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食記者去了趟潮汕,不想回來了……

前幾天去了一趟潮汕。

作為一個美食記者,選擇去美食遍地的潮汕休假,似乎不言而喻。

說起來,春節就想去了。但一是機票、酒店貴;二是很多店都放假了,不一定能吃到想吃的。現在去,實惠又牢靠。

這次行程,掐頭去尾只有兩天,所以集中火力吃汕頭。去之前並未做攻略,而是找了當地一個吃貨朋友帶路。

吃完,攻略有了。


外面脆,裡面滑,好鵝肝

澄海區泰安路的日日香鵝店,十幾年了,汕頭吃滷鵝第一。

從汕頭老城區過去十多公里,半小時車程,我們中午到的時候,檔口全是人,夥計們忙著切配。
收銀臺後面就是鵝肉切配明檔
滷鵝的質感,就是看油脂豐不豐富,鵝肉要有汁水,滷得太瘦,乾癟癟就不好吃。
剛切好的鵝肉
對外的切鵝明檔是店裡最忙的部門

鵝齡最好是一年,相當於二十出頭的少年,嫩之中還帶幾分肌肉感。老鵝只有幹香,失了層次。

吃鵝肉,蘸料碟就是最簡單的蒜泥醋,夾一塊,滿口香。

油亮的鵝頭
一份上莊或下莊,是每桌必點
如果能吃到滷水火鍋,就更對得起這張嘴了。
滷水火鍋要比較熟的老客提前交代,當天早上老闆才好專門給你留一些新鮮的鵝肝、鵝腸、鵝胗、鵝掌翅,中午過去才能吃到新鮮的鵝肉滷水火鍋。
當地的朋友邊介紹邊給我們燙鵝腸,“這種滷水沒辦法做到隨時去都有,必須要新鮮,熟食和新鮮鵝肉下火鍋是兩碼事”。

鵝腸吃起來脆脆的,一般涮五秒就可以撈起,新鮮鵝腸不能洗得太乾淨,內壁要帶著點鵝油。

新鮮鵝肝剛下去的時候,還在顫巍巍抖動,涮兩下脂肪就漸漸凝固了,鵝肝一定是厚切好吃。

剛涮出鍋的鵝腸,爽脆
“沒錯,法國都是用鮮鵝肝的,愛麗捨宮招待英女王,都要用鮮鵝肝。”說話間,進來一人,是杭州新新飯店孤雲法餐廳的行政總廚何瀟,沒想到擱這遇上了。
鮮活的鵝肝,顫顫巍巍
剛涮好的鵝肝,肥嫩細膩
潮汕美食這幾年風頭正勁,新新飯店餐飲部十幾個人這次也是專程過來考察的,就在我們隔壁包廂。
何瀟邊吃邊贊,“只有鮮鵝肝才有這種質感,又甜又細膩,外面脆,裡面滑,脆滑,好肝!”
新新飯店行政總廚何瀟對他家的鵝肝高度肯定

在汕頭,滷水湯底千家千味。桂皮、八角、大蔥這些大料是必不可少的,不能聞到一股中藥味,不能太鹹,太鹹鵝肉下去一下子就脫水。

封油也很重要,所謂封油就是浮在滷水上面的一層鵝油,單單滷水,香味容易揮發掉,封油能鎖香。

關於湯底滷水,一直有老滷新滷之爭。過去傳統追求老滷,老滷有殘渣,亞硝酸過高,現在多用新滷,老滷舀一點做湯頭。

日日香掌門人餘壯忠(左)和子龍

當潮汕人喊你喝夜粥

在潮汕吃飯,有個詞叫“打冷”。

打冷,泛指冷食,打包一點冷食回來。打包一點熟食回來就叫打滷,泛指熟食。潮汕人講“打冷”,大多意思是“食夜糜”,也就是吃夜粥。

“當潮汕人說帶你去喝碗粥,不要以為只是一碗粥那麼簡單,配粥的可能是一大桌菜。面前一碗白粥,前面一大桌菜。”當地的朋友說。

朝陽街大名鼎鼎的富苑飲食,現在改名叫富苑吳記,因為老闆姓吳。這家店是大排檔和私房菜的結合體,豐儉由人,上萬也能吃,一兩百也能吃。

隆江豬腳是他家招牌,老闆吳鎮城是惠來縣人,那裡最出名的就是滷水豬腳,口感糯,肥而不膩,這是硬道理,滷水香味厚。
富苑的招牌隆江豬腳
血鰻

各種配菜,琳琅滿目。

麻葉,用普寧豆醬炒一炒,配白糜,是汕頭人的心頭好,降火的。

普寧豆醬炒麻葉
薄殼米,薄殼去殼,加小蔥、小紅椒、一點蒜蓉,直接炒,舀一小勺,放在白糜上,和白糜一起吃,舒服。
炒薄殼米
緋紅魚魚飯,汕頭人叫紅魚,肉質非常嫩。為什麼叫魚飯?潮汕漁民出海乾糧帶不多,打撈上來的魚,舀點海水煮煮熟,當飯吃,所以叫魚飯。
紅魚飯
新新飯店行政總廚何瀟對紅魚飯讚不絕口

