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中的卒是地位最低,力量最小的軍種。然而,象棋殘局中以卒/兵多取勝者居多!小卒過河,並列兩卒聯手幾乎相當於一匹馬或者一個炮,如果能靠近敵方九宮,則卒的價值不亞於車。
只要是下象棋,總少不了圍觀的人們。攝影/BartekMagierowski,來源/圖蟲創意
象棋的特點是採用兵戰形式,也就是一種模擬戰爭的遊戲,所以我們在下象棋時,常常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一般。象棋的確是古代戰爭形式的一種反映,也是中國古代兵戰與兵種名稱留下的珍貴痕跡。因此,我們從象棋中的小卒,也可窺見中國兵制的歷史。
象棋中卒的編制與定位
小“卒”如何與車馬炮協同作戰
中國象棋的最大特點恰恰體現在團隊合作上,無論是彼此配合的進攻,還是相互依賴的防守。各兵種都有長短處,卒馬炮車相配合才能打勝。就像古代戰爭一樣,講究多兵種配合。一個兵種再強,總有它的短處,中世紀時歐洲的騎兵作戰能力很強,但遇上多兵種配合的蒙古大軍,則只有被碾壓的命運。日本倭寇的單兵能力也不錯,但遇上能夠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的戚家軍,也是一敗塗地。
中國最早的多兵種配合,是步兵(卒)和戰車(車)的配合。早在商周時期,由於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華北平原,地形利於戰車行駛,所以戰車技術發展飛快。戰車的正面衝擊威力大,敵方步兵難以抵抗,所以打仗時軍隊以戰車作為主力兵種,步兵作為輔助兵種。一輛戰車上有三名士兵,車長在左,持弓弩,主射箭,一人在右,持茅戈,主擊刺,一人在中,主駕馭。這是當時通行的配置,而秦陵兵馬俑二號坑中,有八輛戰車,車左和車右俑都手持長柄兵器,與古兵書所云“兵車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的說法不同,這應該是秦軍的“創新”。按照《周禮》說法,一輛戰車會配有步兵72人,而按照《詩經》的說法,一輛戰車會配有步兵30人。
由於戰車的生產、養護成本以及車兵的訓練成本都很昂貴,所以當時一般都以戰車數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弱,周天子是萬乘之國,強大的諸侯國是千乘之國,弱小的諸侯國是百乘之國。事實上,到了戰國時代,周天子早已有名無實,幾個強大的諸侯國實力超過了“千乘”,劉向曾說:“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
當時“卒”和“車”是怎樣配合作戰的呢?車戰時代的主要作戰形式,就是“陣而後戰”,兩軍要各自擺好陣勢,相互衝殺,以決勝負。首先擊鼓進軍,雙方戰車對進,各用弓箭互射,正如《楚辭·國殤》中所描寫的:“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雙方戰車接近後,不是正面相撞,而是交錯抵近,以便車上甲士用兵器進行格鬥。只有在車毀馬亡之後,甲士們才棄車死戰,用防身兵器,如刀、劍等與敵格鬥。車兵決戰後,勝負就已決定了。至於步兵,早期的步兵主要負責搖旗吶喊或清理戰場,後期則會分成多個方陣,前陣負責衝鋒,陣後和兩側的方陣則負責用弓弩保護己方的側翼與後方的安全。
趙武靈王學習胡服騎射後,騎兵進入軍隊中,開始出現了“卒”“車”“馬”的多兵種協同作戰。早期騎兵使用的還沒有腳蹬的低鞍馬,騎兵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弩機。騎兵機動性強,所以常用作機動兵力。秦國用騎兵“踵敗軍,絕糧道,擊便寇”,在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長平之戰中,秦軍有效使用騎兵五千,突然插入趙軍間,使趙軍一分為二,斷絕了趙軍的糧道,從而配合戰車和步兵殲滅趙軍四十餘萬,為秦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基礎,這是用車、步、騎三軍結合作戰的典型戰例。
著名軍事家孫臏還總結出騎兵配合車步兵作戰的十大優越性,即: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敵虛背;三曰追散亂擊;四曰迎敵擊後,使敵奔走;五曰遮其糧食、絕其軍道;六曰敗其津關、發其橋樑;七曰掩其不備卒,擊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燒其積聚、虛其市裡;十曰掠其田野、系縲其子弟。
