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皮衣 Vintage
寬鬆格紋襯衫 R13
做舊牛仔褲 GIVENCHY
Panthère de Cartier卡地亞獵豹系列項鍊及手鐲
張震《時尚芭莎》五月刊動態封面
“變成那個人”的一百種方法
張震在話劇《江/雲·之/間》舞臺上留影
再次登上《江/雲·之/間》的舞臺前的那幾個月裡,張震會不時想起他扮演的江濱柳。“會想到其中的一些情節,看看自己表演上是否可以再做一些調整。”這部舞臺劇首演於2021年,是賴聲川導演創作的《暗戀桃花源》的番外篇,一次次回到同一個故事裡去,他卻始終能嚐到新鮮感。“過程裡會有許多不一樣的狀況發生,那些東西是沒有辦法期待的,挺刺激也挺好玩。”
最讓張震感到緊張的時刻出現在初登舞臺的第一天。“那天確實出現了一些小狀況,觀眾可能不知道,但對我來講就比較災難。”有了這一層鋪墊,倒是打消了他往後的種種緊張,再有意外,也不過是兵來將擋。今年第一場上場前,他喝了一杯朋友泡的熱茶,嗓子立刻“縮”了起來。“平常我沒有喝那種茶,(效果)可能也不知道,結果就是那天我很痛苦,之後兩天我也很痛苦。”
若不是每天到場有前後比較、又極其瞭解張震的觀眾,大概察覺不到他嗓音微恙,即使有人意識到些許異樣,或許也不會真正在意,但張震逃不過那份自覺。“聲音還是差了一點,就比較費勁。”上了臺,心裡這點疙疙瘩瘩的情緒就被他放在一邊。“臺上太緊張那就太可怕了,簡直噩夢成真。”
此般遭遇的確曾出現在張震的夢裡,幸好,糟糕的部分只留在了夢裡。演出的時候他不會被任何雜念侵擾,有問題可以留到臺下去反省、去後悔,站在舞臺上,他只會完完全全投入角色。做了那麼多年的演員,張震越發確信,技巧只能作為輔助,表演真正可以依賴的是內心真實的感受,也就是,“變成那個人”。
和導演聊劇本的時候,張震往往會根據文字找一段配樂。“音樂可以跨越語言和許多其他的東西,它可以帶來共鳴。”真正讓一個人物豐滿起來,張震還會填塞加入各種看得到或看不到的細節。戲服的寬鬆程度和色彩都會對他的表演產生影響。“譬如你要知道衣服上有幾個口袋,那口袋裡又分別揣了什麼東西,我覺得這很基本。”
這些並不在道具師或者服裝師的準備範圍之內,張震會自己琢磨。“你要讓口袋有一些重量感,或者說,讓它看起來更真實一點。”造型師讓人物戴怎樣的手錶、用怎樣的筆寫字、用什麼型號的電話,都有貼合角色的需要,“表現了那個人和社會是怎樣的關係”。
張震就在此之上錦上添花。“劇本里有一些線索,我們可以慢慢把它們拼湊起來,這樣去建立一個角色,其實也挺有意思的。”有時他會在口袋裡放一串鑰匙,或是一把零錢。“但現場收音的話,這些東西效果就不好,因為會發出聲響。”年代戲就簡單一些,“放手帕或是鋼筆,那些東西很有用”。
“我要先對得起自己”
平日裡的張震看起來鬆鬆散散的,彷彿有微小散漫的氣泡悠悠周遊在身邊,但只要到了鏡頭前,那些氣泡就會在倏忽間凝結,變幻為刀鋒或針尖。
或許這正是眾多導演對張震情有獨鍾的原因之一,他看起來像一條平靜的河流,水面下卻暗湧著種種漩渦。這幾年和張震合作的導演和團隊愈發豐富,丹尼斯·維倫紐瓦(Denis Villeneuve)邀他拍攝鉅作《沙丘》,上田義彥邀他拍攝自己執導的處女作《椿之庭》,Netflix在韓國開拍《蘇里南》時也邀他加入,張震已經不僅僅是侯孝賢、李安、王家衛、楊德昌、田壯壯等頂級華語導演的愛將,而是得到了世界範圍的矚目。
“怎樣在一個工作裡找到自己的舒適度,對我來講很重要。拍片的過程裡,通常在演員和導演之間,我都比較喜歡一種競爭的狀態,這樣才會出東西。”如果遇到所有人的意見太過一致的情形,張震會警覺。“那樣很沒方向性,好像我怎麼演都可以。大家還是需要一些爭執和矛盾的——也不是爭執,永遠應該有一些彼此間的較勁,大家都要讓這個作品有更多亮點可以看。”
和不同國家的團隊合作,張震就需要適應不同語言和文化環境的創作方式。他知道自己慢熱,進新劇組時,即使還沒到自己的戲份,他也會先去探班,研究一下拍攝的節奏和他人的步調。“如果不是英語環境的話,我比較需要的是翻譯。如果中間出現落差,不瞭解導演的意思或是不瞭解劇本的意思,就很糟糕。”
當然,真正的默契需要一些天時地利人和。感性如丹尼斯·維倫紐瓦,在現場和演員溝通時甚至不需要太多言語。“很多氛圍的東西他掌握得很好。試戲的時候,他會非常明確地和演員溝通好整場戲要表達的狀態。”張震很早就認識到一個現實,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劇組的協作方法都因人而異,表演的質感不應受外界環境出現波動,換言之,他應當去適應所有的“不適應”,考慮如何把當天的工作做好、把作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