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志怪故事中的文物竟然考古出土,與殷商甲骨文和敦煌遺書齊名丨林屋公子

唐代志怪故事中的文物竟然考古出土,與殷商甲骨文和敦煌遺書齊名丨林屋公子

本文首發於《北京晚報》2023年3月25日,原標題:《居延漢簡:漢代邊軍的生活實錄

近日,“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集中展出。何為“古文獻四大發現”?包括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和明清內閣大庫檔案四種。


其中,殷商甲骨文、敦煌遺書和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那麼,居延漢簡又有什麼內容,為什麼能和其它三大文獻齊名呢?我們就來講講居延漢簡的故事。


國家典籍博物館

從怪異到現實:居延漢簡的發現


唐代李德裕《玄怪錄》講了一個故事,說是北周靜帝時,居延部落的首領勃都骨低有一日接見了幾十個伶人,伶人們向他表演互相吞食又吐出的把戲;一連半個月,勃都骨低有點不耐煩,他們又把勃都骨低的親屬吞了。勃都骨低磕頭求饒,他們才吐出來。


勃都骨低很生氣,派人暗中跟隨他們想殺死。手下見到他們到一個宅院牆基就消失了,勃都骨低就派人挖地幾尺,見到一些瓦礫,瓦礫下面有個大木籠。木籠裡面有數十個皮袋,木籠旁邊有一些穀物。木籠中還有一份竹簡,勃都骨低捧出來看,見文字基本都磨滅了,只是隱約見到有幾個“陵”字。


勃都骨低知道伶人就是皮袋成精,就說要燒了它們。這時候,皮袋們都大哭,說自己本是西漢騎都尉李陵的搬糧袋,屋子倒了被壓在這裡,靠著李陵留下的水銀存活,又被居延山神收為伶人,希望勃都骨低能夠饒恕。勃都骨低不聽,把這些皮袋都燒了,燒的時候它們都發出哀痛冤屈的叫聲。就在這一年,勃都骨低全家都相繼病逝了。


這自然是個荒誕不經的故事,所以在古代長期未被受到重視,僅僅被視為一個志怪雜談而已。但如果仔細品讀的話,會發現其中蘊含的歷史信息。


今日居延海

時間快進到上世紀。1930年至1931年,由中國和瑞典考古學家聯合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在居延地區發掘出了1.1萬餘支漢代簡牘。建國後,甘肅省博物館考古隊又陸續在這裡發掘了2.1萬餘支簡牘。


“居延”一名起源於西漢,當是匈奴語的音譯,一說即“祁連”。西漢在此置居延縣,屬張掖郡管轄,包括今天甘肅省金塔縣鼎新鎮至內蒙古額濟納旗這段區域。而居延漢簡的發現地點,實際上也超出了居延的範圍,有學者也主張稱為“張掖漢簡”更為準確。


居延地區地處河西走廊、長城一線,屬於漢帝國的邊塞區域。漢朝初年,這一片地區本為匈奴控制。隨著漢武帝時名將霍去病兩次徵匈奴,佔領此地的匈奴渾邪王率投漢。元鼎六年(前111),漢朝在這裡設置張掖郡。元封年間(前110-前105),李陵率八百騎入匈奴,路過居延。


可見,《玄怪錄》說居延地區北朝出土了李陵竹簡,倒也並非完全無中生有。太初三年(前102),漢朝又在張掖郡的北邊設置居延縣,將此處正式劃歸入漢王朝的版圖。


西漢河西四郡地圖與居延位置

後來居延地區先後被王莽、劉盆子、竇融、隗囂等政權等統治,直到東漢建立,居延地區又重新被漢帝國控制。東漢中後期,因為河西羌人長年叛亂,中央政府逐漸失去控制。所以居延漢簡的年代也從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開始,一直延續到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


而其中更多,集中在西漢宣帝至東漢光武帝這段時間內。因為居延地區處於邊塞,所以居延漢簡的主要出土地點,包括自上而下的都尉府、候官、部、燧及都尉府直轄的關等處。


這批簡牘的形式和內容多種多樣。形式除了最常見的簡和牘,還有觚、檢、緘、籤、檮、符、削衣等;內容包括書、官府公文、簿、籍、課、案、條、券刺、科品令、錄、算、劾狀、記、計、奏、符、過所、致、式、信札、古書籍、律令等,其中又以官府公文和簿、籍類最多。


這批簡牘文獻,既是漢代統治經營河西的主要證據,又是瞭解漢代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軍事史、社會生活史的重要史料,還是研究漢代簡牘形制、書法、古文字的關鍵資料。


居延漢簡

從都尉到士兵:漢代邊塞的生活

從戰國時期開始,我國在北方修築長城,抵禦遊牧民族入侵。古代沒有電子技術,烽火就是最先進的報警設施。不過,烽火究竟是如何使用,古代文獻中卻一直語焉不詳。而居延漢簡中有一批烽火條令,填補了這一空缺。


根據這些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居延都尉府所屬有4候官、約15部、127燧和1關,各候官由北至南分管一段要塞,最南是關,烽火線也由南向北連成一線。一般來說,白天舉1-2烽,點燃1積薪;晚上1-2苣,點燃1積薪。


所謂的烽,是烽火臺最常見的信物。根據唐人的說法,大致是在烽火臺上樹起高杆,杆頭安裝橫木、滑輪,將裝有可燃物的籃筐系在滑輪,使其方便升降,點燃表示警備。積薪則是堆起來的柴草垛子,苣是柴草或蘆葦紮成的草靶子。


