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套路”出來的!學會這7招,孩子自律又配合

好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套路”出來的!學會這7招,孩子自律又配合

善用“套路”養娃的媽媽,背後是大智慧。她在用一種更柔軟、溫和的方式,向孩子傳遞愛意,引導孩子成長。


——派媽


作者 | 蘭媽

來源 | 蘭媽談育兒(頭條號)

經常聽到家長感嘆:教育孩子太難了。
家裡那個不省心的娃,要麼叛逆得讓人抓狂,要麼軟弱得讓人擔心。
在沒有掌握育兒技巧之前,我也陷入這樣的迷茫焦慮,甚至一度認為自己是位特別糟糕的媽媽,肯定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了。
但自從掌握育兒技巧,懂得使用一些“小套路”後,我發現養育孩子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這不,兩個兒子每天爭著幫我擠牙膏的習慣,已經維持了半年時間了。
這是因為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套路”兒子,對他們說:“等你們能幫我洗碗、掃地、擠牙膏,那我就輕鬆、幸福了”。
所以,孩子的優秀其實是可以被“套路”出來的。
今天,為大家推薦能讓孩子變好的7個“小套路”,希望能助你高效養出省心娃。
01
用“撒嬌”套路出暖心娃
一個下雨天,有位媽媽匆匆忙忙地拿著雨傘去接上幼兒園的兒子。
從老師手裡接過孩子後,她並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抱起孩子,或者小心翼翼地幫孩子撐好雨傘。
而是撒嬌式地說:“寶貝,媽媽的手好酸呀。”
小傢伙秒懂地接過雨傘,隨之幫媽媽撐起了一片天。
比較明顯的身高比例差,讓這對母子成為幼兒園路上一道惹眼的風景線。
當時我就在想:這位男孩兒也太暖心了吧。
上前和媽媽交談後才知道,原來暖心娃都是用“撒嬌”套路出來的。
她還說:
“如果你想要做孩子的大傘,那孩子只能是傘下的小雞,但如果你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座高山,那就要甘心做一株平凡的小草,試著去依賴孩子,他才能不知不覺地變好”。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我們跟孩子撒嬌呢,其實就是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成長得更獨立有擔當、讓親子關係變得更暖心有愛。
家長後退一步、孩子前進一步,我們需要做的,是成為孩子前進的助推力和影響力。
那如何用“撒嬌”套路出暖心的娃呢?試試這些撒嬌話:
“寶貝,我就喜歡你陪在我身邊,暖暖的、太有安全感了!”
“瞅瞅,這個家要是沒你可怎麼辦呀?”
“哇塞,這個積木是怎麼搭成的,快教教我唄!”
“可以申請你做我的小鬧鐘嗎,每天喊我起床哦!”
“快上床睡覺啦,沒有你陪著我會睡不著的啦”
02
用“英雄”套路出主角感
兒子小時候特別怕黑,每天都緊緊地捂著被子睡覺,即便是捂出一身汗也不敢動一下。
為了這件事,我試過很多辦法,睡前講故事、房間放小夜燈,甚至還經常帶著他走夜路來抵抗恐懼。
可是這些辦法無一有效,兒子該捂著被子睡、還是捂著被子睡。
後來,我發現男孩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尤為喜歡別人稱讚他那些了不起的行為。
語文課上,老師誇他寫出的字越來越有英雄氣概了,兒子回家熬夜練字打卡。
放學路上,同學誇他書包那麼重還每天揹著一大杯水,兒子就每天都自己倒水揹著。
所以,到怕黑這件事情上,我就試著用,讓孩子成為“英雄”來套路出他的主角感。
那天晚上,我故意做一個“沒用”的媽媽,嘗試好幾遍都沒有關上燈。
兒子看不下去了,從被窩裡伸出頭說:“我來!”然後就起身去關燈了。
我驚喜地說:“哇,我的小英雄太厲害了。”
那天晚上兒子沒有捂著被子睡,後來還慢慢適應獨自入睡。
當然,聰明的兒子怎會不知道我“關不上燈”是故意為之呢,他只不過是喜歡彰顯自己的英雄氣概罷了。
如何用“英雄”套路出主角光環的娃?記得這樣去做:
“寶貝,這個東西怎麼回事,快來教教我!”
“糟糕,我遇到了困難,哪個英雄來幫幫我呀?”
“太棒了,這件事處理得也太好了吧,我要跟著好好學習!”
“哇塞,哪個英雄偷偷幫我擠好牙膏了,可真是我的小英雄!”
“嗨,我的小英雄,記得明天早上喊我起床哦!”
03
用“示弱”套路出自信心
有一個三歲多的小男孩。
他被擦傷後不哭不鬧,回家後自己消毒止血,還安慰媽媽說:
“沒事的,忍一忍就好了。”
“別擔心,我下次一定會注意的。”
“不用吹吹,一會幹了就不疼。”
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呢?說出來可能很多家長都不信,男孩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他眼裡:“媽媽太脆弱了,我要保護她”。
