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福和禍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人自己招來的。
萬事都有因果,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有時候並不是取決於天意,而是取決於自己平時種下了什麼樣的“因”。
所謂命好的人,大多有一個寬廣的胸懷,他們遇事不會較真,也不會為難自己,因此,他們才能夠生活得從容、幸福。
而那些命苦的人,他們的痛苦,也大多是自找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遇到這幾種可憐人,需要收起你的善良。
01
抱怨生活,不思進取的人
威爾 · 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 抱怨的本質,其實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抱怨,其實是一種逃避,而且期望別人跟自己一起逃避。
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甚至還會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來看一個寓言:
驢耕田回來,躺在欄裡,疲憊不堪地喘著粗氣,狗跑過來看它。
" 唉,老朋友,我實在太累了。" 驢訴著苦," 明兒個我真想歇一天。"
狗告別後,在牆角遇到了貓。狗說:" 夥計,我剛才去看了驢,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它說它想歇一天。也難怪,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了。"
貓轉身對羊說 :" 驢抱怨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幹活兒了。"
羊轉身告訴了女主人,飯桌上女主人將這件事告訴了丈夫:" 驢想背叛你,它想換一個主人。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準備怎麼處置它 ?"
在不斷的添油加醋中,驢的命運最終也走向了滅亡。
所以,經常跟別人抱怨的人,一定是一個充滿負能量的人,這種負能量一定會給自己招惹是非。
弱者喜歡抱怨,強者從來不會對別人訴說自己的心酸,弱者並不是缺少幸運,而是欠了生活一份努力。
餘生,做個強者,將幸福和快樂全部握在自己的手中。
02
言而無信,謊話連篇的人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什麼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質?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說:遇到事情靠得住,責任面前有擔當,信用永遠是第一位。
可見,信用是一個人為人處世中最重要的品質。
一個人品差的人,往往不講信用,言而無信。反之,一個人品好的人,往往講究信用,言而有信。
《史記》裡記載了一則有關誠信的經典故事:
春秋時期,齊恆公出兵討伐魯國,魯軍敗退提出獻邑求和,於是兩國約好在柯地會盟。
正當訂立盟約之際,魯將曹沫突然跳上盟壇,用匕首劫持齊桓公,要他退回被侵佔的魯地。
齊恆公迫不得已,只好答應。
待到曹沫回到席位上後,齊恆公有些後悔,管仲進言如果背信則失信於諸侯。
最終,齊桓公還是聽從了管仲的建議,將侵佔的魯地盡數歸還魯國。
諸侯們聽聞此事,紛紛稱讚齊桓公言而有信,都爭相親附於他。
不得不說,齊桓公之所以能成為當時的霸主開啟霸業,這與他能信守承諾講究信用有很大的關係。
常言道,人無信不立。
孔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一個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
信用,是一個人立世的根本。
一個人不講信用,即便靠著坑蒙拐騙的手段了過上了不錯的生活,那也必定不能長久。
遠離這類人,防止上當受騙。
03
心不善,不懂得感恩的人
善良是好人品的關鍵要素,人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方能受人敬仰。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忘恩負義者,就像你伸手把事物送進他的嘴裡,他卻想連你的手一起咬下。
古人云,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可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只想得到從不付出,佔盡他人便宜。
你幫他,視為理所當然,你讓他,永遠得寸進尺。
一朝窮困潦倒時,從不換位思考,只知道無休止地索取。
從不顧念別人,就只顧全自己的利益,求人幫助把好話說盡,一旦飛黃騰達時,趾高氣昂,把別人的資助恩情拋之腦後。
這類不懂感恩的人,著實可怕,沒人品,沒有良知,你幫助他,他只會考慮自己,你信任他,他只是在利用你,身邊有此類人,一定要遠離。
你會發現,人品好的人,往往都自帶光芒,人人都想靠近,人生中最可貴的無非就是人品,一個人的心靈美永遠戰勝邪惡的表面。
做人,一定要心向善,做人永遠不做白眼狼,受他人的恩惠,要銘記於心,有恩報恩,有情報情!
▽
人之初,性本善。
幫助別人是傳統美德,但是你要看對方是否值得幫助。不能因為做了好事,反而被人訛詐,導致自己惹麻煩,或者與人結仇。
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個男人跪在菩薩面前,希望菩薩幫他離婚;隔一會,男人的妻子跪在菩薩面前,希望菩薩能夠幫她,讓丈夫永遠不要離開。
菩薩很為難,只能保持沉默,順其自然,誰都不幫。
很多時候,什麼都不做,就是慈悲。
遇到可憐的人,你要注意辨別。幫助心中有陽光的人,遠離內心陰暗的人,拒絕幫助“不懂感恩”的人。
記住,善良是一種能力,不是愛心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