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計丨高葉:你怎麼想要我的頭啊??

美人計丨高葉:你怎麼想要我的頭啊??

姐姐,饞腦袋了

一場微博盛典讓高葉明白,大家對她的愛有多質樸。

別的明星出場都是誇五官、誇皮膚、誇有氛圍感,而高葉收穫的是一聲接著一聲“腦袋真好看”的讚美。

高啟強愛大嫂的頭腦,粉絲愛高葉的腦瓜子,甚至有人比對照片畫出了頭部骨骼圖片。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叫我老伯

的確是好立體,好漂亮的一顆腦袋。


我們用簡單的對比來引入:扁頭和圓頭。

相比於扁頭,圓頭能駕馭更多的造型,披髮自動撐起高顱頂,梳馬尾辮不害怕沒有支點,側面照弧線更圓潤流暢。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追星狗

品品劉亦菲這顆頭有多圓潤飽滿

這就是為什麼,二三十年前那些被長輩強行睡成扁頭的年輕人,正在借用一切輔助設備,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顆圓潤的腦袋。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酸酸pig

漂亮的圓頭,其實由額骨、頂骨和枕骨決定,如果黃金上點、黃金下點,下頸分界處都是相對清晰的,枕骨相對飽滿且高度適中,在視覺上微微高於面部水平線,那麼從正面看這顆頭,就會自然而然形成頭包臉的效果。

即便頭很大,也會顯得臉很小。

另外,頭骨的寬窄區別也會對外形起到決定性作用。

雷佳音和劉昊然的頭圍都是61cm,但視覺效果完全不同,因為一個是橫向寬,一個縱向寬。

我們經常誤以為歐美女藝人頭更小,其實他們的平均頭圍比亞洲人多3-4cm,只不過是因為縱向寬,在鏡頭前更佔優勢,而亞洲盛產闊面型,以橫向寬頭骨居多。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KendallJennerUpdates

頭骨橫向寬,往往面部摺疊度也較低,面部更像處在同一個平面上,稜角不夠分明,有種敦實厚重的感覺;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KendallJennerUpdates

縱向寬的頭骨和高面部摺疊度,往往是天選上鏡人,面部以鼻子為對摺線,迅速摺疊、向後延伸,他們從正面看臉蛋更小、五官更集中、面部骨骼天生具有光影感。

比起鼻軟骨,頭骨才是決定美貌高度的硬件設施,看到這兒你應該明白,美人在骨不在皮這句話,沒有之前想的那麼簡單。

能看懂這篇稿子的各位姐妹,應該都已經過了頭骨定型的歲數了,但我們依舊有辦法打造頭包臉,依舊可以靠化妝拉近差距。

重點在於修容,通過陰影增加縱深感,從正面增強面部摺疊度。

面部下半部分:強調明暗交界線

毛戈平老師之前在教學面部側影的時候,沒有選擇常見的嘬腮法,而是用貼近面部輪廓的弧線形來修飾臉頰。這時候他就提到過一個詞,叫做“明暗交界線”。

正常來講,從顴骨頂點到下巴畫一條弧線出來,就是明暗交界線。

打上面光後你就能看出來,明暗交界線兩側,一邊是偏亮的正面,一邊是偏暗的側面。

抱歉了王楚然老師,借用一下美麗臉蛋

普通的修容只照顧面中,無法強調出顴骨和下頜拐點,面部還是緩慢摺疊的。而強調明暗交界線的修容法,讓面部從顴骨處開始迅速摺疊,向後延伸。

所以按明暗交界修出來的臉立體度更高,看上去更小巧。按照這個辦法化過一次,你就再也不會相信那些爛大街的“吸腮大法”和“打圈大法”。

面部上半部分:強調骨骼高度

剛才有說過,頭骨由額骨、頂骨、枕骨決定,而最靠近臉頰的部位,是頂骨,周邊連接著顳骨。

強調連接處,可以繼而強調出面部摺疊度。

說簡單點,就是要以眉骨頂點為起始點,向上畫一條弧線,然後再強調眼尾的凹槽,用這種方式打造面部上半部分的摺疊度。

看看面部立體度出了名的女明星,顳骨和眼尾處都有這樣的陰影。

同時,用高光色提亮顳骨外側的太陽穴部分,骨骼感要突出,但不能影響面部的流暢度。

學會這幾步,今天又勁省4支玻尿酸,且四捨五入等於獲得了高葉的頭。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 Ins /小紅書


往期精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