有一個週末,媽媽帶著男孩去商場買東西。
奈何男孩的貪玩心太強,在人來人往的商場到處亂走亂摸。
為了防患於未然,媽媽直接示弱起來,她緊緊拉住兒子的手,用有些害怕的聲音說:“寶貝,你不要走那麼快嘛,要是媽媽走丟了怎麼辦,我好害怕的。”
說罷,還不忘戲精上身地擠出兩滴眼淚。
果然,優秀、堅強、還自信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會示弱的家長。
他們懂得用“被需要感”去激發孩子內在的責任感。
如何用“示弱”套路出孩子的自信心?在有些事上,家長要學會淡定。
  • 孩子不關電視時,提醒他:“寶貝,知道遙控器上哪去了嗎?媽媽真是老糊塗了,你記得還有多少時間做xx事嗎?”
  • 孩子依賴性太強時,對他說:“我們一起去收拾陽臺吧,你掃地、我拖地,你澆花、我剪葉,怎麼樣?”
  • 孩子不愛吃青菜時,融入體驗感:“媽媽現在需要你的幫助,你來把這些青菜洗乾淨,我們一起做成你喜歡的口味怎麼樣?”
  • 孩子不願意思考時,邀請他:“這本書講得真有意思,就是這一段有點不太理解,你能給我講講嗎?”
04
用“遊戲”套路出挑戰欲
我身邊有這樣一個朋友。
她是典型的大包大攬性格,只要是孩子的事情都特別上心,還安排得事無鉅細,但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
直到有一次生病,兒子連一杯喝藥的水都懶得給她倒時,朋友才開始反省。
她覺得,自己教育孩子最大的失誤就是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個不會獨立的孩子以後又怎麼可能會努力呢?
從那以後,朋友就藉助各種方法來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
一次午飯過後,朋友讓兒子幫忙收拾一下碗筷,孩子特別不服氣地說:“憑什麼讓我一個人收拾?”
被懟後,朋友藉此機會延伸出一場洗碗遊戲:
“每次吃完飯,我們剪刀石頭布,輸的那個人去刷碗哦!”
對於這個比賽規則,全家都表示贊同,孩子自然也說不出話,之後每次都是,贏了就樂滋滋地回房間做自己的事情,輸了就願賭服輸地乖乖刷碗。
用公平公正的比賽模式去激發孩子的挑戰欲,這對於倔強、愛玩的男孩來說,可是一盤硬菜,也是教育、引導孩子的一種智慧。
如何用“比賽”套路出孩子的挑戰欲?這些事要知道:
  • 注重成長環境的帶動性,每天學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今天有沒有學習的積極性。
  • 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哪怕每天讀書、練字十分鐘,和孩子探討一個新鮮問題,對孩子的求知慾都有著很好的帶動作用。
  • 幫助孩子克服膽怯心理,告訴他們:“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能在失敗中吸取經驗,為下一次挑戰做好功課,這才是你了不起的地方”。
  • 在競爭中還要增強自信,想要在困難中逆流而上,還要注意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時要誇之有物。比如“今天在xx上表現得很出色”,讓孩子通過細節認可,感受到“我可以,我能行”。
05
用“友誼”套路出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親子關係是對孩子最好的人格滋養,也是孩子幸福感、安全感的來源。
沒有好的親子關係,也就無法形成好的家庭教育。
在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之前,我就是那個動不動就焦躁、發怒的媽媽。
有時候氣到上頭,還會把孩子胖揍一頓,好傢伙,孩子直接拿惡狠狠的眼神看著我。
我也一度在反思,難道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仇人”嗎?
這樣的孩子即便將來功成名就,卻很難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註定是孤獨的。
表哥33歲,至今還是單身一人。
有房有車,也有存款和不錯的工作,但就是沒有多好的“人緣”,他最擅長的就是“把不開心寫在臉上”。
聽說,表哥小時候和姑姑的關係特別不好,因為姑姑動不動就批評打罵他,讓他後來形成了一種暴躁型人格。
因為不懂得控制情緒,也不擅長為人處世,表哥總是把“不開心”寫在臉上,還給人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漠感。
可見,親子關係就是教育裡的一個疏通管道,這個管道疏通了,教育裡很多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表哥和姑姑的前車之鑑,我開始吸取教訓,和兩個兒子以“朋友”的方式相處。
沒想到,“友誼”下的親子關係確實更勝一籌,大兒子上二年級、小兒子上中班,每天回家的路上都和我有說不完的話。
