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有一手好牌且四次稱王,魏國為何會在爭霸路上“陣亡”了

魏惠王有一手好牌且四次稱王,魏國為何會在爭霸路上“陣亡”了

讀透文史,點擊好看👇

作者:計白當黑

編輯:莉莉絲

公元前376年,魏、韓、趙三家瓜分了原先晉國的土地,成為戰國的標誌性事件。在這三家中,魏國地處中原腹地,周邊強敵環伺,地勢易攻難守。魏國君主魏文侯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一方面在諸侯國中率先推行變法,另一方面聯合韓趙形成戰略同盟,一系列舉措大大減輕了魏國的生存壓力。

經過魏文侯和魏武侯的精心打理,魏國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武卒強盛,成為戰國初期最早稱霸的諸侯國。面對秦、齊等新興諸侯的挑戰,魏惠王雖然採取了一些措施,用來維護魏國的霸權,但無法從根本上扭轉魏國衰弱的現實。魏惠王先後四次稱王,見證了魏國與霸業漸行漸遠,最終走向沒落。

魏國變法圖強,讓秦、齊兩國君主意識到除舊革新的重要性。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使積貧積弱的秦國煥然一新。而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推行變法革新,國家實力迅速提升。而楚國地廣物博,家大業大,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而魏、趙、韓三國聯盟成為遏制秦、齊、楚染指中原的戰略屏障,合則互利雙贏,分則逐個擊破。

三家分晉_圖

魏惠王第一次稱王,與秦、齊兩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惠王與其弟公子緩在爭位競爭中勝出,引來趙、韓兩國武裝干涉,爆發了濁澤之戰,魏軍大敗。因趙、韓意見不合,魏軍反敗為勝,保住了魏國獨立地位。魏惠王上位的過程很驚險,但魏國的霸主地位很穩固。儘管如此,以魏國為主的三國聯盟宣告徹底破裂。

沒有三國聯盟的壓制,秦、齊兩國蠢蠢欲動。公元前366年,秦軍在洛陰大破魏、韓聯軍。公元前364年,河西之地重新劃入秦國版圖,秦軍再接再厲,在石門斬首魏軍六萬。公元前362年,秦、魏兩軍在少梁激戰,魏軍大敗,魏將公孫痤被俘。西線的秦國咄咄逼人,東線的齊國同樣氣勢洶洶。田齊桓公高舉老牌諸侯國的牌子,擴展自己的朋友圈,也對魏國構成了直接威脅,公元前353年,魏惠王發兵霸凌趙國,招致齊國不滿,出兵救趙,齊軍在桂陵大敗魏軍。

桂陵之戰_圖

面對秦、齊兩國對霸權的挑戰,魏惠王採取三項措施。

一是將國都從安邑遷至大梁,通過政治中心的東移,抵消齊國對淮泗地區的影響。

二是與趙、韓兩國結盟,緩解與秦國關係,以此拓展魏國戰略空間。

三是發展生產,將逢澤由官辦轉為民營,使百姓受益,興修水利,引黃河水灌溉農田,促進了農業生產。可以說,魏惠王對內施惠於民,提升國力,對外聯合趙韓,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打壓齊國。

魏惠王通過一系列措施,逐漸擺脫了困境,然而一個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公元前344年,商鞅奉秦孝公之命出使魏國,其主要目的是忽悠魏惠王儘快稱王。商鞅的目的是以此激化魏國與周邊諸侯國的矛盾,為秦國的發展爭取時間。魏惠王輕信了商鞅的花言巧語。同年,魏惠王建了個“會盟群”。他召集趙、韓、宋、衛、鄒、魯等12國君主,以及秦國公子少華在逢澤(今河南開封市南)會盟。其實諸侯對會盟的目的心知肚明,無非是確立魏國的群主地位,承認魏君稱王的事實。逢澤會盟,是魏國霸業的巔峰之作,而齊、楚等大國沒有“入群”,降低了會盟的影響力,預示著各國之間暗流湧動。

魏國的貨幣_圖

俗話說:“樹大招風。”魏國逐漸恢復元氣,是齊國不願意看到的。公元前341年,魏惠王聯合趙國,對韓國大打出手,齊國再次挺身而出,在馬陵殺死魏軍十萬,主帥龐涓戰死,太子申被俘。馬陵之敗,是魏國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可以說,魏惠王的第一次稱王,魏國從霸主寶座跌落,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魏國元氣大傷,國勢頹廢,與之相反,齊國在齊威王的領導下,實行鄒忌變法,國富兵強,聲譽日隆,順利頂替魏國成為新任霸主。魏惠王面對魏國的爛攤子,只能空嘆奈何。公元前334年,他前往徐州向齊威王服軟。見昔日的霸主放下架子,低三下四地跑來恭維自己,齊威王十分得意。這是一場破落戶與外來戶之間的對話。會談中,雙方達成一致意見,齊魏兩國君主互相尊王。“徐州相王”標誌著魏國霸權旁落,從此在合縱和連橫的漩渦中,無法自拔。同時,齊、魏兩國君主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周王室淪為吉祥物,各路諸侯紛紛稱王,國際局勢更加複雜。

齊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_圖

“徐州相王”後,秦國迅速從西部地區崛起。公元前328年,秦軍再次在魏軍面前秀肌肉,一舉攻下蒲陽。魏惠王原本指望合縱集團能給予支持,沒想到趙國剛一出頭,就被秦軍揍得鼻青臉腫,其他合縱小夥伴見狀,只得保持沉默。魏惠王一怒之下,退出“合縱群”,開始抱秦國的大腿。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和韓宣王,帶著幾個小諸侯國的國君,組團來秦國表忠心。為了表達加入連橫的決心,魏惠王將張儀勒索的上郡割讓給秦國,作為回報,秦國把蒲陽和曲沃還給魏國。同時,秦、魏、韓等君主在咸陽互相尊王,由此宣告連橫集團的成立。為了哄秦惠王開心,魏惠王和韓宣王還給秦惠王牽馬。算起來這是魏惠王第三次稱王了。

公元前323年,張儀與齊、楚兩國的使節在齧桑(今江蘇省沛縣東南)召開會議,商討進一步蠶食魏國的計劃。魏惠王面對加強版連橫集團的威脅,在公孫衍的斡旋下,魏、趙、韓、燕、中山等五國君主相互尊王,組成合縱集團,抱團取暖,一致對外,史稱“五國相王”。

戰國七雄_圖

齊國擔心合縱聯盟對本國不利,藉口中山是蠻夷小國,不能稱王,拉攏趙、魏兩國,企圖破壞聯盟,沒有得逞。接著,齊國又封鎖中山國邊境,主動向燕、趙兩國割讓平邑,煽動兩國攻打中山,燕、趙不為所動。同時,楚國也不甘寂寞。公元前323年,楚將昭陽在襄陵大敗魏軍,一舉拿下魏國八個邑。惠王這時感覺寶寶心裡苦啊,哀嘆道:“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魏惠王以八個邑的代價,換來了第四次稱王。

魏國在戰國群雄的角逐中,率先崛起,稱霸中原。魏惠王面對混沌複雜的局勢,缺乏準確的判斷,四處出擊,多線作戰,導致力量分散,樹敵過多。孫子日:“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在對手的不斷蠶食下,魏國雙拳難敵四手,在中原逐鹿的競爭中,將主動權拱手相讓,成為任人魚肉的附庸。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史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