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親愛的同學們,上週四晚上的明醫說直播間,超級火爆,氣氛熱烈,大家都在跟隨王雲濤醫師學習揉腹。
究竟揉腹對於女性健康有多重要,平時我們應該怎樣揉腹,揉腹的幾大要點如何把握?
下面我們就跟著王雲濤大夫一起來全面回顧一下吧~
王雲濤醫師
明醫介紹
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2年開始從事純中醫臨床診療工作,擅長不孕不育、備孕優生、月經不調、痛經、多囊、小兒腺樣體肥大、脾胃病、失眠、溼疹、男科等疾病。
臨床主要運用中醫“體質-病-脈-證-治”思維進行疾病診斷、治療。重視“形體-功能-精神”三位一體的診治模式。
指導患者通過改善自己的飲食、睡眠,進行專項鍛鍊的練習改善體質。按照《黃帝內經》對男女生殖的理論,針對備孕、不孕、養生人群,整理出了《助孕保健操》。重視色脈診斷,善用經方。
一
人有頭腦、心腦、腹腦
頭腦、顱腦:主管記憶、邏輯、語言、運動等。
心腦、心神:主管人與人的關係。例如:母子連心,妻子信任丈夫等。
心臟不僅僅是一個血泵,還有一些內分泌的功能。例如:當心情舒暢,心臟會分泌催產素,使壓力得到舒緩。心臟可分泌心鈉素,可使血管舒張,外周血行阻力降低;使每博輸出血量變少,心率減慢;並可使腎排尿增多等。
腹腦、腸腦:任何生物一般先有能量攝入器官。能量攝入系統就是一個神經網絡系統。能量攝入系統健全後,才出現複雜神經系統。所以,腸腦是原始的神經系統,早於心腦、顱腦產生,屬於後天之本。
人產生中樞神經系統後,腸道神經系統並未消失。而且,腸道和大腦之間有條信息通路,被稱為“腦腸軸”,有數百萬的神經元連著腸道和大腦。目前發現飲食、情緒對腹腦的影響較大。
三腦可互相影響。情緒、人際關係等,對腹腦、心腦產生影響。飲食感受對心腦、顱腦影響很大。保養腹腦,可對心腦、顱腦產生良好影響。
二
腹部與乳腺、睡眠、婦科關係密切
1 腹部與乳房
直接通過胸部的經絡有九條:肺經、心包經、任脈、腎經、胃經、脾經、肝經、膽經、衝脈。其中有七條經脈經過腹部。
經過乳房各部位的經脈與調節穴位:
外上象限:心包經-內關穴;
外上象限外上角:肺經-魚際穴;
外側:脾經-公孫穴;
外側的外側:膽經-丘墟穴;
正上正下:胃經-豐隆穴、天樞穴;
內側:腎經-湧泉穴、復溜穴;
乳房下:肝經-太沖穴;
整個乳房:衝脈-公孫穴,女性衝脈行至胸中而散於乳房。
兩乳房中間位置:任脈-膻中穴。
2 腹部與睡眠
睡眠,是心腎相交,陽入於陰。腹部為心腎相交的“軸”。
心火下行溫暖腎水,腎水上行滋養心火,心腎相交,中焦脾胃為中樞、樞紐。
中焦脾胃氣血通暢,則心腎相交的通路順暢,可為良好睡眠提供保障。
3 腹部與婦科
婦科器官大多數在下腹部,寒溼趨下,揉腹可以很好的調理婦科。
肝脾經交會處為附件區域。卵巢連接衝脈。任脈、衝脈起於胞宮。
腹部氣血和暢,對於婦科健康非常重要。
三
腹部硬結與飲食、外感、情緒關係密切
思則氣結,鬱則氣結,寒則收引,導致痰溼瘀血等凝結。
食用難消化食物、寒溼食物後,消化困難,腹部可能出現硬結、積滯。
鬱悶、焦慮、受寒等可以導致心窩部、脅肋下、肚臍周圍、少腹部硬結。
腹部已產生積滯、硬結的話,可以口服“暢清散”調理。(暢清散:炒麥芽、炒山楂、炒陳皮、炒雞內金,清理胃腸,通暢氣血,化痰散結助消化。)也可以每日食用雞內金薄脆。陳皮化痰理氣、雞內金助消化,化腹部硬結。