如何用“友誼”套路出孩子的親近呢?記得和孩子這樣相處:
  • 凡事認真聽,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別急,我一直在認真聽著呢”、“慢慢來,我會陪著你的”。
  • 主動吐露心聲,向孩子述說愛意:“寶貝,我永遠是最愛你的,也是你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 支持孩子的意見,可以提想法、但不做決定:“別擔心,你可以試試xx和xx方法,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膽嘗試吧!”
  • 保持一顆童心,和孩子一起玩他們喜歡的遊戲,既能一塊回味童年,也可以和孩子擁有一個共同的興趣愛好。
  • 好朋友之間需要暢所欲言,如果不知道和孩子說些什麼,不妨抓住睡前十分鐘,聊聊今天發生什麼事情,有哪些事情還需要加把勁,又或者明天有哪些新的計劃……
06
用“理解”套路出目標感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視頻。
一位媽媽在輔導她的女兒寫作業。
女孩兒每做一道題都要抬頭看一下媽媽,還會非常不自信地問一句:“這樣寫對不對?”
媽媽沒有回答,女孩就猶豫地不敢下筆去做新的題目。
但就在她準備做另一道題時,媽媽卻會說:“你確定答案是這樣嗎?”
女孩二話不說,趕緊拿橡皮擦直接把答案擦掉。
就那樣,原本半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作業,硬生生拖到一個半小時才收工。
並且,輔導的過程也特別不愉快。
媽媽不停地發牢騷說:
“這道題你都做了多少次了!”
“你做完一道題都不知道自己檢查一下嗎?”
“這道題對不對,幹嘛非要看我”
當急性子媽媽遇上不自信的女兒時,親子隔閡只會越陷越深。
尤其是對不自信的女兒來說,媽媽的否定和打擊,會讓她覺得自己特別沒用。
有人說,媽媽的本意是希望孩子養成檢查題目的好習慣,多思考才能增加學習經驗,可急性子反倒傷害了孩子。
也有人說,如果媽媽懂得撒個嬌、服個軟,在不刺激孩子的情況下讓她主動去思考,那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可我認為,導致孩子學習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媽媽的嚴苛管教。
她的監督,讓孩子喘不過氣、甚至無法思考,而孩子最需要的,也是來自大人的理解、包容和鼓勵。
用“理解”套路出孩子的目標感,你會發現他會成長得更優秀一些:
“別急,你再仔細讀讀題,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答題思路呢!”
“我能理解你現在的焦躁和不安,先讓自己放鬆下來吧,把不會的題留到最後去思考,說不定兜兜轉轉下來答案就藏在題目裡呢!”
“如果實在不會,給自己立個小目標吧,把不會的題先空著,明天找會的同學幫忙,相信他們會非常樂意幫你解答的”。
07
用“興趣”套路出積極性
兒子班裡有這樣一個女同學。
她是屬於典型的“空有夢想型”,每次都信心滿滿地做規劃,可之後就沒有下文了。
今天說明天要背會某篇課文,結果到了第二天說:“我忘記了”;
下課和同學聊天說:“等會那節課一定要做好筆記”,結果下課後又說:“老師說得太快,沒有跟上”;
……
就那樣,目標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這些空有夢想卻不願努力的孩子,根本原因是缺乏行動力,當務之急是通過擴寬孩子眼界,幫助他們轉變學習心態。
比如,通過“興趣”套路出孩子的積極性。
告訴孩子:“寶貝,週末一起出去野餐吧,你什麼時候能寫完作業呢?”
讓孩子帶著目標去實現計劃,這樣才能提升孩子的積極性。
又或者,通過“勞動”套路出孩子的高眼界。
週末或者放假時,邀請孩子到郊外栽樹、去福利院做義工吧,這些體力上的付出可比旅遊玩樂,更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做出某些有意義的事情時,他們獲得的不只是來自陌生人的稱讚,還有來自品德、眼界上的提升。
養育孩子,其實就是降低標準和高度去跟孩子相處。
當我們開始採取“以柔克剛”的教育策略時,很多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也就慢慢被解決了。
那麼,關於能讓孩子變好的一些“小套路”,大家還有哪些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來源:蘭媽談育兒(頭條號),本文首發於: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13727163030880829/ 作者:蘭媽,專注於育兒的解析,期待守護千萬寶寶們的茁壯成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