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低頭突然頭暈眼花,站不穩還想吐?可能是耳朵出了問題,別不理會!

起床、低頭突然頭暈眼花,站不穩還想吐?可能是耳朵出了問題,別不理會!

一提到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

低血糖?高血壓?

或是腦子哪裡出了問題?

很少有人會聯想到耳朵。

但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頭暈,是因耳朵裡的“石頭”掉下來造成的。


耳朵裡竟然會長“石頭”?當耳朵裡的石頭掉下來,人會怎樣?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耳朵裡的石頭”。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睡覺睡得好好的,翻個身突然感到天旋地轉地暈;

站著、走著沒事,一躺下來,眩暈、噁心、大汗立馬上身。

如果你有這些情況,那很可能是得了耳石症。

人耳結構複雜,大體可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

其中,內耳裡有一個微扁略長的橢圓形囊(耳石膜),上面有很多碳酸鈣結晶,形狀像一顆顆小石頭,醫學上稱之為“耳石”

耳石體積很小,只有20~30微米,還沒有芝麻粒大,卻很重要。

它能幫助人體感知重力、感應直線加速度,是人保持身體平衡的關鍵。

比如,坐電梯時即使我們閉上眼睛,也能察覺到自己在上升or下降,這就是耳石在傳遞信息。

正常情況下,耳石都是乖孩子,老老實實粘附在耳石膜上。

但由於各種原因,如頭受到外力撞擊、骨質疏鬆、局部缺血、患上中耳炎/病毒性迷路炎等耳部疾病時,耳石便有可能掉落下來。

而一旦脫落的耳石,隨著淋巴液流動,移位到內耳半規管中刺激到裡頭的細胞,人就會產生“大地震”般天旋地轉的感覺,形成“耳石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頭暈是耳石症最典型的症狀,但並不是所有的頭暈都是耳石症的“鍋”。

那什麼樣的眩暈才是耳石症呢?可以從3個特徵判斷:

  • 頭動才暈

耳石症引發的眩暈,和頭部位置的變動有很大關係,大多在早晨起床、半夜翻身、偏頭、抬頭、低頭等有頭部位置變化的動作時發作。

當姿勢保持不變或頭部處於相對靜止狀態時,眩暈感消失。

  • 發作時間短

少則數秒,最長不會超過1分鐘,但可以每天反覆多次發作。

  • 良性

能治療、可自愈,多數人在幾天或幾周內會好轉。

除了頭暈,耳石症發作時,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頭重腳輕、漂浮感、平衡不穩感、心慌、出汗等伴隨症狀。

若你無法確定自己的眩暈是不是耳石症造成的,最好是去醫院檢查,由醫生進行診斷和鑑別。

全國耳鼻喉科名醫

點擊下圖,即可預約

↓↓↓

耳石症的出現,原因眾多。

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更容易患上耳石症:

預防骨質疏鬆,可適量補充鈣、維生素D、維生素K等營養素。這裡,小編給大家安利2款還不錯的補充劑。

三精複方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

預防骨質疏鬆、生長發育遲緩

點擊下圖 立即搶購

↓↓↓

星鯊維生素D滴劑為OTC藥品版維D補充劑,每粒含維生素D3為400單位,劑量更精準,能更好地保護骨骼和肌肉健康。
再加上口感甘香,兒童、成人更容易接受。


星鯊維生素D滴劑(膠囊型)

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有益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點擊下圖 立即搶購

↓↓↓

不想被耳石症纏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

  • 不熬夜、少喝酒,儘量別感冒;

  • 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油膩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等清淡食物;

  • 積極鍛鍊身體,避免頭部外傷或頭部加速運動;

  • 積極治療耳部原發疾病(前庭神經炎、梅尼埃病等)、骨質疏鬆,糾正鈣代謝異常。

如果已經確診了耳石症,又該怎麼辦呢?

目前,治療耳石症常見的快速有效方法是——手法復位

簡單來說,就是由醫生通過專業手法或藉助儀器輔助,轉動患者頭部,將脫落到半規管的耳石送回到橢圓囊中

臨床上,近95%的耳石症患者能通過手法復位康復。

具體的復位手法參考如下:

第一步:頭伸出做懸垂位,向患側轉頭45度;

第二步:頭轉回中線位,向健側(沒有患病的另一邊)轉頭45度;

第三步:身體向健側(沒有患病的另一邊)轉動,側臥,同時頭向下轉與水平面呈45度;

第四步:保持此頭位回到坐姿,含胸低頭30度。

手法復位,別看動作簡單,醫生的經驗是否豐富至關重要

有耳石症的朋友,千萬別想著自己來複位!錯誤的方法和粗暴動作可能導致耳石異位,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總而言之,耳石症雖不致命,但也別不當回事,出現眩暈、噁心、嘔吐、出汗等不適症狀時,及時就醫才是上策。

參考資料

[1] 孫虹,張羅.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 第九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 楊茂有,朱大誠. 解剖生理學[M]. 第三版.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3] 曾昭龍,陳文明.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診斷與治療[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4] 林海燕.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護理路徑[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