花螺,簡單白灼,用竹籤戳一下,轉兩下,把螺肉轉出來,那叫一個Q彈,肉質鮮甜。

沙尖魚
超大隻的花螺

生醃明蝦是鹹糯的,血蛤是鹹脆的,做海鮮特別是貝殼類,一定少不了金不換,提香去除泥土味,當年是潮汕華僑從東南亞帶回來羅勒,發揚光大。

羅勒、金不換、九層塔,其實是同一個東西。

最好的雜鹹藏在菜市場裡

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在汕頭匯流入海,所以汕頭小海鮮比較豐富。

血蛤
各種魚飯
早期,這裡的夜糜檔以普通廉價食物為主,多數是些雜鹹小菜,像豆乾、鹹菜、烏欖、滷肉、豬皮、滷蛋,再點些小魚小蝦之類的冷菜,下碗熱粥。後來經濟好轉,夜粥檔也逐漸豐富了,像雞肉、滷鵝、豬內臟,還有魚飯、醃蟹、蝦、貝類,應有盡有。
老城洗盡鉛華,斑駁破舊

珠江路上通街都是外擺,夜幕降臨,人氣很旺
近年來,汕頭的打冷行業越做越紅火,名聲在外。汕頭的打冷代表“富苑”,已經變成潮汕打冷的一家名片店,像長平路的 “不夜天”“肥姐”“老姿娘”,澄海中山南路的“蔡懿光魚粥”,還有珠江路上的夜粥店,數不勝數,打冷已經成了汕頭夜生活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珠江路已經發展成美食一條街
汕頭街頭隨處可見騎摩托車、電瓶車的人

說到吃夜粥,不得不推薦一下潮汕的雜鹹。

“鹹喱鹹滴噠,整喱整哩烙”,這是一句潮汕順口溜,意思是要不太淡了,要不太鹹了。

說到吃夜粥,不得不推薦一下潮汕的雜鹹。
“鹹喱鹹滴噠,整喱整哩烙”,這是一句潮汕順口溜,潮汕有各種各樣的雜鹹。

潮汕有各種各樣的雜鹹。

通過海鹽醃漬的有鹹魚、鹹豬肉、鹹鴨蛋、鹹薄殼、紅蠐、鹹蟟蛁、菜脯、橄欖糝、酸鹹菜、貢菜、冬菜等。

通過用豉油、魚露和豆醬醃漬的,多少都帶有季節性較強的食物,如冬蠐、膏蟹、蝦蛄、花蛤、血蚌、鹹蜆、生瓜、大頭菜、稚姜、四色菜、生橄欖等。

品質最好的雜鹹,藏在當地的菜市場裡。

蔡漢潮的檔口不太起眼

金平區龍眼市場的6、7號攤檔就有賣各種散裝的鹹菜醬瓜,可能是汕頭品質最好的雜鹹醬瓜。

攤主叫蔡漢潮,別看這個檔口不大,也已經開了30多年,街坊鄰居每天要過來抓點雜鹹回去配白糜。鹹菜、貢菜、菜心、熗菜、魚露小黃瓜……應有盡有。他家的鹹菜,鹹淡恰到好處,吃起來爽脆得很,我自己叫他順豐發了好多。

