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的案例是一套四層獨棟別墅,室內使用面積為360㎡,原始房屋結構是一個規整的框架結構,每個空間都很規整。
設計師 @積觀設計 根據屋主需求做了整合,簡化區域間的隔牆,公區全部打開,增加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動線上也規劃得更為靈動。
屋主二人都從事醫護工作,不喜浮華,於是設計上更多的是結合了人文韻味,避免不需要的繁瑣設計。
1.一層(客廳、餐廳、廚衛、客房)整體成為屋主生活的動態區,二層(主臥、主衛、衣帽活動間)整體為屋主生活的靜態區;
負一層空間的規劃上部分空間用於儲藏,保留了茶室與健身區;茶室便於接待;
2.一層公區部分,僅保留了承重牆部分,拆除多餘部分牆體,使空間利用率最大化,加深空間的縱深感;
3.二層兒子房作為套間使用,老人偶爾居住,所以保留了公衛,便於訪客或偶爾入住多功能間的親朋好友使用;
4.三層套房則是屋主自己的獨立空間,滿足多種功能特性需求。


家庭廳布藝、石材、木質與金屬元素,結合屋主的收藏品為內飾搭配,在明亮寬敞的空間裡傳遞溫暖舒適。
單人沙發旁的壁爐,除了起到給予溫暖以及增加氛圍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大家圍坐爐火旁,還能更好的促進家庭成員間的情感流露。

空間整體佈局分別為家庭廳、餐廳、西廚。西廚部分打造了整面櫃子,櫃體內嵌入冰箱,整潔好看的同時節省了空間。
餐廳的設計尊重每個人的生物鐘,中島是一人享受早餐的獨立空間,避免了坐在大圓桌旁的冷清孤獨。
白色大理石紋理的餐桌搭配白瓷吊燈,符合整個空間的調性;乾淨的空間基底,整體家居氛圍沉穩大氣絲毫不張揚;選擇經典設計傢俱,減少科技感,注重質感。
餐廳與客廳的連通佈局提升空間開闊度,美食與歡聚的愉悅氛圍持續留存,自由穿梭在這處開闊的區域間。
空間的軟裝通過屋主收藏的瓷器點綴,在這個家中被融合的很好,一點也不突兀。
中島旁是通往室外花園的入口,早起在院內照顧一下花園的花朵,美好又愜意。
廚房簡潔明亮,空間足夠使用。過道寬1.5m足夠兩人同時使用,於是設計師將一面牆打造了整體高櫃,嵌入蒸烤箱,增加小家電的收納,又不顯得凌亂。
臥室內的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衣帽間、衛生間的功能面面俱到。
採用中色調的木飾面來區分頂面,將比較寬闊的臥室劃分為兩個區域:閱讀書寫區和睡眠區。


書桌上牆的設計減少了衛生死角,內部鑲嵌了鋼架,足夠承重不會變形,定製的書桌更能貼合空間。
書桌上方定製的置物架,日後可以放置臨時讀物和自己的小擺件展示。
黑色木飾面直線條為基礎,搭配棉麻材質的硬包,體現出屋主沉穩的內在性格特點
主臥依舊包含了獨立的衛浴與衣帽間,臥室並未做過多裝飾,僅考慮材質與傢俱之間的融合效果。
衣帽間的兩側高櫃足夠滿足個人的衣物包包收納,根據個人習慣定製了分層,長衣區、短衣區、摺疊區等。
搭配1500k的暖光燈帶,每一件衣物都彷彿是一件展品


對於套房的營造,在滿足基礎功能的同時,更趨向於構築情感上的精神寄託。由繁入簡,自由的行走其中,享受美好與治癒。
書房與臥室間是一個連通且流動的空間。可望、可行、可遊、可居,構造居室多種功能特性。

茶道,鑑賞其色、香與味,體會其苦、甜與醇,領悟其淡、雅與豁達。
預埋式花灑簡潔時尚,由於衛浴空間像外借了一部分面積,從原本方正的格局變為較長的長方形。
為了解決這種視覺感,與衣帽間相連的部分採用半牆與玻璃的結合形式來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