張錫鈍《醫學衷中參西錄》:“雞內金,雞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銅鐵都能消化,善化瘀積可知……用雞內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
動物多四肢著地行走,脊柱與地面平行,肚臍在脊柱下方。這種動物行走時,胃腸向腹前壁下墜,腹中胃腸隨行走而晃動。相當每行走一步,都對胃腸進行了遊蕩、按摩。人直立行走,胃腸向盆腔下沉,走路時,胃腸蠕動不夠,所以最好每日揉腹。
也可以主動練習順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人便秘略少,胸式呼吸的人心梗略少。說明腹式呼吸對胃腸有按摩,可疏通胃腸,胸式呼吸對心臟有按摩,可疏通氣血。
四
腹部的臟腑
腹部:胸廓下方、骨盆上方、腰前方的範圍。
腹中有:胃、肝、膽囊、脾、胰腺、腎、大小腸、大網膜、淋巴管、血管、神經等。
五
腹部的分層
皮膚:經脈皮部。
經脈:肌肉外、筋膜層。
經筋:肌肉層。
網膜:大網膜。
臟器:胃、腸等。
六
揉腹方法
對手的要求:指甲短、手指溫熱。如果不知道自己手指是否溫熱,可以用手指腹摸一下自己的額頭,如果額頭感到手指溫熱,即是手指溫熱;如果額頭感到手指冷,即是手指冷。
如果手指冷,則先用一些方法讓手指熱起來,例如多穿點、吃溫熱食物。如果胃脘部皮溫也很低可以用電加熱海鹽包,熱敷中脘、肚臍,每天30-60分鐘。加熱溫度以舒適為度,不可燙傷。直到手指熱起來後,才可以進行腹部按摩。如果肝火大,手指冷,則需要服用四逆散治療,直到手指溫熱後,才能開始揉腹。
手指溫暖後,揉腹前先進行腹部診察:查腹部皮膚溫度、軟硬、凹凸、壓痛、是否喜按、硬結等。如果有胃腸穿孔、急性胃腸炎等急危重症,則不可揉腹。
一般情況下,凸起、硬結、張力大為“實”,凹陷、虛軟、張力小為“虛”。
如果腹部有硬結,則先用“破法”:手指垂直腹部皮膚,向內用力按硬結,深達臟腑層,以能承受的最大程度疼痛為度,停留5-10秒,然後鬆開手指。重複3-5次。然後,依次點按所有硬結。注意:不可按傷自己,要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
虛證,則用指腹輕輕按揉腹部,或者用主手的勞宮穴對準中脘穴,把手掌心放到腹部皮膚,以達到“心包火生胃土”的作用。
揉腹方式:
A 仙人揉腹。
B 揉臍法。
雙掌重疊,勞宮穴對準肚臍,手掌在肚臍周圍依次重按。
C 振腹法。
雙掌或者單掌敷於胃脘部,手腕帶動手掌震動,從而達到振腹的效果。
D 摩腹法。
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摩腹。
如果不想用手揉腹,可以用振腹儀、揉腹儀揉腹。
七
揉腹後的身心反應
1 身體:腿部發冷、足底冷汗、經脈通行感、排氣、打嗝、口水增多、大便通暢。
2 心情:心情愉悅。
3 睡眠:促進睡眠。
八
揉腹需要堅持終生
人每日要吃飯、每日有情緒波動,每日可能有氣溫變化,寒溼侵擾,損傷胃腸。平時要早晨睡醒如廁後,揉腹。每晚睡前也要揉腹。
每日喝點暢清散、吃點雞內金薄脆,幫助胃腸消化、散結。
以上是王雲濤大夫4月6日,明醫說直播的精彩內容文字整理。
歡迎預約王雲濤醫師下一場明醫說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