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親自送76人來杭務工,喊話杭州企業:“家裡還有大量焊工、建工,歡迎大家來跟我們要人!”

昨日上午,河南洛陽嵩縣縣委副書記、縣長辛俊峰將76位家政人員送到杭州。

縣長為何親自來杭州送人?

事情還得從2月2日說起。當時,杭州市人社局組織24家杭州企業帶了3千多個就業崗位,到洛陽的宜陽縣、新安縣、嵩縣招工。

嵩縣人民政府看到了杭州的就業機會,迅速根據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提供的用工需求,開展家政服務、養老護理等技能培訓,並再次邀請浙江三替集團、杭州市第三社會福利院上門開展面試。

最終,76名勞務人員確定來杭州就業,主要從事家政服務行業。

“我們不僅把人送來,還會跟蹤聯繫,看看他們在杭州表現如何,能否在這裡安下心來。”辛俊峰說。

這是嵩縣領導第一次將工人送到目的地。

務工人員合照留念

杭州是送工的第一站

喊話杭州企業:“家裡還有大量焊工、建工!”

嵩縣距離杭州1000多公里,地處伏牛山北麓,因嵩山起脈而得名,有“九山半陵半分川”的說法,就是說,只有0.5%的面積為平原。

直到2020年,嵩縣才脫貧。由於經濟不發達,很多當地人到外地打工。每年,前往杭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打工的有14萬人次。前往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打工的累計達到2萬人次。通過勞務輸出,當地每年收入達60億元。

來杭州之前,嵩縣對在外務工人員做了一輪分析。嵩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柴少勇說:“近一萬嵩縣人在杭州打工,且打工的時間普遍都比較長。”

很多外出務工人員,習慣於在各個城市之間奔波,流動性比較大。但嵩縣在對比了各個城市的數據後發現,在杭州打工的最穩定,不僅工作穩定,從杭州返鄉的人中,創業的也比較多。

“我們的人在杭州幹了幾年,回去後,成了技能型人才,我想杭州這個城市肯定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交流的。”柴少勇說。

柴少勇向杭州各大工廠喊話:“當地還有大量焊工、建工,歡迎大家來跟我們要人,我們會為工廠點對點招人,一對一送人。”

他說,希望嵩縣的務工人員能夠走進杭州的企業、家庭、工地,遍佈杭州角角落落。

為了表達對杭州企業的滿滿誠意,嵩縣還送出“用工VIP”服務——對招用家政服務員的家庭每戶贈送一張全家共享的免費旅遊卡;對招用焊工、建築工人的用人單位,每招用5人贈送一張免費旅遊卡;對勞務協作單位、勞務公司按照招用人員數量贈送;持卡遊覽嵩縣所有景區可享受終身免門票政策。

接下來,嵩縣領導還將去廣州、上海、北京等地送人。

河南洛陽嵩縣縣委副書記、縣長辛俊峰現場講話寄語來杭務工人員

為何來杭州打工?

賺更多錢、“吃透”杭州的家政體系

昨天到杭州的76名務工人員,年齡從33歲到54歲不等,將進入家政各領域,從事老人護理、保潔、家電維修等工作。

33歲的冉安偉是當中最年輕的,即將入職三替從事家電清洗。

“我18歲就外出打工,一直是開小貨車,在上海、杭州、崑山各個城市跑。”冉安偉說,現在大家都外出打工,競爭很激烈,得找個有手藝、能長期發展的行業踏踏實實幹。

杭州在嵩縣的招聘會上,冉安偉看上了三替的“家電清洗”崗位。三替集團為他提供4000元底薪,並安排免費住宿,第一個月還會進行技能系統培訓。

“我從小就愛擺弄各種電器,感覺這個工作學會的話,以後前景比較好。”冉安偉計劃在杭州幹幾年,把家政服務的體系“吃透”,以後回老家創業,開個家政公司。

46歲的黨潤娜則希望能在杭州多賺些錢。

“兒子女兒都在讀大學,我聽說在杭州做養老護工工資高,就想著多賺點錢,給兒子女兒賺學費、生活費。”黨潤娜接下來將入職杭州第三福利院,包吃包住之外,每個月最低有5000元工資。

來杭州之前,黨潤娜在當地人社局安排的技能培訓中,考出了護工證,持證上崗,信心十足:“幹得好,一個月賺萬把塊不是問題。”

為了提高務工人員的競爭力,嵩縣當地打造了“嵩州家政”“嵩州焊工”“嵩州建工”等勞務品牌,會提供相應技能培訓,培養“技能農民”。

這次來送人,嵩縣人民政府還特意與杭州市人社局簽訂勞務合作協議,未來,杭州市用工企業和洛陽嵩縣職業教育學院將進行定向培養、校外實訓等,建立長期技能人才培養和輸出。

立志“吃透”杭州家政服務體系的冉安偉

杭州省外勞動力返崗率全省第一

到34個城市招回4624名工人

嵩縣來杭州“送人”,對杭州來說,是意外收穫,也是必然。

意外在於,去嵩縣招工,杭州是第一次,而且是眾多城市之一。開年後,杭州全市人力社保系統共派出34支隊伍帶著464家企業去省外招工,一共舉辦了45場招聘會。

但招人時的昭昭之心,讓嵩縣感受到了杭州的誠意和實力,主動“送人”也就成了必然。

僅外出招工的464家企業,就提供了5.84萬個就業崗位,薪資普遍在5000元-7000元之間。還有更多企業,通過包機、專車等“點對點”的方式,去四川、內蒙古、安徽、貴州、雲南等地接回員工。

2月2日,杭州在嵩縣舉辦招聘會

大量招人的背後,是經濟的快速發展。

今年,杭州定下目標,將全力打好經濟翻身仗,並將經濟的發展目標定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

具體會安排480億元用於新出臺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措施,安排市重點項目858個、投資10億元以上製造業重大項目77個,並著力培育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綠色能源五大產業發展。

製造業與數字經濟齊頭並進,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春節後,杭州不僅省外勞動力返崗率為全省第一,大量新務工人員也陸續來杭,僅杭州人社部門組織的省外招工,就新招工4624人。

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多人來杭州?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王青

通訊員 王雅秋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