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過去四千多年,但遠古中華大地上的那場大洪水,依舊給後世子孫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並在代代相傳的口述中演變為神話。除荒誕不經的神魔元素,禹在治理水患的過程中確立“共主”地位,是不爭的事實。雖然關於夏朝的開創者究竟是禹還是啟,至今存有爭議,但堯舜禹輪流坐莊的“禪讓制”轉為父死子繼,卻是在禹啟父子手中完成的。禹的權威來自於治水,他究竟在何處治水,採用什麼方式治水,至今仍無定論。
在禹主持治水之前,鯀採用的主要方式是“堵”,結果未有成效被舜帝處死。鯀為有崇部落的首領,又稱“崇伯鯀”,治水的方法是在岸邊設置河堤,雖然短時間阻擋了河水漫延,但水位卻越積越高,歷時九年而治水失敗。鯀死後,舜帝指派其子禹接任治水任務,禹的方法主要是“疏”。從地理上看,黃河流出晉陝之後由於缺乏大型山脈的阻擋,河道下游並不穩定。黃河走北線可奪取海河河道進入渤海,走南線可經淮河匯入黃海,今天我們看到的則是中線。
結合大禹治水成功之後“封泰山,禪會稽”的記載,當時的局面應該是黃河“奪淮入海”,以致黃淮平原氾濫成災,大禹臨危受命,拯救東南。如果是這樣的話,大禹改變了黃河走向,使其從南線變更為北線,北線河道因此被後人稱為“禹河故道”。而實現這一工程,大禹至少要完成兩步動作,首先將黃河與海河的某一條支流進行貫通,其次堵上黃河與淮河的連接點。換句話說,大禹的方法並不單純靠“疏”,而是“疏堵結合”,不過鑑於古人的生產力水平,處在石器時代的上古部落能否承擔這樣的工程量,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另一種可能,為禍東南的根本不是黃河,而是黃河的支流伊水。伊水與洛水在洛陽盆地匯聚成伊洛河,然後注入黃河,伊水上游途經伊川盆地,而伊川盆地與洛陽盆地之間隔著熊耳山與嵩山。熊耳山與嵩山的結合部是龍門,大名鼎鼎的龍門石窟便坐落於此,傳說大禹在龍門治理水患,極有可能便是這裡。不過龍門在古代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伊闕,而伊闕更可以從工程邏輯的角度解釋四千年前發生的一切。
古文中“闕”與“缺”同義,伊闕實際就是伊水上的缺口,這個缺口處在熊耳山與嵩山即將合攏而未合攏的位置。伊水從伊川盆地經伊闕進入洛陽盆地,如果泥沙將伊闕堵塞,河水勢必在伊川盆地匯聚成湖。或許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伊水的水量怎麼也不至於形成水患,但當時可是全球洪水大肆虐的時代。當伊水灌滿伊川盆地之後向東南方向漫溢,而伊川盆地東南正是淮河的支流汝水,漫溢的河水經汝水湧入淮河,黃淮平原因此氾濫成災。
圖-戰國時秦與韓魏伊闕之戰
此時對大禹來說,治水的關鍵是扒開堵塞伊闕的泥沙,這樣伊水就能順利流往下游並最終注入黃河,而淮河承受的壓力也能因此得到減輕。或許這才是大禹“以疏為主”治河方式的解讀,至於疏通堵塞伊闕的泥沙也遠比鑿山劈石要容易得多。
圖-夏朝和商朝都城
不管大禹治理的是黃河還是伊水,大禹通過治水,所在的部落由此掌握了黃淮一帶的命脈,既然可以通過疏通上游造福下游,同樣可以通過堵塞上游制衡下游。至此大禹完成了“家天下”的原始鋪墊,接下來就是由禹和啟開闢夏朝。
文:閆老師,北京大學 碩士 博士,專業 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某高校教師,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