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來源丨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
很少有人知道,我國在北極圈內,還有一塊類似“海外租界”的土地——斯瓦爾巴群島。
斯瓦爾巴群島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里,島上礦藏極其豐富,且又處於北極航道的關鍵點上,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同時也是人類文明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之一,著實算得上是塊寶地。
此地主權目前屬於挪威,但中國公民可以不需簽證隨意出入和逗留,可以在島上進行科研、開礦或經商等活動,除了不能建軍事基地外,國人享有的權利幾乎等同於本土,當然,前提你能去到那裡並遵守挪威的法律。
斯瓦爾巴群島地理位置,主權屬挪威
1925年,法國政府突然派代表找到北洋政府,表示經過列強們的不懈努力,在北極附近撈到一塊幾萬平方公里的好地,本著中法友好的“傳統友誼”,法國政府特意來拉中國一塊入夥,大夥一塊把這地盤給霸住。
當時的北洋政府是由臨時執政段祺瑞掌控,他聽到法國代表這番表態,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趕緊叫人找來世界地圖,看看到底是什麼地方,天上掉餡餅,得謹防其中有詐。
北洋政府一查地圖,還真有斯瓦爾巴群島這麼個地方,只是那裡離中國本土足足有3000多公里遠,而且還在北極圈內,去都沒法去,所以這塊地對當時的中國沒有太大意義。
但法國人盛情相邀,北洋政府也不太好拒絕,只好勉強派出個人一塊去簽了個《斯瓦爾巴條約》,然後就將此事拋諸腦後了。
這是天上第一次掉餡餅,只是這次掉餡餅對中國沒用,吃不到嘴裡的肉就談不上是肉。
66年後的1991年,此時新中國已經建立超過40年,我國地球物理學家高登義博士應邀參加由前蘇聯發起的北極綜合科學考察活動。然後他在一本英文版的《北極指南》中看到了《斯瓦爾巴條約》,而在簽約國名單裡赫然就有中國的名字,高老看到後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趕緊向國內報告這一重大發現,國內一開始也很疑惑,趕緊去翻看北洋政府時期留下來的資料,結果發現居然還真有此事。據說當時某領導笑得差點合不攏嘴,我們本來和北極幾乎沒啥關係,這下天上掉了個大餡餅,畢竟1925年的事,那可是堂堂正正的“自古以來”。
國內如此重視北極,當然是有原因的,這和20世紀開始的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自人類文明開啟工業化以來,大量排出二氧化碳致使全球氣候產生溫室效應,地球的平均溫度持續升高,2018年夏季,北極甚至出現了30攝氏度以上的極端高溫。
全球持續升高的氣溫導致了一個不可逆的結果——北極冰川融化。
2007年夏季測算的北極海冰面積尚有417萬平方公里,到2012年夏季時,海冰面積已經跌到了341萬平方公里。
冰川融化自然會帶來大量氣候問題,但它也有個好處,讓原來難以通行的北冰洋變得可以通行,換句話說,北極將逐步變得適應人類活動。
北極的橫空出世,毫無疑問將對傳統的北半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北極航道是一條“黃金水道”。
北極有兩條傳統航道,一條是順著加拿大沿岸航行的“西北航道”,另一條是沿西伯利亞航行的“東北航道”。
這兩條航道在數百年前,還是一望無垠的冰川,自古以來就是人跡罕至。
但進入21世紀後,氣溫升高致大量海冰融化,順著俄羅斯沿岸的“東北航道”,在每年夏季竟然有了30-40天的“完全無冰期”,而且可以預見,隨著全球氣溫的進一步上升,這個“完全無冰期”的時間將越來越長。
“無冰期”的延長只是一個方面,北極航道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航程較之傳統海上航線大大縮短。
譬如從西歐到東亞,原本輪船隻能走蘇伊士運河和馬六甲海峽,如果船隻取道“東北航道”,航程和時間可節約30%;如果從美國東海岸到東亞,則可以走“西北航道”,航程最高也能節約20%左右。
不僅如此,船隻走北極還能省下通過蘇伊士運河的過路費。
在這種情況下,北極航道的價值可以說遠超傳統航線,假如極冰進一步融化,使北極航道的通行時間每年能提升到3-4個月甚至更長,那北極航道必然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運輸路線之一。
一條新的海上航線,其中蘊藏的經濟和軍事價值可說是難以估量,尤其是對我國的意義更加重大。
如果這條航線變為現實,那馬六甲海峽對我們的鉗制作用將大大抵消,而更經濟的海上運輸成本,也能進一步刺激我們遍佈全球的海外貿易。
第二:北極擁有豐富的資源。
根據近幾十年來的探索和研究,地球物理學家發現在地球兩極富集著大量資源,各種礦產資源的蘊藏丰度遠超地球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
產生這種現象的內在機理雖然目前還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據推測應和地球兩極磁場和地球形成過程有關,但這並不妨礙人們認識到地球南北極是塊寶地。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北極地區有約地球13%的石油儲量和30%左右的天然氣儲量,同時北極海底下還蘊藏著儲量極其豐富的煤鐵及稀有礦藏資源。
除此之外,北極還擁有多樣化的生物資源,其中最典型的是如北極熊一般的北極特有生物,最有經濟價值的是海洋漁業,這些對人類來講,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過往北極圈氣候極度寒冷,並不適合人類活動和居住,但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此地也不再像數百年前那般生人勿近,這就意味著北極資源的開採和利用會越來越容易,雖然大多數資源都在北冰洋的深海下,但以人類現在的開採技術,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豐富的資源,讓全球的國家都盯著北極,任何一個對國民負責任的國家政府,都不會對這樣的地區視而不見。
第三:北極地理位置擁有獨一無二的戰略地位。
北極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從北極點到地球上同緯度的任一點都是等距的,換句話說,從北極發射導彈,可以最快速度到達同樣緯度的任一目標地區。
北極,是對所有北半球國家最具威脅的地區,沒有之一。
目前美國和俄羅斯在北極深海中,長期部署著戰略核潛艇,24小時戰備執勤。
任何人只要稍微有點地緣常識,都能知道北極地緣上的特殊性和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此處就不展開了。
但令人遺憾的是,北極圈內擁有領土或領海的國家只有8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格陵蘭(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而這其中並不包括中國。
以上8個國家裡,美俄赫然就在其中,就憑這兩家的實力,別國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這8個國家吃肉。
看別人吃肉,自己卻連口湯都喝不上的感覺肯定談不上美妙,於是我們便委託了一批專家智囊團,專門研究“怎樣喝湯”的技術。
專家們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很快就研究出了一個在北極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概念——“泛北極國家”。
其他國家本來也在苦苦專研“喝湯”技術,結果一看我們的發明,立馬恍然大悟,“泛北極國家”的概念瞬間受到其他國家的熱情擁護,這時候大夥想起了《斯瓦爾巴條約》,誰說咱們“泛北極國家”沒發言權的,那斯瓦爾巴群島不就正在北極圈裡嗎?
2004年7月,我國依據《斯瓦爾巴條約》中約定的條款,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建立首個北極極地科考站“黃河站”。
2018年1月,我國正式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我國和平利用北極的五項政策主張及在北極的中長期戰略,並將自身定義為“北極利益攸關國”,一百年前《斯瓦爾巴條約》就擺在那裡,我們當然是“利益相關”。
白皮書的問世,是中國北極戰略劃時代的重要一步,它表明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對人類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北極事務,貢獻自己的方法和智慧,為北極的永續發展注入中國方式的正能量!
文章作者:夢醒錦官城,刊登於星球地理公眾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校友基金會做了重要補充。