魚露醃製的小黃瓜
一位街坊在挑酸菜

大芥菜醃泡而成的鹹菜,用來炒豬肚是潮汕名菜,過去吃宴席也能吃到,鹹菜還能用來燜魚煲湯,直接撈起來切一下配白粥也很舒服。

攤主蔡漢潮切了塊鹹菜讓我們嚐嚐

一邊看大海一邊吃海鮮

“帶你們去島上吃小海鮮,都是當天現撈上來的,有什麼吃什麼。”小海鮮,朋友給我們安排了媽嶼島。

俯瞰媽嶼島

過汕頭海灣大橋,到一半就要下島,收費15塊。司機告訴我們,海灣大橋是1995年開通的,以前要坐小輪渡,橋通後,上島吃飯就方便了。

島不大,逛一圈也就半個小時,常住人口1000還不到,很多都搬到市區去了,島上有個媽祖廟,所以叫媽嶼。

隱秘在島村民房裡的三號美食苑
我們吃的是媽嶼三號海鮮美食苑,老闆姓盧,也是主廚,他家本來是海邊沙灘一長溜的大排檔之一,他家是3號,後來沙灘改成旅遊觀光,就搬回自家房子做了。
盧老闆給我們展示當天的小海鮮
這裡是內海灣口子上的出海口,鹹淡水交界,小海鮮非常豐富,島上每天有小漁船出海,近海捕撈,老闆會包下兩三條漁船,當天撈上來什麼就吃什麼,5月、6月、7月魚的品種最豐富。因為是近海捕撈,休不休漁,對於媽嶼島沒什麼影響。

到這裡才能吃到最地道的潮汕漁民家裡的家常菜,從捕撈到上桌時間最短的魚鮮,都是蛋白質,吃多一點也不怕消化。

近海白蝦,吃這個蝦先不要蘸料,吃一下原味,鮮甜鮮甜。

近海白蝦
雜魚湯,很多種小魚熬的魚湯,鮮美至極,加兩粒魚丸,必點的。
非常鮮美的雜魚湯
九肚魚脯,其實就是豆腐魚曬的小魚乾,姜蔥蒜頭簡單炒一下就很香,這個菜不是常有的。
豆腐魚曬成小魚乾清炒

打魚丸,魚漿也要打到起膠才Q彈,有些為了產量加魚粉吃起來就會松。

豆醬水煮雜魚,不同的魚有不同的鮮和甜,吃的過程像不斷開盲盒,趣味十足。

簡單水煮就很鮮的雜魚
本港青口,白灼,水裡先放酸菜激發出酸,最後再扔一把金不換,儘快吃,一溫頂三鮮。
本港青口,白灼就很美味

潮汕蠔仔烙很多,到他家一定要吃一下水瓜烙。

……

天氣好的時候,叫老闆門口海邊支張桌子,一邊看大海一邊吃海鮮。

那哥魚、狗母魚、換米魚、沙毛魚、杉梨魚、過魚,還有很多隻有發音根本沒有對應文字的魚,都是漁民家簡單烹煮,這種原汁原味,在島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望出去的那塊平臺就是老盧家的外擺,景緻很好

媽嶼島的夜色


潮汕的長平東路上,有家東海酒家。30多年的老牌酒家,至今仍是公認的潮菜烹飪天花板。

酒家在一幢破舊的大廈二樓,不起眼,進去乘電梯一路上你都懷疑,一不小心人均消費近千元的店,確定是這兒?

沒錯,就是這裡。十來個包廂,兩個人去,也得坐十個人的包廂。

開在破樓裡的“神店”

東海酒家創始掌門人叫鍾成泉,潮汕人都要尊稱一聲老鍾叔、泉叔。

陶罐裡的滷水鵝血,鵝血上佈滿細密的小氣孔,是用文火蒸出來的,潮汕滷水濃郁的香料風味,吃起來非常細膩。

午筍魚,也叫馬友魚,眼睛大大的,嘴唇厚厚的,用老菜脯(油炸過)蒸出來。

老菜脯蒸馬友魚
炸蟹盒,外面是腐皮,裡面是蟹肉,蟹肉很紮實,蘸一點金橘油,蟹肉本身是鮮甜,加上橘油的果香甜,很特別的口感。
炸蟹盒,蘸料是金橘醬
鷂魚炒芥藍,鷂魚在日料裡用得比較多,下酒的,用的芥藍非常嫩,平時在杭州吃到的很多都是山東發過來的大棚菜,口感有明顯差別。
鵝肝鵝掌拼盤

鵝肝鵝掌滷味拼盤,鵝肝顏色滷到灰色,已經很入味,入口又很絲滑,綿綿的口感,很見滷味師傅的功力。

豬腳翅
一般平時喝到的魚翅湯,會用老鴨增香,用老雞的雞油增色澤,提供果氨酸,再以火腿增鮮。
而豬腳主要帶來滿滿的膠原蛋白,喝起來醇厚,粘嘴唇,老鍾叔家的魚翅湯比較清爽一點。

