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者,作強之官

腎者,作強之官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是學習中醫的必讀書之一。

本書選取最能體現《黃帝內經》理論體系的100個問題進行闡釋,每一個問題基本上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對該問題的闡釋,二是闡釋所依據的相關經典。內容上分為概念正名、陰陽之道、氣血陰陽、法於陰陽、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溼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百病生於氣10個部分。實為學習中醫、學習《黃帝內經》不可或缺的案頭書籍。

腎合於五運六氣的全稱是腎足少陰寒水,以其腑命名簡稱太陽寒水。足,提示腎氣所發走於人體的足部;少陰,本來是指陰生於陽明午之後的陰寒之氣初生,少陰就是陰寒不多的意思,用以描述暑夏之後七月、八月、九月的陰寒之氣,也類同於正月、二月、三月的春天太陽之下的厥陰之氣,區別在於厥陰是陰氣逐漸衰竭,少陰是陰氣逐漸增長。中醫理論引進四時之氣多少不等的三陰三陽概念,同時對概念的內涵進行了改造用以揭示五臟六腑功能的強弱。腎為少陰,提示腎的生陰功能弱於化水谷精微的脾太陰。古人把天地之氣相合,少陰(心手少陰-小腸手少陽)已經用來為二之氣少陰君火命名,故腎足少陰與六氣相合只能用其腑膀胱足太陽命名,簡稱太陽寒水。寒,用以提示影響腎水的重要外因;水,為五行之一,用水的特性比況腎的生理,用水的太過與不及說明腎的病理。先人對腎功能的認識也是用習見的帝王官員的職能來比喻,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王冰注:“在男,則正曰作強。”意思是男人腎功能健全則精血充足,骨節堅強,陰莖勃起有性生活能力,能繁衍後代,還能從事勞作。這是先民最早對腎功能的認識:一是生精髓,能讓人骨節堅強;二是生生殖之精,能行陽施化以繁衍後代。



從語源的角度來分析,腎字的構造提供了先民對腎功能的認識。繁體的腎字從肉(月),臤聲。腎字從肉,說明腎的意義類屬和肉有關。臤是聲符,表示讀音。那麼,“臤”表示什麼意義呢?《說文解字•又部》:“臤,堅也。從又,臣聲。”段玉裁注:“謂握之固也,故從又。”“又”在古文字中象手,表示手的側面形狀及手的動作。“臤”字的構形所表達的意義,一般認為是用手抓住臣僕或者戰俘。《說文解字•臣部》:“臣,牽也。事君也。”用繩子牽著俘虜,被牽的對象就叫臣。“臣”的“事君”義是後來的意義。從語源看,從“臤”得聲的字多有堅硬、緊固、飽滿之義,如堅,剛也。緊,纏絲急也,就是纏得緊固。所以有學者認為“臤”是會意字,由“臣”和“又”構成,在古文中“又”可以為“有”。“臣”的來源一般是戰爭中俘獲的戰俘,古人為了防止戰俘逃跑,方便管理,一般是刺瞎眼睛或者割掉睪丸,今天看來是比較殘忍的行為,但是在那個年代是普遍現象。“臣”也像人睪丸之形,“臤”會意又(有)睪丸。人有睪丸可以產生精子,陰莖就能堅硬勃起,所以從“臤”的字多有堅硬義。和女性交合繁衍後代,這在古今都是大事,陰莖能不能堅硬勃起,關係到能不能繁衍後代。因此,中國古人較早地認識到,人的生殖功能依賴睪丸,割除了睪丸就不是正常的男人,不能生育,為宦者,所以睪丸有人的外腎之說。宋慈《洗冤錄•疑難雜說》:“更驗腎囊兩子。”“腎囊兩子”就是人的兩個卵子。古人把閹割睪丸的男子稱臣,或者宦。臣或宦是家內的奴隸,以服侍主人,割除睪丸以方便內房或者後宮的管理,所以“臣”有臣服義,君臣之臣是後起義。繁體腎字從肉臤聲,聲中有義,是用聲音提示腎與睪丸及人的生殖功能有關。中醫經典對腎功能的認識,繼承了先人的思想。《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寫。”寫是瀉的古字。腎臟的功能取象於五行水,水合北方冬,萬物冬藏以待春暖茂長,腎受納五臟六腑的精華並貯藏起來,以生骨髓、腦髓、精液等精汁,所以五臟強盛精髓充盈,人能交合施精液。


腎主水,已經是五行學說流行時期的認識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肉部》:“腎,水髒也。”五行學說以水的特性來取類比象腎臟的功能主要在秦漢之際,漢代最為流行。早期對腎功能的認識比如生髓,藏精,主生殖等,只是解釋了腎的部分生理功能,並不能很好地指導臨床實踐。對腎的生理和病理的全面認識,是通過取象五行水及其對應的氣候特徵寒,並以此指導臨床實踐。那麼,水有什麼特性呢?《尚書•洪範》:“水曰潤下,潤下作鹹。”上善若水,水最基本的特點是默默無聲地滋潤土壤,讓土地能夠生長草木萬物,所以古人認為水利萬物而不言是上善。這是水的正常功能特點,也就是後面所說的水的“平”。水正常的功能是滋養萬物,太過與不及則能害萬物。水太過會出現水氣橫溢,氾濫成災;水不及則火焰明耀,津液枯竭。太過與不及都是中醫學研究的重點,並據此提出糾正解決的方案。潤下作鹹,鹹是鹽之味,水下浸而鹽留在上面。鹽的鹹味能融雪軟堅,古人叫鹹軟。火亢盛灼燒則能使物體堅結,而鹹能軟之,潤之,這是古人給出了腎水不足則火乘之,火熱盛則堅結,堅結以鹹治療的方案。古人以五行的生克之理,闡述事物之間的聯繫,並以此尋找滋養身體與剋制疾病的藥食,與西醫學尋找剋制消滅疾病的藥物並沒有本質的不同。東方的智慧並沒有停止於五行,而是進一步考慮到了影響腎臟疾病的其他因素:自然界的寒氣與人的精神因素。《素問•逆調論》:“腎者,水髒,主津液。”腎的功能如水,生津液,水過於寒就會結冰,結冰則津液不化,生命停止。所以過於寒冷就需要深藏以避免寒邪的危害。《素問•六節髒象論》:“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古人經過長期的觀察總結,把腎的功能與北方寒冬的天氣結合起來,用四時中冬天的寒氣揭示影響腎的外因,用五行水揭示腎的功能不能凝聚如冰,應該像萬物那樣在冬天深藏以儲蓄積累精華以奉春夏的生長。腎主蟄藏,生精髓,是精汁匯聚的地方,它的榮華與否顯現在毛髮,其充養骨骼、長養身體、生陰的功能用三陰表示為少陰,弱於助胃化津液的脾太陰,其腑也就是腎的表為寒冬過後的初春,陽氣還不強盛的太陽膀胱。由於少陰之名被君火佔用,故在五運六氣理論中以少陰的表膀胱足太陽來命名,簡稱太陽寒水。


特別提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