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種傳染病,提起傳染病,人們都有天然的恐懼心理,擔心被感染,因此乙肝患者多會有較大的心理負擔,唯恐被他人得知病情或將疾病傳染給他人。通過中藥治療,能很好地控制病情,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響。老中醫周培鬱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總結了3個治療乙肝的好用方子,今天便帶大家學習下。
【組成】黃根,墨旱蓮,牡丹皮,絞股藍,白朮,白芍,丹參,赤芍,枳殼,巴戟天,菟絲子。
【煎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行氣活血,疏肝解鬱,健脾益腎。有抑制乙肝病毒(HBV)複製和降酶、護肝作用。
【主治】慢乙肝。
【方解】方中黃根、墨旱蓮、牡丹皮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溼的作用;絞股藍、白朮、白芍能補氣健脾、養血柔肝;丹參、赤芍、枳殼能行氣活血、疏肝解鬱;巴戟天、菟絲子能益補腎陽。全方有清熱解毒、行氣活血、疏肝解鬱、健脾益腎之功效。
【組成】茯苓,白朮,黃芪,甘草,柴胡,鬱金,葉下珠,丹參,當歸,白芍,菟絲子,墨旱蓮。
【煎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
【療程】3個月。
【功效】清熱利溼解毒,健脾疏肝益腎,補氣活血。
【主治】慢乙肝。
【方解】復肝4號方根據慢乙肝的病機組方,具有祛邪、扶正和調理氣血的功能。
方中茯苓、白朮、黃芪、甘草健脾利溼、益氣扶正,用為君藥。柴胡疏肝解鬱;葉下珠清熱解毒;鬱金與柴胡合用則助行氣解鬱,與葉下珠合用則助涼血解毒;丹參活血化瘀,以上共用為臣藥。白芍、當歸養血柔肝;菟絲子、墨旱蓮滋補肝腎之精,以上共用為佐藥。諸藥共奏清熱利溼解毒、健脾疏肝益腎及補氣活血之功效。
【組成】絞股藍,黃根,墨旱蓮,赤芍,白芍,丹參,牡丹皮,巴戟天,肉蓯蓉。
【煎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用。
【療程】3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服1~2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涼血,補益肝腎。
【主治】慢乙肝,乙肝病毒攜帶者。
【方解】方中黃根、墨旱蓮和牡丹皮有清熱解毒、涼血作用;白芍和被稱為“南方人參”的絞股藍合用,能補氣、養血、柔肝;肉蓯蓉和巴戟天補腎陽;丹參和赤芍能活血化瘀;牡丹皮對益腎藥有制約怍用。全方有清熱解毒、活血涼血、補益肝腎的作用。
《桂派名老中醫·學術卷.周培鬱》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是《桂派名老中醫·學術卷》的一個分冊,為全國名老中醫周培鬱教授的學術經驗集萃。全書共5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醫家小傳,介紹周培鬱教授的學習成才經歷和職業品德。第二部分為學術思想精華,總結周培鬱教授中西醫結合診療和扶正理論等學術思想。第三部分為醫論醫話,主要介紹周培鬱教授對肝臟生理、病理、相關疾病的理論總結和臨床經驗。第四部分為經驗方,介紹周培鬱教授臨床實踐中的經驗方藥。第五部分為年譜,介紹周培鬱教授生平及重大事件。
(加套書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