有的塞還使用表和煙,表即旗幟,煙即狼煙。其中積薪是最重要的信號,代表敵人的數量和態勢。一般為1積薪,如果敵人為千騎以上全面進攻,則為2積薪,最多不超過4積薪。整個居延地區烽火相互呼應,不能停止。


漢代烽火臺遺址

居延地區儘管是邊塞軍區,但也有不少民眾居住,且處於河西走廊,所以居延漢簡中也有不少市場交易、商品買賣的內容,我們可以瞭解漢代商品及物價。


其中買賣的食物類有谷、粟、梁粟、黍粟、大麥、麴、黍米、豉、大油、大肉、蔥、毋青、韭菜、薯種、芥種等,衣物類有裘(皮衣)、復袍(棉袍)、皂練復袍(高級棉袍)、皂復袍(中檔棉袍)、練長袍、官袍(單袍)、絝、皂絝及絲、絮、帛、八稯、郭縷布、白素、縑、縹、練、皂練等。


除此之外,還有軺車(高級小車)、牛車(大牛車)、馬、胡馬(外種馬)、服(運輸)牛、(耕種)牛、狗(警犬)、田、宅、小奴、小婢、庸等。


在這些商品裡,又以糧食和土地最為便宜,如1石谷35錢、1斤油17錢、1斤肉3錢、1束蔥4錢、1畝田100錢,而1領(件)復袍就要400錢、兩(條)絝也要700錢,而1輛軺車要1萬錢。這表示糧食和土地在這裡最不缺,而其它產品多自外地輸入,所以價錢較高。

西漢士兵畫像


當地官兵的工資如何呢?


最高的是軍區長官——居延都尉,他是比二千石官員,月俸祿是12000錢;他的副手都尉丞是六百石官員,月薪6000錢;而居延縣令同是六百石官員,月薪卻只有1200錢,同級別行政官員收入不如軍事官員。還有甲渠候,比六百石,月薪1200錢;斗食吏,三百石,月薪900錢;燧長,600錢;令史和嗇夫,三百石,720錢。至於戍卒,連錢都沒有,只有每個月的三石三鬥三升口糧。


總體來看,當地官兵收入比較低。作為掌管烽燧的基層軍官燧長,一個月的工資還買不起兩條褲子。


這樣一來,也就出現了一些違法違紀的行為。比如有燧長拿了別人的東西不給錢,有候史欠別人錢不還的;還有候長在工作時間,私自派兵渠市場賣羊賺錢;又有甲渠候以權經商,賺了錢卻想賴賬,還反咬一口僱工的。當然,這些不法分子都被告了。不過,基本的糧油肉菜的必需品還不算貴,所以僅僅維持溫飽還是不難的。


甘肅金塔出土漢"居延右尉" 封泥

居延都尉府的士兵主要有五類:包括田卒、戍卒、騎士、省卒和各機關之卒。其中田卒主要工作是種田,戍卒主要工作是巡視,騎士是騎兵,各機關在各機關從事事務工作,府卒、倉卒、庫卒、亭鄣卒、郵卒等。


兵員最小20歲,最大50歲,身高有7.1尺、7.3尺、7.5尺三種,平均身高7.3尺,約1.7米左右。在這些士兵中,除了騎士主要是本地人組成外,其他兵員中也有不少外地人;而基層官吏則基本都由在本地士兵中選拔。


古代最基層的行政單位是“裡”,是鄉下一級單位,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村居。裡始設於先秦,秦漢大一統時代,裡在全國開始盛行。但因為鄉里的級別太低,所以像《漢書·地理志》《後漢書·郡國志》這種正史方誌,卻一般不涉及鄉里的建置。


而居延漢簡則有不少這方面的資料。除了居延本地外,因為有不少兵員來自外地,所以居延漢簡也涉及了他們的籍貫。據統計,居延漢簡中共記錄了全國46郡172縣的571裡,可以補充基層地理資料的不足。


漢畫像石中的漢匈作戰圖

居延縣見於簡牘有80個裡,大約為4個鄉管轄。張掖郡有10縣24352戶,算下來,每個裡大約有30戶居民。至於每家的人口,也可以通過戶籍資料得出,一般小家庭2-3人,中家庭4-5人,大家庭6-7人,而富裕的家庭可能達到9-10人以上,當然也有單身者。


有富裕者,家裡的田地、車輛、奴婢、牛馬等財產就有15萬錢之多;也有貧困者,為人承擔僱工。家庭的土地都屬於私有,可以在家族內進行繼承或者買賣。


除了這些反映當地人社會生活的資料,居延漢簡中還發現一批非常珍貴的古本圖書,如《論語》《倉頡篇》《急就篇》《九九術》等,均為重要的文獻學史料。居延漢簡的價值,還值得我們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孫斌來編著《居延漢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何雙全:《簡牘》,敦煌文藝出版社,2004年。

張瑛、肖從禮:《漢代居延地區社會生活史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18年。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專注先秦秦漢史、神話妖怪學、文物考古學。出版專著《先秦古國志》《山海經全畫集》《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列仙傳》《文物裡的早期中國》《史記人物故事100》等十八種,文章散見於《國家人文歷史》、《北京晚報》、《中華遺產》、《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等三十餘種報刊媒體百餘篇,併發行音頻課程《文物裡的先秦密碼:像偵探一樣學歷史》《三十六計·智慧歷史課》。

作者著作火爆大促,還望大家多多支持

大眾、新銳、趣味

熱點知識化,知識娛樂化

長按識別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林屋讀書(linwudushu)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