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兵法歷來都有“兵貴勝,不貴久”的說法,這是由於封建社會落後的生產力和組織力,根本無法有力量,真正發動全體國民進行一場“全民總動員”性質的“總體戰”。只有到了二十世紀的抗日戰爭,中華民族才歷史上首次面臨這種全民族統一戰線性質的現代戰爭。
與之相對應的戰略思想必然呼喚一種全新的現代戰爭理論,需要一位繼往開來的偉大戰略家橫空出世,歷史選擇了毛主席。是他那部彪炳史冊的《論持久戰》,指引了中國人民看到勝利的曙光,因此毛主席才當之無愧被稱作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
不過,出乎今天無數讀者想象之外的一個歷史真相卻是:實際上,抗戰初期,國內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軍人、政客、甚至文人,都積極談論到持久戰,不少人甚至說得比毛主席還早得多,可見,當時中國人都已經意識到抗戰不可能短時間勝利,必將是一場漫長的血戰、苦戰,那麼為什麼仍然說毛主席才是當之無愧“持久戰理論”第一人呢?
其實最早意識到中日之間必有一場漫長戰爭的現代政治家,首當孫中山先生,當然他已經看到日本積極覬覦中國東北三省,預料中日一旦開戰,必然會延綿數年之久。不過,孫中山只有一種擔憂,並沒有具體探討過對策,更沒有形成理論。
繼孫中山之後,第一個從理論上有了持久戰意味的,就是民國時期中國優秀的軍事家蔣百里,蔣百里實際上更應該稱作軍事教育家,因為他沒有什麼帶兵打仗的經歷,但卻在軍事理論、尤其在中國國防建設方面有過許多非常超前和預見性很強的觀點。
蔣百里早年留學日本軍事院校,由於學業優異,曾獲得日本天皇親賜佩劍,因此他是中國難得的“知日派”,早就以日本為中國頭等大患,寫出一部《國防論》,其中預見性、創造性地提出許多防禦應對日本侵略的戰略理論,最引人入勝的就是“三陽論”。
所謂“三陽論”是指依託洛陽、襄陽和衡陽一線的山川地形,和日軍長期相持。雖然通篇不見“持久戰”三個字,但其戰略核心實質,就是與毛主席《論持久戰》中“以空間換時間”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也可以說較早將持久戰思想理論化的著作。
不過,《國防論》涉及內容非常廣,既有義務兵役制、軍事教育等,又有國防經濟學的內容,還展望世界二十年和十五年的防務趨勢,因此是一部非常龐雜的大作,持久戰思想只算一個不怎麼重要的篇章。
事實上,真正最早意識到中國必將要用“持久戰”應對日本的人,竟然是蔣介石!
1931年日本發動9.18事變後,蔣介石雖然一再妥協,叫嚷“攘外必先安內”,不過內心也必然要考慮如何對付日本侵略的問題。
尤其在長城抗戰時期,蔣介石不管是日記裡,還是公開演講中,都越來越多表示,中國要戰勝日本,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長期不斷地抵抗,一線部隊大敗,二三線繼續填上。一線陣地失守,二三線繼續防禦。
不過,可以感覺出,蔣介石這種根本就算不上一種積極、主動的戰略思想,只是被動挨打的“苦熬、死撐”,他撐下去的目的不是讓人民發動起來、壯大起來,打垮日本,而是企圖在拖延中,等來國際英美法等其他列強來干涉調停。
到了1935年,蔣介石逐步有了更細緻的方案,他參照蔣百里的三陽論,把全國劃分四大戰線,華東、寧滬杭為一線,華南為二線,川、黔、陝為三線,甘、滇為後方。如此遼闊的戰略縱深,必然意味著漫長的戰爭。
不過,蔣介石這種持久戰只是一種脫離人民的“純軍事策略”,自己都沒有信心,能不能堅持那麼久。因此,蔣介石對外竟然不敢宣傳這種想法,害怕國民和他一樣“心裡沒底”!因此蔣介石大肆宣揚的卻是“速勝論”,無情揭露了他自欺欺人“自我打氣”的虛弱,持久戰必然是指望不上他的政權的。
蔣介石“五虎將”之一的陳誠,素有“小委員長”之稱,他也頻頻談論過持久戰,甚至還寫過《陳誠將軍持久抗戰論》。
不過,正如陳誠所指揮的淞滬抗戰一塌糊塗,他的持久戰也乏善可陳,基本還是蔣介石那一套“苦熬”思想。
倒是國民黨中素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後來也積極宣揚持久戰,並有了一些精闢見解,不過,這其實已經要歸功於他看過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的緣故。
抗戰初期,不僅政府在談持久戰,就是文人學者,比如郭沫若、李公樸等、也積極談論探討。
比如著名的歷史學家范文瀾也寫了《對於持久抗戰的幾個膚淺意見》,並有不少比蔣介石還可圈可點之處,比如,他就意識到第一點,首先要組織民眾;重視抗戰思想宣傳,防範漢奸造謠惑眾;還要爭取國際力量的支持。
就在我黨內,周恩來、葉劍英、彭德懷、張雲逸、甚至王明、博古等人,也多次談到持久戰。
不過,所有這些,都沒有具體形成理論化,只有毛主席,花費九天八夜的時間,寫出了石破天驚的《論持久戰》一書。
它不僅指出中日之間會是一場漫長的戰爭,而且從日本法西斯失道寡助的本質,指出必然最終失敗的結局,中國雖然國力貧弱,但一旦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加上得道多助,必然能夠通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到最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
毛主席不僅從戰略層面指出光輝前景,而且還從戰術層面,給予中國人民更多的有益啟迪,比如“游擊戰”和“陣地戰”結合,“內線”和“外線”結合,還有“政委制度”、獨立自主的游擊戰、人民戰爭“三大法寶”。
因此,只有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才是真正全面、細緻從戰略戰術層面給予中國人民強大信心的光輝綱領著作,才當之無愧是持久戰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