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風易挑這三種人!中風前的徵兆你知道幾個?

小心,中風易挑這三種人!中風前的徵兆你知道幾個?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老人陪伴的日子,生活總是很多歡聲笑語,家人健康平安,家中其樂融融,天底下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此吧。

打破這種美好的,往往只是一場疾病,一次中風。

人上了歲數,最怕中風,如果能及時救治還好,最怕預後不佳,留下後遺症,最後連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那樣就很痛苦了。

中風,也就是我們現代醫學上講的“腦卒中”,表現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有的甦醒後腦子還是清醒的,但有的就沒那麼幸運了,出現神昏譫語,或者偏癱、大小便失禁等後遺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風看似突然起病,但是身體早有預兆,這與平素體質、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究竟哪些體質容易中風呢?

火體身壯,風火相煽

平素脾氣暴躁,聲音高宏,形體高大,喝酒吃肉比較多,長期下去,體內心火、肝火皆盛,火盛則易生風,風助火勢,火助風威,在合適的時機下,風火相煽,《內經》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氣血皆上湧於上,則出現卒中。

為預防中風,平時飲酒就要謹慎,切勿貪杯,也不宜吃易動風的雞肉,飲食上可以多吃些清火的食物,比如苦瓜、綠豆、芹菜等。在肝火特別旺盛的一段時間,還可以喝點夏桑菊顆粒

肝腎陰虛,肝陽亢盛

時常頭暈,腳底卻像踩棉花似的,這是典型的上實下虛的狀態,容易出現在老年人身上,隨著年紀漸長,肝陰腎陰都虧虛了,陰在底下拉不住,肝陽卻一個勁的往上亢,有時一不留神摔一跤,再醒過來就偏癱了。

這類體質的人群,平時大多伴隨血壓高,但是一個勁的平肝潛陽效果不佳,還得兼顧補養肝腎,比如食物上可以適當吃些黃精、肉蓯蓉、桑葚、枸杞子、黑芝麻等,還可以用桑葉泡水代茶飲。

情志懊惱,痰火鬱積

如果生活中經常情緒懊惱,無處發洩,又因飲食等導致胸中總有漉漉痰聲,但咯痰很少,長此以往,也要提防中風。痰濁鬱積於裡,與內火相結,痰火作祟,內風易動,發時風痰上壅清竅,陡變昏厥閉證,也就是中風了。

昏倒甦醒後還有可能出現舌強不能言的情況,這時注意熄風順氣開痰,鮮竹瀝就是一味經常用到的良藥,熱痰吐出後,再調理起來就相對沒那麼棘手了。

這類體質的人群,平時要注意積極調整心態,若遇心中不快及時發洩出來。飲食上要忌生冷油膩肥,可以適當吃些清火化痰的食物,比如白蘿蔔,絲瓜、冬瓜等。如果胸中痰火過重,還可以用點浙貝母、薏苡仁燉梨吃。

閉證與脫證…

以上說的三種,高下都與火有關,往往平時精力還行,很少會與中風聯繫到一起,但一旦發作,後果就很嚴重,而易導致中風的體質,遠不止這些。

比如,素來陽虛體質,突然出現神昏、肢體鬆懈甚至四肢逆冷,胸中痰聲很重,這時就要用蘇合香丸醒神開竅了,再配合滌痰湯等溫陽化痰。這依然是屬於閉證,不過是陰閉

與陰閉對應的是陽閉,就是猝然昏倒後,出現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屈而不伸的緊閉狀態。近年來非常流行的安宮牛黃丸,是適用於陽閉的,出現高熱驚厥、竅閉神昏的時候使用。


與閉證相對的是脫證,出現脫證時就比較危險了,目合口開,手撒肢冷汗出,甚至二便自遺,搶救不及時,隨即陰陽離決,這時就需要用到參附湯固脫回陽了。

中風脫證與閉證症狀表現截然相反,用藥亦是大相徑庭。如果辨證錯誤,藥用錯了,那就神仙難救了。

中風後的救治貴在爭分奪秒,而人在中風前,還有一些徵兆,家人看到這些預警就要留心了。

  1. 正常人舌頭伸出來是在正中位置,如果伸出舌頭不自覺的就偏向一,儘管告知後它能回正,但是這種無意識狀態下的“偏”,往往是內風擾動,氣血阻隔,任其發展就很可能中風。

  2. 手指、腳趾、頭面時有發麻。身體因氣血周流濡養才有了正常的知覺觸覺,當氣血有時不能到達某個部位時,就會出現發麻,這也提示體內氣血亂了。這時要及時找到病因,辨清虛實。

  3. 突然感到眩暈,腳步不穩。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外在表現,在內則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了,尤其要防止跌倒。

  4. 性格大變。家庭中,當某個成員性格大變,或暴躁、或孤僻、或蠻不講理時,家人們也要當心。這種比較多見的一種情況是,老伴去世後,留下的老人出現性格大變,隨即沒幾年就中風了,這裡既有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原因。肝鬱、肝火都是導火索,所以子女們一定要注意日常給老人多些陪伴。

春天花鳥雲集,大地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然而也就是在這美好生機中,很多老人抵不過木氣的升騰,噗通一跤倒地,甦醒後就要忍受無盡的病痛折磨。作為子女,不求大富大貴,只要家人健康平安就心滿意足了。真心祝願每一個家庭幸福圓滿!

您可能錯過的往期精彩文章

當歸中醫2023年招賢納士,期待與你一同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清明 | 容易忽略的這些疾患,你都佔了嗎?

百花盛開,這些花不要輕易觸碰,有毒!

野菜界的四大美味,你吃過幾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