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1日是第27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顫抖的老年人身影。現今,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的第三大中老年常見疾病。“帕金森病不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但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彪認為,實現帕金森病的全病程管理,是患者活好生命後半程的核心與重點。
近六成患者未被診斷
據介紹,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疾病,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病因複雜,多認為是老化、環境及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首席專家、北京大學醫學部神經病學系副主任陳海波介紹,《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四版)》指出,到2030年,我國帕金森病患者數量將達500萬人,幾乎佔到全球患者數量的一半。
在帕金森病患病群體中,約有60%的患者未被識別診斷。“主要包括漏診和誤診兩種情況。”陳彪介紹,部分患者對帕金森病缺乏警惕,易將運動遲緩、僵硬等症狀與骨科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相聯繫,“在中小城市這一點體現得更為明顯”。
此外,在一些醫療水平較落後的地區,患者即使前往醫院也可能會被誤診。2018年,剛剛退休的李大媽左臂出現乏力、僵硬等症狀。“當時是夏天,我以為是空調吹多了,在縣城裡的醫院紮了針灸、做了電療,但就是不起作用。”李大媽說,直到2020年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就診後,她才知道自己得的是帕金森病。
與李大媽有相似經歷的人還有很多。臨床發現,帕金森病從發病到確診平均時間為2年,53.75%的患者歷經1年以上才能確診,37.5%的患者平均就診3次才能確診。
“與延遲進行治療的患者相比,早期治療的患者運動功能被保留得更多。”陳彪介紹,如果延誤治療,患者極有可能錯過藥物治療的最佳時機。
需要消除認知盲區
被確診為帕金森病的那一刻,李大媽當場崩潰大哭,她彷彿看到自己躺在床上失去了自理能力,甚至還聯想到了死亡。直到在治療中撥開帕金森病的重重迷霧,李大媽才鼓起了治療和生活的勇氣。
“廣泛的社會宣傳讓民眾對於帕金森病的認知有了顯著提升,但還遠遠不夠。”陳海波表示,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通過規範治療,其生存期長達二三十年,對於壽命的影響並不大。
“我現在對這個病還是一知半解。”一名確診治療一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告訴記者,他有一次花了3個月的時間才掛上大醫院的號,但由於就診時間有限,很多疑問沒能在就診時提出並得到解答,只能通過網絡等渠道查詢。“看多了不但搞不清楚問題,反而更焦慮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樣的現象十分普遍。2022年,北京醫院神經內科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診斷、治療及病程進展等維度的理解均存在誤區,由此導致患者無法正視帕金森病診斷並配合治療。
《“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強調,要加強老年人群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分類管理和健康指導。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馬敬紅介紹,為此,中國帕金森聯盟一直通過多種形式對患者開展宣教,患者和家屬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
打造全程管理鏈條
“從早期診斷、個性化治療到康復護理、運動指導,帕金森病全程管理需要大醫院和患者家庭聯動。”陳彪介紹,中國帕金森聯盟準備在線下診療的基礎上,融合社區管理、線上管理和居家管理,探索建立一種新型管理模式——“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聯合管理。
在“醫院﹢社區﹢家庭”的聯合管理模式中,社區醫院是識別和診斷帕金森病患者的第一站。北京市豐臺區馬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李穎向記者介紹,社區醫院除了負責開藥、跟蹤隨訪、健康宣教外,在早期篩查工作中也發揮了顯著作用。
“過去一個多月,馬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宣武醫院,開展了社區帕金森病高危人群篩查,共涉及1000餘名社區居民。”李穎表示,社區醫院將門診工作與初篩工作相結合,通過基因檢測篩查出的風險人群中,絕大部分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相當於將這部分群體帕金森病的確診時間提前了10~20年。
延續性護理是帕金森病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帕金森病患者大多生活自理能力較差,護理工作大部分需要在家庭內完成。”馬敬紅表示,在新型管理模式建立後,社區醫院醫護人員可在大型醫院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為患者提供完整連續的專業護理服務。
“我們準備上線的帕金森病全程管理系統將實現醫院、社區和患者信息的全方位打通。該系統涵蓋遠程問診、管理用藥、健康自測、專業科普、隨訪複診等功能,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患者得到規範診療和科學管理。”馬敬紅說。
文:健康報記者 劉嵌玥
編輯:於夢非
校對:楊真宇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535KQT7W】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