但是,有人就是不願意聽孫臏的話,不顧多兵種配合,結果慘敗。公元前343年,魏國為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損失,發兵攻打韓國。齊威王待魏韓火拼後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魏國派太子申來抵擋,孫臏為調動敵人,創造戰機,果斷引兵東撤。一路上,他用減灶計造成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誘敵深入。龐涓果然上當,丟下步兵,率輕騎精銳,兼程窮追。至馬陵時,遭到齊軍主力伏擊,龐涓智窮力竭,憤愧自殺。齊軍遂全殲魏軍,俘太子申,取得了馬陵之戰的重大勝利。
到了漢代,隨著機動性更強的騎兵的興起,以及戰場範圍的逐漸擴大,對環境要求極高的戰車便逐漸退出戰爭舞臺。“車”之所以還留在象棋中並擁有超強戰鬥力,則與其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有關。
在漢朝,“馬”和“卒”的配合成為戰術配合的主流。不過,在馬鐙尚未發明的時代,騎兵對於步兵並沒有絕對優勢,騎兵要想正面對抗密集結陣的步兵軍團,會付出慘重的代價。白登之圍中,匈奴騎兵包圍漢軍達七天之久,卻無法全殲漢軍,最後只能與劉邦和談。公元前99年,漢將李陵僅帶5000步兵去突襲匈奴的王庭,在沙漠中遭遇匈奴主力三萬人。在這場以步對騎的戰鬥中,李陵排出“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的防禦陣型,當匈奴騎兵衝鋒而來時,千弩急射,殺數千人。兩軍一日戰數十次,匈奴傷亡慘重。匈奴單于又調集八萬多援軍圍攻李陵,卻久攻不下。最後,因漢軍中出了一個叛徒,向單于交代了李陵軍弓盡糧絕的事實,單于才打消撤退的念頭,全力圍攻,李陵在血戰之後被迫投降。
此時漢軍與匈奴的戰爭,主要還是雙方騎兵正面對決,步兵很少出現,也談不上什麼步騎協同作戰。但在漢朝領土內部的戰爭,步騎協同作戰越來越頻繁。標準的戰術是步兵方陣在中間,騎兵方陣在兩邊,當戰鬥打響時,騎兵從兩側迂迴包抄敵方側翼和後方,衝散敵方方陣,步兵陣營再衝鋒,與騎兵一起對敵方軍隊進行殺戮。例如東漢時期,段熲大戰先零東羌的“逢義山之戰”,此戰中,段熲率領漢軍一萬多人,步兵方陣布在中間,輕騎兵方陣列在兩側,一聲令下,步兵主要負責抵禦東羌軍的正面衝擊,兩側騎兵則協防步兵或對東羌軍進行包圍突擊。等到漢軍步騎配合將東羌軍形成合圍,東羌軍只能望風投降。
再例如,三國時期,公孫瓚在界橋同袁紹大戰時,“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可惜的是,由於公孫瓚指揮失誤,“瓚軍大敗”。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馬鐙的發明,槊(長矛)取代戟,加上騎手和戰馬都開始披護鎧甲,騎兵的攻擊力得到躍升,中國騎兵進入重騎兵時代。從此,騎兵可以輕易突破密集結陣的步兵軍團,步兵在騎兵面前被徹底碾壓。例如,宋金戰爭史上的一則戰例:當時有17名金軍騎兵途經磁州,被2000宋軍步兵圍住。只見這17名金軍騎兵果斷分成三隊:7名騎兵正面衝鋒,另外10名騎兵分成兩隊,在左右邊射箭邊衝,一下就把2000宋軍打垮。
以步兵為主的漢人軍隊,若要對抗以騎兵為主的草原民族軍隊,還需要步騎協同作戰,戰術也依然是騎兵負責迂迴包抄,步兵負責居中防禦或衝鋒。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宋遼戰爭裡的雁門關之戰,面對遼國十萬鐵騎的囂張氣焰,宋軍主將楊業利用雁門關地形部署,步兵據險死守,遏制遼軍攻勢,他親率數百騎兵從背後夾擊,結果一仗擊垮遼軍,打出“楊家將”的威名。
象棋是在宋朝定型的,因此,象棋中的“炮”多指宋朝之前的拋石器,拋石器可拋石彈,也可拋火球,故從石或從火,“包”是聲符。宋代的象棋子,有些背面帶畫,炮是畫成投石器或火球,和宋《武經總要前集》中的圖像一樣。拋石器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漢代以後在軍隊中大量裝備,用於遠程攻擊,“炮”“步”“騎”的協同作戰也應運而生,炮兵主要負責攻擊敵方的城牆等防禦設施,為後面騎兵和步兵的進攻開路。例如官渡之戰中,曹操便使用投石車來對抗袁紹的箭樓。《三國志·魏志·袁紹傳》中記載:“紹為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楯,眾大懼。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這種被袁紹軍稱為“霹靂車”的投石車摧毀了不少箭樓,一度扭轉局面,此後,曹軍騎兵才能夠迂迴包抄,步兵才能夠衝鋒作戰。
宋、遼、金、西夏等各方軍中都裝備拋石器。然而,史籍中從未有主要依靠“炮”就能成功攻城的案例。直到元軍學習了阿拉伯人的“黑科技”,建造了一種全新的拋石機,即所謂的“回回砲”,這種砲能發射重達200千尺的石彈,威力巨大。正是在這種砲的猛烈攻擊下,已經堅守襄陽五年的宋軍徹底喪失鬥志,投降元軍,後來這種砲也被稱為“襄陽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