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上次公眾號發了香椿芽的圖片,有網友問:古人說香椿“祛風解毒”,又說“壅氣動風”。這個怎麼解釋?
這位網友非常善於發現問題。是這樣的:香椿生髮之氣比較足,正常情況能鼓動氣血、助生髮陽氣祛風解毒;但如果食用者本身風象較重,亦或吃得太多,又可能壅氣動風。
對應到我們熟悉的中藥上來,比如荊芥、防風、蟬蛻等風性藥,正常情況下他們是可以祛風的,但是如果這個人本來就血虛生風,用多了這些風藥又容易耗血動風。
前不久一位蕁麻疹的患者到來看診,說吃了中藥越來越燥熱,尤其到了晚上,身上癢的厲害,全是抓痕。我看她之前吃過的方子,一看是消風散加減,一派風藥。理論上是沒問題的,她的問題也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血虛風燥。
問題出現在哪呢?風化燥啊!荊芥、防風、蟬蛻等,這類祛風藥又容易把風鼓動起來,且耗傷津液。
於是,我在她前面方子基礎上加了烏梅、五味子、丹皮等。這就有了過敏煎的意思,一收一散,營衛調和,果然效果就不一樣了。
經典文獻也是這樣,既要篤信,又要靈活對待。生搬硬套,搞壞了不反思自己,反而質疑古人,這就有問題了。
這類現象在中醫裡非常多,很多時候同一個中藥是有雙面性的,比如,一些中藥即升血壓又降血壓、即升血糖又降血糖、即刺激免疫又抑制免疫。其實這些異常的根源在於氣機不順,陰陽的太過與不及,調順了,身體自然恢復正常。抓住根本,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還有一些情況,是醫家的警示,比如“十八反十九畏”,但醫聖張仲景的甘遂半夏湯(甘遂、甘草)、《醫宗金鑑》的海藻玉壺湯(海藻、甘草)、李東垣的中滿分消湯(川烏、半夏)等,可見“十八反”的應用並不是絕對禁忌。
所以在學中醫、做中醫的路上,我的感受是:基礎要紮實,思維要靈活。就好比練武習套路,如果打架也按著套路來,那你可能就會是“亂拳打死老師傅”的那個老師傅了。一招一式就是中藥、是書本上的方劑,套路是教我們怎麼把中藥組合起來用。
藥還是那個藥,經典永遠是經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