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裡證——太陽蓄水證證治
太陽蓄水證是太陽病本證之一,但它不是太陽表證,而是太陽裡證,過去稱為太陽腑證,是太陽病的一種非標準證候類型,在太陽病中非常重要。沒有搞懂太陽蓄水證,就不算真正懂得了太陽病。
太陽蓄水證是膀胱的生理功能發生障礙而產生的證候,典型表現為:“小便不利,少腹滿”。
這裡少腹即小腹,少小相通,指小腹正中滿脹,說明其病位在下焦。小便不利說明本證的核心問題是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能正常地排出,並說明少腹滿的實際病位在膀胱。這是太陽蓄水證最典型的表現,甚至可以說是其主症,是不可缺少的臨床表現。
太陽蓄水證還可以伴見以下臨床表現,這些臨床表現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出現一組也可以出現幾組:
首先是影響到上焦可以出現表象,即發熱,惡風寒,脈浮或者脈浮數,有汗或無汗。不稱表證而稱表象,是因為這組表現出現的可能性有兩種,一則蓄水證的形成往往是太陽病證不解內傳而致,也可叫作由表入裡,由經入腑,此時外面的經證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若存在就是太陽經腑兩病,實際上就是同經的表裡同病。經證就是太陽中風、太陽傷寒,腑證就是太陽蓄水。這時表象就是表證。二則是膀胱氣化失調後,反過去影響衛氣的佈散,使衛氣不能正常布達,出現類似表證的現象。臨床上通過其他方法可以分清楚,但分清楚後還是同一治法,意義不大。許多水飲在內停聚為病的也可以出現在外類似表證的現象,這種現象就叫作太陽病類證或太陽病疑似證。
其次是影響到中焦可以出現的表現,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中焦有溼的病象:痞滿、嘔逆、下利。這種嘔逆,可以出現一個特殊的現象稱“渴欲飲水,水入則吐”,這個現象的出現直接來說是胃的升降出現障礙,但實際仍是下焦水蓄影響到中焦所致。
第二類是中焦有熱的病象:心煩、口渴。其本質上是膀胱氣化失調過後,影響到津液佈散的現象,與溼邪有密切的關係,其口渴的程度較重而稱“消渴”。膀胱代腎行使主水的功能,其氣化不利不僅影響小便,還會影響全身津液的佈散。局部津液不足,就會出現熱象。
太陽蓄水證的病機是膀胱氣化不利,水蓄下焦。
太陽蓄水證的治法是化氣利水。水飲停在下焦必然要利水,水液要能利出必須膀胱的氣化功能恢復正常,因此化氣與利水兩者缺一不可,而以化氣為主。代表方是五苓散。
END
【本文選自《聽名師講傷寒論》,人民衛生出版社,作者:傅元謀。人衛中醫編輯整理。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掃描下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本書詳情。】
長按上方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
進入購買
隨手點個【在看】傳播健康、分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