酸菜炒豬大腸、水煮花生、菜脯炒豆乾,菜脯就是蘿蔔乾,兩年以上就算老菜脯,豆乾油炸過,比較香,還加了一些蝦仁,幾個小菜也做得很好吃,沒有一道敷衍了事。

果然是老牌經典,幾個菜沒有什麼浮誇外表,入口見真才實學。

牛雜粿條湯,喝個底朝天

潮汕的牛肉,名聲在外。

這裡的牛肉店就像牛魔王抖落的蝨子,開得到處都是。但要吃到上乘的,還得本地老饕帶路。

給我們帶路的當地朋友子龍
金平區珠峰南路的偉記牛肉店已經開了20多年,很小一家店,沒什麼裝修,桌椅擺放也很隨意,每天做兩場,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一場,下午4點到晚上12點一場。

我們到的時候還不到4點,捲簾門半拉著,如果不是朋友提前打招呼,老闆懶得做我們生意。

老闆端上來兩碗物料豐富的牛雜湯,我還加了粿條
要了一份牛雜粿條湯,老闆鮮切了一些牛爽腩、牛雜、牛肉、粿條,又扔了兩三粒牛肉丸,牛肉湯澆上去,撒一把芹菜末是必不可少的。

忍不住脫口叫了聲:好喝!

南姜打底熬出來的湯。南姜是潮汕做滷水要下的香料,做湯必不可少。牛腩、牛肚、牛腸……牛雜處理得特別乾淨。

牛雜需要慢慢燉,早上九點開門,但沒得吃,得等到十一點開中午檔才能吃到,中午檔結束,下午兩點再重新換一鍋燉,要倆鐘頭,所以四點才開門。

“大火煮的話,不均勻,外面太爛,裡面不夠軟糯,大火燒開,兩個鐘頭小火慢燉,味道更乾淨。”老闆普通話不好,朋友幫忙在一旁介紹,“他家還有很多小秘方,吃了十幾年也沒打探出來。”

最特別的是,牛腩吃起來有淡淡的奶香味。

一鍋好的湯底,需要功夫慢熬

涮牛肉不要用沸水

在汕頭吃牛肉,沒有秘密,和老闆熟,你就能拿到好肉,就好吃。

平東一街上的居民樓
平東一街的阿坤手槌牛肉店,11年了。“生意太好的店,好肉都給人家搶光了你還怎麼吃啊?”朋友說。
清水湯底,什麼都不要加。
先下帶豐富油脂的肉,比如吊龍膀,要趁熱快吃。
剛涮好的吊龍
牛舌,要切很大片,要薄,要吃舌尖,不能吃舌根和後面部分,吃起來是有點脆脆的口感。
鮮牛舌
牛百葉,要厚,薄就沒口感,白紙一張,另外要根頭多一點,就是白色那部分肚壁,涮的時間短一點,吃起來才飽滿,筋道甘甜。
鮮百葉
牛肉丸選用牛的大腿肉或是脊樑兩邊的裡脊肉,去筋後用兩根鐵棒輪流捶打至肉糜,馬上拌以調料手工擠出丸,煮的時候不要用沸水,脫水太快吃起來就柴,像吃抹布。
五花趾
一盤跟著一盤地涮,不同部位的牛肉陸續分泌出氨基酸、穀氨酸,湯底會越養越厚。涮的整個過程,儘量不讓湯沸騰,養出來的湯底是軟的,甜的,吃完肉,這鍋湯是可以喝的,鮮甜得不得了。
還能吃的話,最後再來一份沙茶幹撈粿條。刀工對牛肉口感的影響至關重要,十種不同部位的牛肉須使用十種不同的刀法,才能切出薄厚適中、肥瘦相間、肥而不膩的牛肉。
老闆阿坤深諳此道。
涮完牛肉後,喝一碗湯,味道鮮美
老闆阿坤正在切肉

田記豬血湯和褲頭方涼茶

阿坤手槌牛肉店隔壁就是田海鷹豬血湯,老客習慣叫田記。

夫妻店,妻子閆萬珍是哈爾濱人,操一口東北話,負責前廳,很熱情,丈夫田海鷹是本地人,負責切配。
老闆娘閆萬珍向我們展示他家的土豬肉丸和手打牛丸
老闆田海鷹給我們展示新切的肉
西洋菜、金不換、益母草是潮菜特色
田記名氣很大,蔡瀾、陳曉卿、謝霆鋒等名人來汕頭都會來吃一碗他家的豬血湯。

