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孫紅 高梵: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迎來新總統

【世界知識】孫紅 高梵: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迎來新總統

 點擊 世界知識  關注並星標

每天與你一起

平實理性看世界

2023年3月1日,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和人口第一大國尼日利亞迎來新總統。當天,尼國家獨立選舉委員會宣佈,執政的全體進步大會黨候選人博拉·蒂努布在2月25日舉行的全國大選中獲勝,當選總統。國際社會對尼選舉高度關注,地區組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非洲聯盟,域外國家及組織歐盟、美國等均向尼日利亞派出觀察團。

2023年3月1日,尼日利亞執政黨全體進步大會黨候選人博拉·蒂努布當選尼新一任總統。

本年度非洲最重要的選舉

尼日利亞1960年獨立後多次發生軍事政變,長期由軍人執政。1998年6月,軍政府首腦薩尼·阿巴查病故,國防軍參謀長阿布巴卡爾接任國家元首,制定“還政於民”計劃。自1999年確立民主體制以來,尼總統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由選民直接投票,當選者須獲得簡單多數票,且在全國36個州和阿布賈聯邦首都特區中的三分之二州(區)獲得至少25%的選票。此次大選,在18位總統候選人中,三人最為突出且實力相當,分別是現執政黨全體進步大會黨(大會黨)候選人蒂努布、反對黨人民民主黨(人民黨)候選人阿提庫·阿布巴卡爾、工黨候選人彼得·奧比。

此前的總統選舉,對決往往在大會黨和人民黨之間發生。此次大選,工黨候選人奧比以勤儉、清廉、反建制的形象示人,在青年群體中人氣頗高,選前民調一路領先,對兩位傳統大黨的候選人構成強有力挑戰。因此,這也是尼歷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次總統選舉。最終計票結果顯示,在2400餘萬張有效選票中,蒂努布得票數超過879萬張,阿布巴卡爾、奧比分別獲得約698萬張和610萬張選票。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在西非地區政變頻發的背景下,尼若能實現權力和平交接,對地區穩定和民主政治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不過,此次選舉計票工作引發了爭議,尼首次使用的電子投票系統在結果傳輸上出現較大問題,遭反對黨質疑。人民黨和工黨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取消結果,重新組織選舉。

蒂努布其人

蒂努布是尼政壇資深政客,1952年出生於尼西南地區奧遜州一富商家庭,屬於尼主體部族之一約魯巴人,信奉伊斯蘭教。蒂努布曾在美國讀高中和大學,取得會計學學位。20世紀80年代,他返回尼日利亞,在美孚石油公司工作,幾年後投身政壇,於1992~ 1993年任尼聯邦參議員。1994年,他領導了反對軍政權專制的運動,隨後被驅逐出境。1998年阿巴查軍政權倒臺後,蒂努布回到國內,於1999年起任尼經濟首都拉各斯州州長,2007年卸任。在此期間,蒂努布大興土木,發展教育,改善城市基礎設施,任內修建的拉各斯快速巴士線路極大緩解了城市通勤問題,由此獲得廣泛讚譽。不少選民看重蒂努布經濟治理才能,寄希望於其能帶領國家實現新的經濟增長奇蹟。

蒂努布還是大會黨的元老級領袖。2015年,他與布哈里等人一道創建大會黨,以在當年總統選舉中挑戰已經執政16年的人民黨。同年3月布哈里當選尼總統,並於2019年2月勝選連任。蒂努布財力雄厚,行事果決,在尼政商兩界人脈極廣。布哈里曾表示其兩次順利當選總統均離不開蒂努布的大力支持。不過,蒂努布也曾捲入多起醜聞。1993年,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地方法院指控蒂努布涉嫌加入在美販毒和洗錢的網絡,後以沒收非法所得結案。蒂努布解釋稱,其私人賬戶遭盜用,自己並不知情。2018年,他又被指控利用親信註冊的公司洗錢、逃稅,後尼法院做出不予起訴的裁定。

面臨多重挑戰

2022年10月,蒂努布的競選團隊提出一份題為“2023嶄新希望”的競選綱領,就內政外交16個領域提出政策方向,並結合尼當前形勢,將安全、經濟、油氣作為施政優先事項。

當前,尼安全局勢嚴峻。該國東北部深受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和“伊斯蘭國西非省”侵擾,西北部和中北部地區的武裝土匪持續作亂,農牧民暴力衝突時有發生,東南部地區的比亞夫拉分離勢力依然活躍,尼日爾河三角洲地區的犯罪團伙十分猖獗。在尼部分地區,各類武裝勢力勾連趨勢加深,不僅策劃發動劫持客運火車、襲擊飛機場等大型暴恐事件,還對國民和外國公民無差別實施搶劫、綁架,導致“綁架經濟”在尼盛行,百姓苦不堪言。據武裝衝突地點和事件數據網站披露,2022年已有超過10000名尼日利亞人在武裝衝突中喪生,超過5000人被綁架。蒂努布提出,國家安全是繁榮和民主社會的基石,其將繼續推進安全、軍隊和執法部門改革。

尼202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3.1%,人均GDP約為2000美元。不過,布哈里執政期間,尼經濟年均增速僅為1.1%。目前,尼約有63%的人口生活在“多維貧困”中,供水、供電、醫療、住房等基本需求都無法得到保障。尼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尼失業率為33.3%,青年人失業率則高達42.5%。蒂努布承諾,當選後將推進“史無前例”的產業活動,促進尼工業和農業發展,以改善民眾生活。年輕人將在數字經濟等新經濟領域發揮引領角色,實現“體面就業和創業”。

尼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產油國,僅次於安哥拉。石油業系該國支柱產業,尼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85%來源於該行業。受各種因素干擾,尼原油產量不穩定且增產困難,2022年產量僅達預期產能的70%,嚴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尼國內煉化能力不足,所需燃油的80%依賴進口,政府長期提供鉅額燃油補貼。歷屆政府都曾試圖推動取消或削減這一補貼,但均遭到民眾和相關利益集團的阻撓。蒂努布承諾將加大對原油生產設施的投資和安全保障,穩定並逐步提升原油產量,進一步放開下游煉化行業,實現燃油自產自足,分階段取消燃油補貼。

蒂努布指出,尼外交應服務於國內政策的實施,繼續保護和促進尼經濟利益,提升在西非、全非和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中國是尼最主要的域外經貿合作伙伴。尼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場、第二大出口市場。雙方在貿易、基建、投融資領域合作成果顯著。蒂努布在選前表示,讚賞中尼務實合作成果,願意借鑑中國在基建、水電開發、加工製造等多個領域的經驗,希望中國繼續為尼經濟發展作貢獻。近年來,中尼關係平穩發展,但也曾在新冠疫情、債務等問題上發生一些小風波,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尼當前經濟發展的困境。中國公民在尼屢遭綁架和襲擊也令中國政府和投資者對尼安全局勢更加關注。

無論是尼國內民眾,亦或是非洲和域外國家,均期待蒂努布在未來四年為尼人民帶來“嶄新希望”。

(作者分別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END  ·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識》2023年
第7期
責編:趙萌
查看本期目錄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本期
雜誌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