孩求婚,但女孩只顧著望向攝影師的鏡頭,半天沒有反應。
雖然從客觀上來說,很有可能是因為對面攝像師的打燈太亮。當時是黑天,周圍又吵,導致女孩搞不清周圍究竟發生了什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Vista看天下,點擊下方按鈕立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