脖子到肩膀那一塊豬頸肉,一頭豬隻有像拳頭這麼大的“黃金六兩”,早去才有,去得晚就沒了。

“豬肝他會給你切成條,去掉豬肝裡的筋絡,會比較細心照料。”當地朋友教道。

一定要試試他家的原漿魚露,三年才起一個缸,豬肝、豬腰、豬大腸和益母草一起夾,蘸一點魚露,風味絕了。

一大碗豬雜湯,我這種小胃口,能幹光。

在潮汕,一定要喝一下他們的涼茶。

和偉記牛肉店相隔幾十米,街對面的褲頭方涼茶,是一家開了二十幾年的店。

褲頭方是潮汕人“藏在褲頭裡的秘方”的意思,雖然是連鎖品牌,各家分店還是有微妙的高低。
打理這家店的阿姐今年60歲了,逢人就笑,每一杯都會格外給你打滿一點。潮汕靠海,溼氣重,這個季節喝祛溼的比較多,一杯只要5塊錢。
阿姐熱情待客
潮汕涼茶功效分明,店門口一排熱水瓶,利溼、止咳、清燥、落枕、齒痛、鼻炎、口腔潰瘍、風火腰痛……三塊五塊一杯,一療程也就四五十塊。
門口櫃檯上一溜的熱水瓶,各種涼茶任選
阿姐實在:“沒有什麼(不舒服)不要隨便喝,寧願哪裡不舒服就一款多喝幾杯。”

杏仁茶和芝麻糊

除了涼茶,汕頭的杏仁茶和芝麻糊也很出名。

衡山路有個小區叫綠茵莊,靠近珠江路美食街,口子上有一家杉排杏仁茶鋪,老闆普通話只能講一點點,只有一口鍋子,只賣杏仁茶、芝麻糊。

在汕頭,杏仁茶、芝麻糊的正宗,都認杉排
老闆在給客人打杏仁茶
毫不起眼的一家小鋪,大有來頭,算起來已經有五十多年曆史,老店原先不在這裡。
汕頭老城區的一些居民樓
過去汕頭老城區以小公園為中心,有一條杉排路,靠近韓江邊出海處,原是停靠杉排木的岸邊路,路邊有一株老榕樹,有一位叫李揚葵的老伯,穿唐裝,挑著擔,每天固定時間擺在樹下,輕聲叫賣芝麻糊和杏仁茶。
這條就是老杉排路,和那株老榕樹
稠稠的杏仁茶,或許叫杏仁糊更合適
現在這家店原來就開在杉排路,從祖父輩就開始經營,招呼的都是本地人,很多街坊一吃都吃了幾代人。
一家店就這麼一口小鍋子
老闆說,“我們全部手工水磨的北杏,白色的,小小粒的北杏是入藥的,潮汕菜很多是杏汁入什麼,都是這種杏仁。”
根據個人口味,調整黑白配比例

如今,杉排路那株老榕樹下早已不見了李揚葵老伯那一頭放著芝麻糊和杏仁茶,一頭放著芝麻糕仔和小杯仔的茶擔,獨留老榕樹。

但杏仁茶和芝麻糊卻在汕頭的大街小巷開枝散葉。

陽光透過樹蔭灑在街上

汕頭深度吃喝指南
* 偉記牛肉店 *
汕頭珠峰南路木蘭園11幢344號
推薦:牛雜粿條、牛肉炒粿、牛雜湯
* 吳記富苑 *
汕頭朝陽街與朝陽北街交叉口西北角
推薦:隆江豬腳、特色魚飯、砂鍋白糜、鰻魚鹹菜、生醃血蛤
*阿坤手槌牛肉店*
汕頭石炮臺街道平東一街2號
推薦:手槌牛肉丸、五花趾、吊龍、牛舌、沙茶幹撈粿條
* 田海鷹豬血湯 *
汕頭石炮臺街道平東一街16號
推薦:黃金六兩、西洋菜豬血湯、益母草豬血湯、珍珠菜豬血湯、淨豬腰湯
* 日日香鵝肉飯店 *
汕頭澄海區中心城區丹虹園6幢14號
推薦:滷鵝、滷水火鍋
* 媽嶼島3號海鮮美食苑 *
汕頭媽嶼島海關南路一橫4號
推薦:水瓜烙、糕燒三色、白灼海白蝦、九肚魚脯、豆醬水煮雜魚、雜魚湯
* 杉排綠茵 *
衡山路37號2(近珠江路)
推薦:芝麻糊、杏仁茶
* 褲頭方涼茶 *
汕頭廣廈新城珠峰南路春蘭園1棟
推薦:山葡萄、參地飲、
* 龍眼市場蔡漢潮雜鹹 *
汕頭金平區龍眼市場6、7號
推薦:鹹菜、魚露小黃瓜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呂磊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